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55528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名师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23*三顾茅庐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令后人叹服不已。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4.学会

2、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一、新课导入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将学习的“三顾茅庐”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我们就可见一斑。(板书课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拜谒(y) 纶巾(gun)末胄(zhu)愧赧(nn) 倾颓(tu) 存恤(x)殆尽(di) 疏懒(ln) 鄙贱(b)如雷贯耳(gun)顿开茅塞(mo)(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窗外日迟迟:太阳

3、缓慢落山的样子。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屏人促席:靠近。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总揽英雄:广为延揽。惟将军图之:考虑。(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2.作者链接罗贯中(约1330约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

4、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回答:谁“三顾茅庐”干什么?【交流点拨】刘备三顾茅庐寻求智者诸葛亮的帮助。2.以各种形式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通过读课文,了解刘备、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交流点拨】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诸葛亮满腹经纶,智慧过人。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二)深层探究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5、?【交流点拨】第二段中张飞、刘备的对话以及“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半晌、又立了一个时辰”等细节描写;第四段中“在庄中共宿一宵”等情节。2.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写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交流点拨】文章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通过写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3.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立上“半晌”“一个时辰”,态度十分恭敬,张飞则是粗犷豪放,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未出茅庐而能对天下形势正确分析即可看出。四、板书设计五、拓展延伸1.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交流】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2.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