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54770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心理学期末重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征询心理学:也称心理征询学,是研究心理征询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心理征询的本质、理论、内容、过程、形式和措施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重要分支。 心理征询:指通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征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的咨访关 系,协助合适的来访者依托个人自我摸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增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心理征询的任务:1.体验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2.结识内部冲突 纠正不合理观念 .深化自我结识5.学会面对现实问题 6.提高心理自由度 7.付诸有效行动 心理治疗: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本上,经由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心理病理,运

2、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通过持续的人际互动,消除或缓和患者的心理障碍,增进其人格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心理征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点:1.注重整个过程中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工作目的相似,都但愿通过借助施助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使来访者变化和成长 3.工作对象常常相似 .所遵循的指引理论和采用的措施技术常常是一致的。 心理征询与心理治疗的不同之处具体书P:工作的对象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 3.所需的时间不同 波及意识的深度不同 .目的不同 6.工作场合不同 7.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 .来源不同 9.称谓不同 心理征询的基本原则: 保密性原则:规定心理征询师要尊重和尽量地

3、保护来访者的隐私,是最为重要的原则。既是建立和维持心理征询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征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浮现伤人或自杀状况时可突破这一原则。 助人自助性原则:心理征询是对来访者的协助过程,其主线目的是增进来访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可以自己面对和解决个人生活中的多种问题。 价值观干预原则:在心理征询过程中,心理征询师要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不要容易地以自己的价值准则,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武断、任意的价值判断,并且迫使来访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是要尊重来访者,置来访者于平等的位置,非批判性地理解、接纳和尊重。 综合性原则:1心身的综合 .因素的综合(生理、心理、社会) 3.措施的综合 灵活性原则:规

4、定征询师在不违背其她征询原则的前提下,视具体状况,灵活地运用多种资讯理论、措施,采用灵活的环节,以便获得最佳的征询效果。.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措施 2不同的阶段可实行不同的措施 3.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措施第二章 征询心理学的典型理论具体书P(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能量学的观点:创伤 精神动力学观点: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涉及性本能和自我本能),一类是死亡本能或袭击本能(体现为与生命发展对立的力量)。人的性心理阶段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口腔期(01.5岁):力比多集中在口部 肛门期(1.53岁):力比多贯注于肛门 性欲期或生殖器期(35岁):开始懂得两性的区别 潜伏期

5、(612岁):力比多通过教育、道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得到升华 生殖期(12岁):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 地质学观点:心理构造、潜意识系统、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构造的地质学模型:如右图潜抑障壁(欲望+日间残存)潜意识系统潜意识系统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请使用“绘图工具”选项卡更改引言文本框的格式。意识系统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请使用“绘图工具”选项卡更改引言文本框的格式。 意识系统:指可以被个体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系统: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通过集中注意、没有干扰时可回忆起来 潜意识系统:由本能冲动、被压抑

6、的观念和欲望构成,不符合社会道德、风俗与法律,不能被人意识到的较深的心理部分 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性驱力和袭击驱力的压抑 否认:故意无意地回绝承认那些不快乐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投射:将个体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转移到她人身上 退行:受到挫折使用幼稚的方式来满足欲望 隔离:将不快乐的事实或情感分感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快乐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以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化:精神上的痛苦焦急转化为躯体症状体现出来 补偿:个体运用某种措施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感 合理化: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

7、符合社会规定的建设性措施体现出来 反向形成:自觉得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与超我的抵制 风趣:以风趣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体现潜意识的欲望 构造学观点:人格构造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原始的自己,位于人格构造底层。由先天的本能与欲望构成,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而出,位于中间层。描述的是人格中比较理性、真实及行为导向的部分,同步存在于意识及潜意识中,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构造中代表抱负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遵循道德原则 精神分析的技术解梦 梦的意义: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梦是欲望的满

8、足 梦的来源:生理刺激、现实冲突、内在冲突 梦的构成:显梦:感觉刺激、日有所思、本我冲突;隐梦:梦背后所隐藏的含义 梦的工作:符号化与象征(二)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指存在于一种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指一种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涉及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因此也称为客体表象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自体所指的总是一种内在的影像,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死亡本能(或不正常的母子关系)是引起小朋友内在焦急和被迫害感的因素。指出

