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527968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指印案例及反思一、背景介绍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的乐趣。低 年级学生活泼天真, 脑子里尽是奇思妙想, 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在美术活 动中表现尤为活跃。 让我最为之感叹的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这在我上学期精 心准备一堂美术调研课时感受最为深刻。二、教学过程及情景描述(一)、创设情境,体验感受。1 、观察自己的手,你发现了什么?手指各部分的名称(指尖、指面、 指侧)思考:摊开手指看了后,学生们都不难发现手指的表面皮肤有一圈圈 的螺旋纹理, 这正是每个人手指的特点所在。 其实这些细节很多平时都没有去注 意过,当时发现了以后也觉得很有趣,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生活

2、中任何地方都能发 现美术的存在, 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美。 了解指印画印出的就是自己 手指表面皮肤的纹理, 我快速在白纸上按印再展示到投影仪, 这样非常直观贴切, 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这新奇的作画方法上。2 、印指印。思考:介绍了手指各部位的名称后,我鼓励学生用手指的不同部位来 印,感受不同的造型效果, 并让他们想象指印各像什么。 有的说圆圆的指印像樱 桃,有的说像草莓,有的说像玻璃弹珠;长的指面印像竹竿,像藕,像小棒;窄 窄的指侧印像小鱼有个学生还说指印合在一起像生日蛋糕,上面有许多的水果,还插着蜡烛3 、出示课题 : 有趣的指印 .思考:我被学生们想象力折服了, 并乘热打铁出示课

3、题有趣的指印, 教材中的原课题是指印的联想,我觉得有趣的指印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顺利地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指印进行多种造型的设计。(二)、展示范画,激发想象。1 、指印能变成什么?思考:这里我设计的是一起看看赏赏课件中手指印画作品, 其中有人 物、虫鱼鸟兽、交通工具等, 看过后再加入复述这个环节是为了加深对印画的直 观印象,以及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能用我们能干的手指头画出来, 以期让学 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小小手指也这么神奇。2 、讨论交流按印与添画的方法。思考:先是观察,现在通过观察运用复述来锻炼学生记忆以及口头表 达能力启发学生观察表达。3 、教师示范按印的多种方法(指尖、指面、指侧

4、)。 由此我们知道手指按印的方法有两种: 指尖印、指面印指尖印就 是用手指头部按印的方法;指面印就是能按印出整个手指头的方法。(三)、布置作业,启发想象。 要求:用手指的正、侧、反面和指尖按印,并添画成一幅有趣的画。 欣赏指印画,想象并说一说我的指印变成了什么。 I 思考:我运用教师示范后总结, 再让学生动手试试, 用眼观察老师示 范,动手自己试一试 , 了解的分层次多感观(用眼动手)让学生练习指印作画的 基本方法,学生都运用刚教的指尖印指面印在白纸上顺利印出了指印。(四)、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定主题,自由创作,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评,师生评价。 思考: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他们了解

5、,使他们在认识上没有距离感, 能够简单明了达到教学难点中的要求,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作品, 愿意大胆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想法,培养特教学生与别人分享自己体验后的感 受,并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 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互相学习, 互相进步。(六)、延伸,还可以用什么纹理来印?三、反思1 、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了,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都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上。 全班没有相同的画面, 没有相 仿的内容, 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说明我这次的教学是成功的, 孩子们现在不是一 味的模仿了,而是创意!课后,我又让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的

6、画面,因为都是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动脑筋画出来的, 所以他们的画面经过孩子们的一番解释后更 闪烁出了艺术的亮光。2 、允许孩子奇思妙想。这次孩子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性: 奇思妙想。 有的孩子画的是夏天他 和小伙伴一起捉蛐蛐, 他说他还听到了蛐蛐叫的声音, 有两只蛐蛐在吵架; 有的 孩子画的是爷爷家的大大公鸡, 每天早上叫他起床; 还有的画的是美丽的南屏公 园,他们上下学都要经过那里他们能自然地从生活中任何地方发现美术的存 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 在生活中感染他们, 陶冶他们 的情操,这点我平时可能做得还不够。3 、向孩子提出“开方式”的问题。 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在问题的设计上尽量给孩子提一些“开方式”的 问题,让孩子用多种答案来回答,当孩子对“开方式”的问题作出回答的时候, 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地打断或者 “更正” 。在指印的联想问题上我一开始还有些担 忧,孩子们能不能单凭一个指印想象出别的东西来, 结果是出人意料的丰富。 在 多个指印的想象上还联想到了生日蛋糕, 那圆形的指印就是水果, 直条的指印就 是蜡烛,多么富有童趣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和 想象思维的过程,让孩子利用相象这潭活水,去感受更多的美,创造更多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