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54966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习资料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习资料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复习资料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复习资料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题 班级: 姓名:1.党的 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 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 ,它在宪法制定以前起 的作用。3. 年 月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 ,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从此10月1日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新中国的成立:(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 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2)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的力量,促进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4.1954年9月第一届 在北京召开,制定了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

2、 ”。5.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侵略朝鲜,企图扼杀新生的中国政权。为了 ,中国以 为总司令组织志愿军出兵朝鲜; 、 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他们及所有志愿军被誉为“ ”。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反侵略的正义斗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 和 ,打击了美国的侵略野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6.1950年颁布的 规定: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至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 是最后进行土改的地区(1959年)。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 被消灭, 成为土地的主人,使 更加巩固;解放了 ,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7. 年 年,我国实施了 五年计

3、划(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一五期间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建成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新建 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和 ,新修 、 、 三条入藏公路。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 的面貌,向 工业化迈进,但相比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8.“三大改造”指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采取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 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 ”的形式,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进入 ;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却出现 、工作过粗、 等缺点。

4、9.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年召开的“ ”,大会对国情做出正确分析,认为:“ ,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了“集中力量发展 ”的任务;但由于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又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 ,在加上“ ”的错误指导,导致我们背离了八大的正确方针,出现了“ ”和 的严重失误。10. 年 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的 ;国家主席 遭迫害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在“文革”中结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 反革命集团和以 为首的“四人帮”,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 坠机身亡(九一三事件),1

5、976年10月,粉碎“ ”标志着“十年文革”结束。“文革”严重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 ,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其惨痛教训警醒我们要不断加强 和法制建设,要 。11.“真理标准大讨论”得出“ ”的结论,为 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有:思想上彻底否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组织上形成以 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 的开端。中共八大(1956)和十一届三中全

6、会(1978)的共同点在于:两次会议都确定了 的任务。12.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 ;我国的改革先从 开始(安徽凤阳 ),实行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 的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 ;实行以 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1980年最早开放的4个经济特区是广东的 、 、 和福建的 ,1988年增设的 是最大的经济特区;目前我国已形成: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3.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 ”;又在1987年的 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

7、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 ,“两个基本点”指坚持 (立国之本),坚持 (强国之路);1992年的十四大,形成以 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并提出建立“ ”;1997年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1992年的“ ”进一步解放了全国思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1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 ;共产党在 时,提出实行“ ”,其意义在于促进 ,祖国统一和各地区 。15.1951年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邓小平提出的“ ”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 ,港澳台实行 ; 年 月 日,被 侵占的香港回归祖国; 年 月 日,被 侵占的澳门回归祖国。16.台湾自

8、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是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调整 、 、 的“三不”政策,打破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 ”强调“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 提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今天,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 ,和蓄意制造分裂的 仍是阻碍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17.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的外交政策; 是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提出的“ ”在今天已经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具体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9、完整, , , ,和平共处。18.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的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的 ,周恩来在会上提出“ ”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1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外交孤立”,导致中美二十多年的敌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改善:1971年 访华;1972年 总统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是中国的一部分,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年第 届联大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 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年在 举行的 (APEC)会议;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2001年成立的 ;2001年中国加入 (WTO)。21.“两弹一星”指的是 、导弹和 ;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