9、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涉及两个基本状态: 偏执精神分裂状态(04个月):婴儿对自己的破坏冲动感到焦急,投射自己的愤怒与恐惊,以精神分裂的方式分离好与坏两极的情感以消除内部和外部的迫害。 抑郁状态(4个月):婴儿发展出对自体比较稳定的体验,整合客体的各方面特性并能与整个客体相处。此阶段小朋友的焦急来源于紧张好的客体将要绝种。 幼儿心理发展阶段:马勒觉得心理诞生是一种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干与妈妈分离并成为一种独立的个体。发展阶段为: 自闭阶段(02个月):无客体阶段,婴儿将所有的情感能量投注在自己身上,此时新生儿与成人之间是父母对小孩的单向联结。 共生阶段(26个月):婴儿能感觉到一种能满足

10、自己需求的客体,一般是婴儿的妈妈。婴儿能感觉她和妈妈是一种二元整体,婴儿的微笑表白母婴之间特殊的共生关系已经建立。婴儿逐渐辨别出快乐和痛苦的经验,并将快乐的经验归于自体,不快乐的经验归于与妈妈的共生整体之外的世界。 分离个体化阶段(624个月):发生障碍会形成边沿型人格障碍,冲突论觉得患者天生具有较多袭击或死亡本能或母子关系挫折,三个亚阶段: 孵化(61个月):婴儿运动协调能力发展,有对妈妈身体摸索的欲望。“过渡性客体”在该阶段起重要作用,过渡性客体指婴儿能得到更多的愉悦的某些柔软圆滑的客体。 实践(1016个月):可以直立行走是孩童进入实践期的标志。她仍然依恋妈妈,定期回到妈妈身边谋求圣体接

11、触和情感充电,再继续探险。妈妈的态度决定实践期的小朋友与否可以顺利完毕分化过程。小朋友的全能感与自恋在此阶段达到了顶峰。 符合(164个月):此阶段的小朋友察觉到自己能力的限制,全能感完全崩溃。 客体恒久性阶段(24个月后来):客体恒久性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此阶段的小朋友可以更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任务,对妈妈忽视一段较长的时间,时间感与延迟满足能力成熟。(三) 巴甫洛夫的典型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临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本上后天习得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 华生的恐惊实验:一种弗洛伊德主义者会把吮吸拇指

12、当作追求快乐的本能体现,华生觉得这种吮吸拇指的行为是一种阻碍恐惊产生的条件反射。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朴的刺激反映手段成为条件反映。(四)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指在强化物的作用下,行为的加强。有正强化与负强化。行为矫正的本质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变化人类的行为。 惩罚:指在一种具体的行为发生之后立即跟随一种成果,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也许再次发生了(行为被弱化了)。有正惩罚和负惩罚。 消退:如果在一种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浮现,它的力量就削弱。(五)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测学习:指通过观测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 模仿:构成一种人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

13、仿形成的。 交互决定论:B行为、P人的认知和其她内部因素、E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六)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理论 心理治疗论(七)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 人性论:实现趋向 自我论 心理治疗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八) 认知心理学 凯利的三维归因模型:客观刺激物(外部)、行动者(内部)、所处关系或情境(外部)。以上三因素的归因又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区别性:是指行动者与否对同类其她刺激做出相似的反映 一贯性:指行动者与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似的反映,即行动者的

14、行为与否持久 一致性:指其她人对同一刺激物与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似的反映方式行为信息归因类型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低 高 低行动者 高 高 高刺激物高 低 低情境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因素分为控制点(内外部)、稳定性(与否稳定)、可控性(与否可控)三个维度,涉及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 能力(不可控) 任务难度(不可控) 不稳定 努力(可控) 运气(不可控) 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特别强调认知的作用。基本理论为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她对这一事件的见解、解释和评价;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成果。(D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E指征询的效果)不合理信念的三特性: 绝对化规定: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觉得某一事物必然会发生或必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过度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体现。是人们对其自身和她人的不合理评价。 劫难化:是将不好事情的发生当作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的想法。会导致个体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