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53378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分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疑难成语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 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 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3. 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形相近而义不同的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褒贬色彩不同的4. 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1.【成语】逢人说项fng rn shu xing【释义】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用法】作谓语;到处颂扬别人【结构】连动式【相近词】代为说项叠床架屋:人

2、们把语言重复累赘比喻为“叠床架屋”,意即床上叠床,屋下架屋。旧的成语词典引出处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翻阅新版成语词典,出处注为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咏桃源诗,古来最多,意义俱被说过,整理往往有叠床架屋之病,最难出色。”指的是诗文内容理义重复累赘,这说得很清楚了。 叠床架屋 di chung ji w释义 床上搁床,屋下架屋。比喻重复、累赘。也比喻办事重复,自找麻烦。 也作床上安床。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累赘相近词床上安床、屋上架屋相

3、反词删繁就简、简明扼要示例 说话写文章应力求简明 扼要,切忌,使人不得要领。明日黄花,mng r hung hu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出自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

4、,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都是。此外,史称“三苏”之一的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曾写下过相应诗篇,其中之一就是九日次韵王巩。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倘等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之苏氏名句。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成语),用来表示事情已“过期”之意。十步芳草发音sh b fng co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

5、“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示例: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解释芳草:香草。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处处都有人才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押韵词心如刀搅、点手莋脚、搜神夺巧、尺璧非宝、东扶西倒、做歉做好、七夕乞巧、杜门却扫、饮噉醉饱、丢风撒脚、.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

6、。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大人才。【合作探究】米珠薪桂: 原指米如珍珠,柴似桂木。后喻物价昂贵,生活艰辛,常用此语。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月m zh xn gu米 珠 薪 桂释义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高,人民生活极其困难。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米 珠 薪 桂释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高,人民生活极其困难。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雨:“不过百多人吃着大锅饭的剧人团体,在目前米珠薪桂的时节,演不成戏,便没有收入,的确也是一个伟大的威胁。”(汉刘向战

7、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1)之(18)楚,三日(2)乃(3)得见乎王。谈卒(15),辞(19)而行。楚王曰:寡人闻(11)先生,若闻古人(4);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5)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6)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7),因(8)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9),寡人闻(10)命矣。”注:(1)苏秦:战国时著名的善辩之士。(2)三日:一说三月,一说作三年。(3)乃:才(4)古人:这里指古代的著名人物。(5)曾:竟然。(6)谒者:古代官名,掌管为宾客传达的工作。(7)食玉炊桂:以珠玉为食,以桂木为柴。(8)因:依靠,通过。(9)就:往

8、去。舍:宾馆。(10)闻:遵守,遵。(11)闻:听(大名)(12)炊:木柴(13)于:比(14)舍:屋子(15)卒:完毕。(16)远:遥远。(17)临:面见。(18)之:到去。(19)辞:告别。苏秦前往楚国,三天之后才见到楚王。面谈一结束,(苏秦)便告辞要离开。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就像听说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谒见我,竟然不肯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说法”苏秦回答说: “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木柴比桂枝还贵,通报的侍卫像鬼魅般难得一见,大王像天帝般难以见面。现在想要我把玉作为粮,把桂枝作为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宾馆休息,我听从了。”【课堂检测】诛心之论发

9、音 zh xn zh ln 诛:惩罚。出 处 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春秋时晋国的赵穿杀了国君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声讨赵穿,晋国的史官据此在记载这件事时就写作赵盾弑其君.后人认为这样论定是诛心之论.后也泛指深刻的议论.示 例 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如何不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近义词诛心之律用法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遇人不淑y rn b sh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出自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解释】淑:善,美。

10、原意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也可以说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用法】作谓语;含贬义。【结构】紧缩式【同韵词】神情恍惚、豕窜狼逋、妙语连珠、韫椟未酤、乘虚迭出、东冲西突、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罪不胜诛、屋下作屋等1【谜语】坏老公1故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诗描写女人的艰难生活,谈到女人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很不容易,如果错嫁一个负心人,生活就会不幸福,直到最后被丈夫遗弃,她只有痛苦地叹息自己遇人不淑。1谁知彩凤随鸦度,遇人不淑遭摧残。(清陈春晓卖花婆)1我的一个女友青这段时间正忙于进行她的第四次离婚,说到自己的婚姻,女友似乎并没有反省自己的意思,她反复给我们说的一句话

11、是:运气不好,每次都遇人不淑。之后是一个苦笑【课后作业】明效大验 mng xio d yn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出处】汉书贾谊传:“是非其明效大验邪?”【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示例】清史稿郭沛霖传:“六年三月,逆贼复陷扬州,终不敢越湾头、万福桥一步,是未堵各坝足以扼贼之明效大验。”深文周纳shn wn zhu n【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成语结构】连动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周,不能读作“zu”【成语辨形】纳,不能写作“那”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出处】史记酷

12、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近义词】 深文罗织、故入人罪【示例】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工的深文周纳。(鲁迅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绿叶成荫l y chng yn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牧:“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如: 当年种的小树苗,如今已是绿叶成荫了。与绿叶成荫相关成语 竹苞松茂 枝叶扶疏 枝叶扶苏 渭川千亩 秋荼密网 青枝绿叶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绿肥红瘦 绿叶成阴 红衰翠减 荟萃一堂 纷红骇绿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绿叶成

13、阴子满枝。” 高山景行go shn jng xng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例子: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 行为正大光明。以高山和大路比喻人的道德之美,有高德之人犹山高、路阔一样受仰慕。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示 例 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止:语助词。后来用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煮鹤焚琴zh h fn qn同义词:暴殄天物

14、煮鹤烧琴 反义词:怜香惜玉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解释: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例子:怜香惜玉无情绪,惹是非。胶柱鼓瑟jio zh g s同义词:胶柱调瑟刻舟求剑反义词:随机应变通达权变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固执 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 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例子:情

15、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方枘圆凿fng ru yun zo【释义】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1【感情色彩】贬义词【成语结构】联合式【近义词】格格不入、大相径庭【反义词】丝丝入扣【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人们在用木料整理器具时,凿出的卯眼叫作凿,削成的榫头叫作枘,凿和枘的大小形状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合适的装配起来,(方形的榫头是不能固定在的圆形卯眼里的),后来用此成语比喻双方意见不合,不能相容,配合不好,格格不入。跟它相反的一个词叫作“丁是丁,卯是卯”,(丁指榫头)讲的是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宋玉用圆凿方枘这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屈原远大的政治见解同谗佞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