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53360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喷发动机爆震原理及维修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随着汽车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用车问题也暴露出来。发动机爆震就是一个最近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对此不太了解的朋友听了这个词,感到很困惑。甚至因此而放弃了某些自己喜爱的车型,如一位朋友很喜欢福克斯,却问我它是否如网上盛传的那样容易发生爆震。进口大众途锐烧机油 积碳严重引发爆震,爆震的危害有多大 发生发动机爆震的原理及预防,科鲁兹出现“爆震” 车友建议加97#汽油,其实发动机爆震并不复杂,只要明确了爆震的原因就能够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下面就同汽车探索一同来寻找这一“罪魁祸首”。何谓爆震汽油发动机,当混合气(空气与燃油充分的混合)在进气行程进入燃烧室后,活塞在压缩行程时便将其压缩,火花塞将高压

2、混合气点燃后,其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则转换成发动机运转的动力。发动机燃烧虽可以用三言两语简单的形容,但光是内燃机的燃烧研究,不知已造就了多少博、硕士论文,甚至许多学者、工程师穷其一生都在研究燃烧的学问,所以要真正了解发动机,是要花很多工夫的。正是因为发动机的燃烧十分复杂,所以需要有相当精确的设计与控制,稍有一点控制失误或是失常,便会造成不正常燃烧,而“爆震”就是一种不正常燃烧。简单的说,爆震是不正常燃烧所导致的燃烧室内压力失常。爆震的原因在说到爆震原因前,我们先要了解两件事。第一,混合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其火焰是由点火点以“波”的方式向四周扩散,所以从点火到油气完全燃烧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第二,油气

3、虽然需要靠火花塞点燃,但是过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也会使油气自燃。一般的爆震是因为燃烧室内油气点火后,火焰尚未完全扩散,远程未燃的油气即因为高温或高压而自燃,其火焰与正规燃烧的火焰撞击而产生极大压力,使得发动机产生不正常的敲击。造成爆震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点火角过于提前:为了使活塞在压缩上止点结束后,一进入动力冲程能立即获得动力,通常都会在活塞达到上止点前提前点火(因为从点火到完全燃烧需要一段时间)。而过于提早的点火会使得活塞还在压缩行程时,大部分油气已经燃烧,此时未燃烧的油气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自燃,而造成爆震。二、发动机过度积碳:发动机于燃烧室内过度积碳,除了会使压缩比增大(产生高压),也会

4、在积碳表面产生高温热点,使发动机爆震。三、发动机温度过高:发动机在太热的环境使得进气温度过高,或是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不良,都会造成发动机高温而爆震。四、空燃比不正确:过于稀的燃料空气混合比,会使得燃烧温度提升,而燃烧温度提高会造成发动机温度提升,当然容易爆震。五、燃油辛烷值过低: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的指标,辛烷值越高,抗爆震性越强。压缩比高的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较高,若是使用抗爆震性低的燃油,则容易发生爆震。怎么知道爆震及爆震的影响爆震的英文是Knocking,敲击的意思,所以爆震时发动机会产生敲击声。轻微不连续的爆震声音相当清脆,有点类似轻敲三角铁的声音。而严重且连续的爆震时,发动机会有“哩哩哩

5、”的声音,此时发动机也会明显的没力。现在许多车厂为了将发动机压榨出最大的性能及降低油耗,通常会把常用转速区域的点火角设定的比较提前,所以有些发动机在2000至3000转间负荷较大时,难免会有轻微的爆震,然而轻微的爆震对发动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车主也不用过于担心。但是若因为发动机出问题所产生的爆震,如严重积碳或散热不良等,这种爆震通常很严重,如果是在高转速高负荷发生连续且严重的爆震,不出一分钟,轻则火花塞及活塞熔损,严重的甚至连汽缸及发动机本体都会炸穿。爆震感知器最快速且有效的抑制爆震的方法,就是延后点火提前角,降低燃烧压力。所以爆震感知器作动原理,是当侦测到发动机爆震时,则将点火提前角延后到不

6、会爆震的点火时机,待发动机不爆震时,再慢慢的将点火提前回复。爆震感知器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来量测发动机的加速度变化,也就是震动。工程师在调校爆震感知器时会把爆震的震动模式写入ECU中,一旦爆震感知器侦测出该震动模式,ECU则判定发动机爆震,随即延后点火提前角。目前较先进的爆震感知器甚至能判定是哪一个汽缸爆震,而针对该汽缸个别延后点火提前角。说到爆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加什么汽油的问题。其实93、97或98是汽油的抗爆震性,也就是其“辛烷值”。什么是“辛烷值”呢?在研究燃料与爆震的关系时,研究人员发现“异辛烷”最能抵抗爆震,而“正庚烷”相当容易爆震,所以就将异辛烷的抗爆震度订为100,而正庚烷订为0

