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54100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语文学情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学情分析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并且鼓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性,去摸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她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意观测,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当说第四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

2、元学习的基本上的。学生在一年级的基本上来学习本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本上,去发现春天、观测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第二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之外,其他都是新课文。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重要讲了助人为乐的某些故事,这些正好是3月份讲,恰逢文明月、学雷锋之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符合学校的大方向,易掀起做好事高潮。当今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她们在父母和教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许多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协助,但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这是中华美德,不能丢。主题相类似,

3、但每篇课文又有其特点。泉水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小朋友诗,在品味诗的同步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我不是最弱小的虽然是一篇一般的记叙文,一种小故事,但重在让学生学习朗读问句、叹句的技巧,从而感受本文的主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因此应注意如何实现“长课文短教” 是本课的重点。此外,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泉水重要体现泉水的热情,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于记述身边的小事,只要有人需要协助,就时时到处关怀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侧重于讲要关怀比自己更加弱小的。 第三单元学情分析

4、这是一组简介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尚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种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北京一课,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过,对北京已有某些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某些难度,但目前毕竟是1世纪

5、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诸多,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她们也许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简介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爱好的。第四单元学情分析第四单元这组课文讲了某些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某些道理,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只要动脑思考会有新的发现,会到启发,同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伙精神。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种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

6、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措施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特别农村孩子对平常生活比较贴近,解说课文减少难度,课堂爱好会很高。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规定: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爱好。 、学习用一般话对的、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极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第五单元学情分析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以“热爱自然,理解自然”为主题而选编的。其实我们在前三册的课文中也有学过和“自然”这个主题有关的课文,不同是此前所学的课文,虽然自身也蕴藏着“亲近自然,理解自然”这个主题,可是同步又需要体现此外的主题,在我们课文的按排中也被归

7、属于另一种主题的范筹,因此集中的以“热爱自然,理解自然”为主题的单元还是第一次出目前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应当说这里的“热爱自然,理解自然”是建立在此前所学的某些分散的有有关自然的课文之上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主题整合的学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平时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接触的基本上,去走进大自然、观测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一单元的课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理性,比较直白的,本单元的课文的语言很朴实,序事性较强,其中最大的“书”一文重要以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贯穿以整篇课文,这样的课文孩子们读上去难度应当不是很大,比较容易读懂。但是这样的课文也存在着一种让我们思

8、考的问题,那就是怎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激发和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她们学这样常识性较强的课文也学得很有趣,很兴奋,这是农村孩子学习这样的课文的难点,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第六单元学情分析本组教材环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动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平时我们常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种小牧童,居然对着出名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另一种小孩子,打碎了老奶奶的玻璃,攒了三个星期,凑足了美元,赔了钱,道了歉,这种诚实的品质也同样令人敬佩。而“三个儿子”的不同体现,却向我们揭示了一种重要的道理

9、: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这三篇课文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维妙维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领着她们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结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第七单元学情分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要对的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生活中有些事真故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也许办成的事也能办成。遇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学要注意的是“不要拔高人文规定。

10、”人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课文所要体现的思想,所要传递的精神,也许只能领略到其中的一点点,这时我们做教师的只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懂得有那么一种道理就行了,用不着过于拔高人文规定。例如:玲玲的画一课,学生学完后只要能体会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也就行了。尚有揠苗助长如果学生能理解到做事情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不能违背规律也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另一种含意,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心存侥幸。固然学生能自己感悟到深层次的意思,固然更好。第八单元: 这个单元主题是“走近科学世界”,所选的课文科学性,常知性比较强,这样的课文如果过多过深地波及到科学常识的问题,很容易上成常识课或科学课。这就规定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我们不能由于课文自身的科学性而忽视和弱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因此我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上也要去体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在体会了人文精神之后反过来还要巩固和发展语言文字。我们的课本中浮现了诸多学习伙伴,那么这些学习伙伴究竟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有什么作用呢?它会给我们带来发些启示呢?我们又该怎么样来用好这些学习伙伴呢?简朴的可以分为如下四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