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54788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空气是有重量的(2)空气具有流动性(3)空气能被压缩(4)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压缩空气有(弹性)。 2.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4个实验,要背熟):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用塑料袋套空气塑料袋鼓起来证明塑料袋里有空气把注射器向水槽里推水槽里有气泡产生证明注射器里有空气把气球套在塑料瓶的瓶口,嘴用力吹气球气球吹不起来证明塑料瓶里有空气把纸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倒扣在水槽中纸没有湿证明杯子里有空气3.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喷气气球气打的越足,压力越大,飞的越远,方向朝气球口的反方向5.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制冷空调赢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

2、下方。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热气球和孔明灯)。6.相同体积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7.凤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凤。总结:(流动的空气)就是凤,(空气的流动)形成了凤。8.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1.二氧化碳性质:(1)用醋和小苏打制取(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把冰块放在杯子里,

3、盖上玻璃片。玻璃片上产生水雾。12.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13.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1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3)减少开车次数 第二单元冷和热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的构成:液柱、液泡、刻度。(单位:摄氏度)3.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由快到慢。4.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

4、时才能认读,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5.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6.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传导主要在固体金属中传热,对流主要在液体、气体中传热,辐射主要是太阳)。7.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8.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9.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干冰(固体)。达到室温又恢复到气体状态。10.像糖。蜡烛等一些物体,受热时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1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12.

5、酒精灯的使用规则:(1)确定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2)自下而上斜向点燃。(3)用外焰加热。(4)用灯帽盖灭。 1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酒精灯中的绳子叫(灯芯)。14.人们可以用加热和冷却做那些事情?答:(1)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2)炼钢。(3)炒菜做饭。(4)冰箱里冷却保存食物。15.(1)不同的物质,吸热散热的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海水和沙滩上的沙子,同样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却不一样。(2)同一种物质,颜色深的要比颜色浅的吸热能力强,散热能力强。 比如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宽大的衣服,就是因为白色颜色浅,吸热散热能力弱。16.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6、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云和雾是(气态),雨和露是(液态),霜雪冰是(固态)。 17.(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8.蒸发:液体气体 凝结:气体 液体 19.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周围的温度)有关。 2.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湖泊、海洋等中的水,受到太阳的照射,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升到空 中变成(云)和(雾),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到地球上形成了(雨)。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1.声音是靠(振动)

7、产生的。振动产生,声音产生;振动停止,声音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真空)状态下不能传播。3.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5.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6.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7.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8.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9.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1.声音传播的路径: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11.音量与(声源的振幅、远近)有关,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8、 第四单元我们吃什么1.食物中主要的六种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2.碘酒叫做(淀粉探测器),能使淀粉变蓝色。 3.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多吃粮食、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盐糖,适量吃鱼肉奶蛋。 要合理搭配,膳食营养。 4.人体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5.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能量),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6.身体胖的原因是(营养过剩),身体瘦的原因是(营养不良)。7.人体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 8.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9.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入到胃里。10.我们常吃的食物分为(加工食物)和(天然食物)两大类。11.加工食物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色素是一种(添加剂)。 12.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鱼肉奶蛋。含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脂类食物 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面条、米饭、馒头、面包等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果和蔬菜。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分类就是把(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