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52545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医务人员制度篇 书目 k市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度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制度 一、一级防护 (一)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二)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马上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揉搓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一)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特地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分泌物、排泄物、运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二)进入隔离留观室和特地病区必需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

2、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马上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等)搓揉1-3分钟。 (四)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五)留意呼吸道及黏膜的防护。 三、三级防护 (一)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二)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加戴全面性呼吸防护器。 丰富医院新上岗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医院新上岗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1、培训对象为当年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1年内调入医院的新职工和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详细内容、时间由人事科负责落实,有关职能科

3、室帮助完成。 3、上岗培训主要内容是:医院发展史,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教化,基本医疗、护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有关医疗管理法规,医院平安保卫、消防制度,后勤概况、设备管理制度等。 4、上岗培训时间为每年8月中旬。培训时间为1周,实行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培训结束后进行有关医疗学问和法律法规考试,成果计入年度专业技术考核内容。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 1.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需实行防护措施。 2.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

4、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依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 1.接触隔离:预防通过干脆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疾病。如痢疾、甲肝、轮状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2.空气隔离:预防因空气(微粒或漂移的尘埃)而传播的疾病。如水痘、麻疹、肺结核等。 3.微粒隔离(飞沫隔离):预防经气溶胶微粒而传播的疾病。微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近距离讲话、某些医疗操作如支气管镜检查、吸引、运用通气设备等。因其颗粒直径大, 传播距离近, 所以不需通风, 很多细菌性疾病可通过微粒传播,如b型流

5、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腺病毒感染;流感、百日咳、小儿腥红热等。 三、详细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马上洗手; 3.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后应当马上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全部的锐器时应当特殊留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运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实行正确的消毒措施。 四、职业暴露后处置方案 (一) 现场处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应做好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完整的或有

6、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应马上用肥皂和流淌清水充分清洗;粘膜暴露用大量流淌水冲洗;扎伤或割伤,应刚好挤出污血,同时在流淌水下清洗伤口后,涂上消毒药水如0.5%碘伏或75%酒精。 (二) 报告: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马上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报告院感室和保健科,院感科具体了解暴露的发生过程,依据状况的严峻程度等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备案。班外时间由科室负责人报总值班,由总值班报告院感室及保健科。 (三)预防性治疗 (post-e*sposure prophyla*is,pep): 由专家评估确定是否实行。一旦确定实施 pep,原则上越早越好,最好在1-2小时内起先,尽量不超过24小

7、时。感染危急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1-2周,也应考虑预防性用药。 (四)血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统一由保健科开具化验单,血样送检验科。 依据状况开具详细监测 医务人员职业平安防护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平安,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 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状况。 第三条、 各科室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限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其次章 预 防 第四条:

8、 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全部病源物质实行防护措施。 第五条、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实行以下防护措施: 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需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特殊留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 运用后的锐器应当干脆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运用具有平安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

9、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运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干脆接触运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 :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马上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淌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

10、,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记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发生hbv职业暴露,依据暴露级别、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同等不同实行基本用药或强化用药程序。 第四章 登记和报告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对被感染状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病源感染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被感染详细部位及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一)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需实行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其基本特点为: (二)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

11、源性疾病的传播。 (三)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因此,既爱护了医务人员,又爱护了病人。 (四)依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飞沫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一)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需洗手;遇有下属状况必需马上洗手: (1)摘出手套后; (2)接触病人前后; (3)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二)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

12、三)上述物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四)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刚好处理,重复运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消毒或适当消毒。 (五)污染的床单刚好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六)锋利器具和针头应当心处理,以防刺伤。 (七)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一)基本要求: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全部医护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二)加强

13、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为传染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急程度运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三)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或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运用面罩。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平安防护制度范例

14、 一、 职业防护原则 1、 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全部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 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急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别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运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 基本预防限制措施 1、 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加自我爱护意识,驾驭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削减职业危害。 2、 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