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55025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0500499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清澈的湖水学科语文学段: 低段年级二年级上相关领域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年12 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设计本课时,就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感悟出比喻句的结构。而后,给学生搭梯子,促使学生写出比喻句。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出比喻句。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比喻句的基本方法。在“具体建议”中则明确要求“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练习写字。我在这节课中也安排学生写了4

2、个生字。在写字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的习惯。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清澈的湖水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提示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就是提示我们要保护环境卫生。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洁到湖上去划船游玩。她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但有个小男孩破坏环境卫生。小洁也要扔面包纸,但却控制住了自己,没有扔,保护了环境。这篇文章在第二、三自然段写了美丽的风景。作者写的的时候采用的是用比喻句的方法来写的。这样让学生读起来,有想象的空间,也便于学生理解湖边的风景和湖水的风景怎么美。文章第四段用一个小男孩往湖水里扔香蕉皮的事情,向学生们表明了什么是破坏环

3、境的行为。这对小洁是个警示,当然最后小洁的行为与小男孩的行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情况: 为了能发现学生学习前的情况,我实行了学情调研:1调研的目的: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前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针对学生问题来设计我的教学。2调研的方法:问卷法。3评价的工具:读了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4学生资源:学生写出的问卷。5对学生问题的梳理:(1)“山峦”是什么意思? (2)“企盼”是什么意思? (3)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是干什么去了?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看出:学生对词语“山峦、企盼”的意思不理解。学生对文章最后一句话不理解。6解决的办法:在第一课时能够给学生找山峦的图片看看。企

4、盼能够用找近义词盼望来理解。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是干什么去了?她是找到了垃圾桶,把面包纸扔在了垃圾桶里。理解这个句子能够放在小洁第二次紧紧地攥着面包纸是因为她要找垃圾桶,眼睛一亮,肯定是找到了垃圾桶。向前跑去,肯定是把面包纸扔到了垃圾桶里。教学方式:抓描写小洁的句子、用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小洁的个性品质。教学手段:用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小洁两次紧紧地攥着面包纸没有扔的原因。技术准备:教师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我在第一课时,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实行了读课文的训练,理解了本课12个认读字,指导书写“失、觉、扔、掉”4个生字。所以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

5、.会写“眼、睛、纸、船”4个生字。2.感受风景美和小洁的美好心灵。3.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水平。教学重点:1.会写“眼、睛、纸、船”4个生字。 2.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写比喻句。教学流程示意 整体感知,回顾内容 细读理解,感受人物心灵 指导生字书写 整体回顾,领悟文章主旨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清澈的湖水,请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打开书129页自由读课文。3.读后,思考填空:小洁看到()的风景,没有把面包纸(),保护了()。【设计的目的:整体感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细读理解

6、,感受人物心灵。1.抓比喻句感受风景美。(1)读读课文,找找哪两段写的是风景美?学生找后,说:第二段和第三段。(2)你们知道这两段是用什么修辞方法来写风景美的吗?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3)教师出示两个比喻句:A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B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学法:学生先自由读句子。 教师出示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句子。 学生带着喜欢的语气再读读句子。 第一句话把“山石”比喻成了什么?第二句话把“湖水”比喻成了什么? 学生说:第一句把山石比喻成了青蛙、雄鹰、石兔、石龟。 学生说:第二句把湖水

7、比喻成了镜子。小结比喻句的结构是:()像()。教师出示太阳图片:太阳像()。太阳像火球。教师出示高粱图片:高粱像()。高粱像火炬。你还能说说()像()。在语文书上131页把想好的比喻句写出来。2.感受小洁美好心灵。(1)可是,这么美的环境却遭到了破坏。遭到破坏后,湖水变成什么样?学生说湖水变化的句子: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湖水明明是起了波纹,句子为什么用的是“皱纹”?说明湖水生气了,发愁呢。(2)小男孩的行为是不美的,那谁的行为是美的?小洁。文章中有两次都写了“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让学生在书上找到,画下来。第一次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是为什么?读读后面的句子,因为小洁怕把清澈的湖水

8、破坏了。第二次小洁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是为什么?读读上面小男孩的行为。因为小洁对小男孩的行为是憎恶的。自己当然不会那么做了。再读读后面的句子,小洁眼睛一亮看到了什么?肯定是看到了垃圾桶,所以小洁把面包纸扔到了垃圾桶。(3)你觉得小洁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能控制自己的孩子,保护环境的孩子。【设计的目的:感受风景美,感受小洁的美好心灵。】三指导生字书写。1.眼睛是一个词语,这两个字都是眼目旁。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睛的形近字是晴。用组词的方法区分。睛(眼睛)晴(晴天)2.纸船也是一个词语。纸字要注意,右边第二笔是竖提。船字要注意,左边是舟字旁,舟字旁的提不出头。船字也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沿字去

9、掉三点水换上舟字旁就是船。学生在书上写:沿(船)(纸船)【设计的目的:会写“眼、睛、纸、船”这四个生字。】四整体回顾,领悟文章主旨。1.学生再读读课文。2.你觉得这篇文章在提示我们什么?要保护环境。【设计的目的: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板书设计: 27清澈的湖水 第一次紧紧地 控制自己、保护环境 第二次紧紧地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评价问题。1. 睛(眼睛)晴(晴天)2.沿(船)(纸船)3.( )像(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1.概况文章主内给学生提供了框架。二年级的学生要说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有点难度

10、。根据这个状况,我设计了一框架让学生去填,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简单多了。这个框架是:小洁看到()的风景,没有把面包纸(),保护了()。2.根据文本所携带的比喻句来训练学生学习写比喻句。这篇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风景,作者都是用比喻句的方式去写出来的。这就给学生提供的写比喻句的范本。其实,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我们都应该抓住文本所携带的内容,对学生有针对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学透彻,练扎实。3.理解句子要教给学生方法。这篇文章中写了小洁两次“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两个句子的含义不太一样,理解第一句时就可以联系下文,理解第二句时就可以联系上文。4.记忆生字教给学生方法。晴字的记忆是用形近字的方法区分。船字的记忆是用换一换的方法。方法不仅提供给学生,还让学生在书上写出来,这就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