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54473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的乘法口诀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的乘法口诀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的乘法口诀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的乘法口诀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的乘法口诀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的乘法口诀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的乘法口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题: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6的乘法口诀。教、学分析:6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了“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要对实物图善加利用,以此来直观地说明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因此,以后遇到两个不同的一位数相乘,不管哪个数在前,都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们创设思维、讨论的空间,给学生们留足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们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数学的联系之美。从而,不断的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得去学习,去实践,去发现。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 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l 能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一位数相乘。l 会用学过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l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看懂并口述例题、习题的图意。l 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l 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记忆等能力。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用

3、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能乐于与同学合作,相互交流。l 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教学重难点:1、熟记6的乘法口诀2、能用6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大家齐背诵1-5的乘法口诀。2、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15= 25= 35= 45= 51= 52= 53= 54=提问:比较上下两组算式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联系?3、谈话导入,明确课题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二、探索新知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谈话:今天我们要到儿童乐园里去玩一玩。1、理清图意,提出问题根据图,

4、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几个6人,共是多少人?让2个小组的学生走到教室前面来,再让6人到前面来。大家看一看。3次可以坐几个6,是多少人?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来,设想一下,各有多少人?完成下表,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2、引导学生设计表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独立设计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坐的次数123456人 数612教师引导学生在表格的“人数”栏的前两格填写“6”和“12”,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表格里继续填完整,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提问:从这张表格里你知道了什么?3. 交流探讨。4. 小组内交流

5、: 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班内汇报:各组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组织探讨: (1)表格中填出的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个6相加、2个6相加6个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积是多少?怎样知道的?让每个学生都写出6个乘法算式,写好后相互检查。 5.编口诀。 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1个6 16=6 一六得六2个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3个6相加 36=18 三六十八4个6相加 46=24 四六二十四5个6相加 56=30 五六三十6个6相加 66=36 六六三十六5、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体会一句口诀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

6、(2)出示口算卡片:61 63 64 62 65 6626 16 46 36 56学生口答,并回答运用哪句口诀。教师着重练习“三六十八”和“四六二十四”。6、熟记口诀学生自己尝试背、分组背,对口令。提问:通过编口诀,记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口诀,自己发现规律。)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分别算出各题得数,再比一比上、下两题的得数,为什么相同?如果记住了36=18,忘了46得多少,可以怎样想?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全班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可以算哪些乘法算式?3、第3 题练习时,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4、第4题本题主要为了巩固乘

7、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第(2)小题让学生多读题,想一想后列式。做题后,一人汇报,集体订正。5、第5 题引导学生观察一个长方体,要用几个小长方体,思考:要求搭5个这样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正方体,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6、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做小旗的有4人这个隐含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记住6的乘法口诀?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坐的次数123456人 数6121个6 16=6 一六得六2个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3个6相加 36=18 三六十八4个6相加

8、 46=24 四六二十四5个6相加 56=30 五六三十6个6相加 66=36 六六三十六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达到了本课的预期教学目标:上课的时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的开始,学生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编制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由于学生之间的智力、生活经验与环境都有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从中受到了抑制,更谈不上乐于学习。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