7、。所谓辛烷值97的汽油,就是它的抗爆震度与97异辛烷和3正庚烷混合物的抗爆震度相同。所以这纯粹是抗爆震性的问题,并不是加了辛烷值越高的汽油,发动机就越有力。当然,若是加了辛烷值太低的汽油而导致爆震,或是爆震发生时发动机退点火角,车子的确会比较没力。换句话说,只要发动机不发生爆震,提高油料的辛烷值并不会让发动机更有力或更省油,只会让你的钱包更缩水。发动机内部的积碳检测比较难以把握,专业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解体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接,但是费工费力成本高,现代汽车的技术含量装配精度都很高,拆装会给发动机性能带来.损害,所以除了重度积碳污染外,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2)现象

8、分析法依据发动.机出现的性能下降的表象,分析积碳污染的部位以及污染程度,需要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3)内窥法将火花塞和喷油器拆下,用内窥镜对进气管和燃烧室内的积.碳进行观测,但是拆装过程中仍有可能.带来零件损伤。 4)电脑检测法(1)用电脑检测氧传感器电压。正常情况下氧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应在0.30.7V之间变化,如果电压变化的幅度增大(比如到了0.2.0.8V),则.说明有了.积碳污染。电压变化的幅度越大,积碳污染的越严重。这种方法只能适合于闭环控制的汽车。(2)检查电子节气门开度。正常情况下怠速时节气门的开度应为1-2度,如果温度正常下的怠速时节气门的开度到了3度以上,则说明有了积.碳污染。

9、(3)检查尾气排放中CO、HC的漂移量。正常情况下油门变化时,CO和HC 的排放应相对稳定。如果漂.移量较大则说明三元催化器有了积碳污染。过于稀的燃料空气混合比,会使得燃烧温度提升,而燃烧温度提高会造成发动机温度提升,当然容易爆震。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的指标,辛烷值越高,抗爆震性越强。压缩比高的发动机,燃烧室的压力较高,若是使用抗爆震性低的燃油,则容易发生爆震。 1、积碳的检测方法 发动机内部的积碳检测比较难以把握,专业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体法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接,但是费工费力成本高,现代汽车的技术含量装配精度都很高,拆装会给发动机性能带来损害,所以除了重度

10、积碳污染外,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2)现象分析法 依据发动机出现的性能下降的表象,分析积碳污染的部位以及污染程度,需要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 (3)内窥法 将火花塞和喷油器拆下,用内窥镜对进气管和燃烧室内的积碳进行观测,但是拆装过程中仍有可能带来零件损伤。 (4)电脑检测法 A、用电脑检测氧传感器电压。正常情况下氧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应在0.30.7V之间变化,如果电压变化的幅度增大(比如到了0.20.8V),则说明有了积碳污染。电压变化的幅度越大,积碳污染的越严重。这种方法只能适合于闭环控制的汽车。 B、检查电子节气门开度。正常情况下怠速时节气门的开度应为1-2度,如果温度正常下的怠速时节气门

11、的开度到了3度以上,则说明有了积碳污染。 C、检查尾气排放中CO、HC的漂移量。正常情况下油门变化时,CO和HC的排放应相对稳定。如果漂移量较大则说明三元催化器有了积碳污染。 2、积碳的清理 为了避免拆卸对发动机造成的损害,目前清理积碳采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免拆卸清洗法。就是将专门配置的清洗药液通过设备连接在需要清洗的部位(如节气门、进气道、喷油器、三元催化器等位置),然后启动发动机进行清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快速便捷,效果也很好,适合于轻、中度积碳污染的发动机。重度污染的发动机,由于部分部位已经被积碳堵死或积碳积累的过多过厚,只能采取解体法清除。使用免拆卸方法清洗积碳,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2、1)注意清洗剂的质量。如果选择了假冒伪劣的产品,会对发动机造成腐蚀性损害。应选择已经被市场证明质量优良有信誉度的一些进口品牌,如美国的魔锐、卢卡斯等。 (2)定期清洗。一般来讲每隔2万公里就应清洗一次。 (3)系统清洗。发动机内部的积碳污染,是整个燃料系统、进排气系统、润滑系统普遍存在的,只是污染程度不同。单独清洗某一个部位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应该把积碳污染的部位系统的进行清洗。 3、积碳的预防 (1)尽可能使用高品质的汽油 我国生产的汽油总体上清洁程度比较低,高品质只是比较而言。所以应尽量在正规加油站加油,防止加到伪劣的汽油。 另外汽油的标号高不等于汽油的清洁程度高,标号只是汽油抗爆性能的一个数值,所以没必要多花钱刻意加高标号的汽油。 (2)合理操作 A、避免高档低转速行车。 B、避免发动机长时间怠速。 C、换档转速控制在20002500转之间。 D、多跑高速。 (3)防患未然。定期清洗发动机燃料系统、进气系统、润滑系统、三元催化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