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52400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人民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11. (2016 嘉兴测试)下表是1935年英国一次群众性的和平投票结果。表格所示社会现象()投票项目投赞成票人数占总投票人数赞成全面裁军1 050 万91.3%赞成在必要时 采取经济的非 军事制裁约1 096万95.3%赞成在必 要时采用 军事制裁约683万59.3%A. 反映了当时欧洲已陷入全面战争B. 表明了英国民众排斥一切战争的和平信念C. 体现了英国主导国际联盟的事务D. 说明了英国实行绥靖政策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裁军”“非军事制裁”等信息及赞成的人数比重情况可知,

2、 绥靖政策在英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2. (2016 嘉兴模拟)阅读下图。该漫画的主题应当是 ()A. 讽刺“三国同盟”的形成B. 抨击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C. 反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D. 揭露慕尼黑会议的阴谋解析:选B。“三国同盟”是一战中出现的,而图片显示的是二战前的历史,故A项错误;从图片中的法西斯标志“卐”和意大利法西斯标志再结合欧洲地图,可以看出这是德、 意法西斯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故B项正确;因为地图显示的是欧洲地图,所以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无关,故C项错误;慕尼黑阴谋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与本题无关,故D项错误。3 . (2016 温州一模)下图是第二次

3、世界大战一次重大战役的示意图。读图,请判断图中表示(A. 德军推进路线B.苏军主攻方向C.盟军行动方向D.德军败退路线解析:选B。图片反映的是斯大林格勒会战,图中一表示苏军主攻方向,选择 B项符合题意。4. (2016 杭州模拟)英国首相丘吉尔把二战期间的某次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 关键”,这次战役使德军“腰斩”大英帝国的战略企图破产。以下四张局部地图中, 最有可能发生该战役的是()KAD19CD解析:选Do 1942年7月隆美尔率德意军队进抵距离亚历山大港100千米的阿拉曼,由于德军供给不足,攻势停顿,后来英军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折损过半, 从而赢得了北非战场的转折,因此,这次战役为阿拉曼

4、战役。此次战役德军如获全胜,大英帝国会遭“腰斩”,从D图中可以看到“亚历山大”“开罗”“埃及”等字眼,可以判断为阿拉曼战役,选择D项符合题意。5. (2016 杭州模拟)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某次登陆作战示意图,有关这次战役实施和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英国巴黎利 时的思茅斯申冷逻普利輩断盟军集皓地 規船体結地 盟军牢際地 7月恂I 恢线11军进收方向法国A. 执行了德黑兰会议的决议B. 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C. 标志着盟军开始实施战略反攻D. 德军首次陷于盟军两线夹击中解析:选A。依据图片信息可知,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执 行了德黑兰会议的决议,故 A项正确;依据

5、所学可知,北非战争结束后,盟军进攻意大利, 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进入战略反攻的是苏德战场,故C项错误;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故D项错误。6. (2014 浙江省高考抽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著名战役。下列各项中,属于如 图所示战役影响的是()A. 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B. 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C. 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D. 德军从此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解析:选C。“速战速决”战略德军一战中的策略,故A项错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

6、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莫斯科战役,图片反映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故B项错误;使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故C项正确;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军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 D项错误。7. (2016 绍兴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 吉尔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作出决定:铲除德国、日本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这次国际会议是()A. 雅尔塔会议B.开罗会议C.华盛顿会议D.波茨坦会议解析:选A。根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雅尔塔会议。&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

7、, 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A.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B.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C. 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 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解析:选D。本题以罗斯福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 罗斯福认识到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只有联合才能与法西斯侵略相抗 衡,故“类似的总战略”就是指反法西斯国家的结盟。9.(2016 宁波模拟)如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宣传海报。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

8、可能不早于()A. 1941年底B. 1943年初C. 1944年底D. 1945年初解析:选 D。根据图片信息“ NEXT “ JAPAN “ 6th WAR LOAN,可得出这是针对对 日作战发行的第 6期战争债券的海报。1945年初,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日益逼近日本本 土,因而,美国确立下个目标是日本,故 D项正确。10. (2016 温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1931 年“九一八”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19351936年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英法美对西班牙内战米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1938年3月英法等国“平静接受

9、”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 台德割让给德国材料二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 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呼,但是人们都听不进。(这次)我们肯定地不能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中维持下去。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节选)(1)完成

10、材料一表格内容并概括“绥靖政策”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丘吉尔演说的背景。(3)分析:慕尼黑会议为什么是绥靖政策的顶峰点?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任选其中一问作答)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回答“绥靖政策”的内涵,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的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要求的政策。(2)根据材料二“上一次, 我曾目睹大战来临, 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呼, 但是人们都 听不进。 (这次 )我们肯定地不能让那种事重演”可以归纳为丘吉尔等想避免二战的悲剧。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

11、 (3) 选择从慕尼黑会议明目张胆地出卖 他国利益的角度来回答;选择,根据丘吉尔演讲内容,结合冷战含义来分析。答案: (1) 内容:得到英法操控下的国联的迁就。内涵: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的利益 以满足法西斯国家要求的政策。(2) 背景:二战后期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 度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力图“领导世界”; 苏联实 力大增, 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被认为严重威胁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丘吉尔等想避 免二战的悲剧。(3) 选择:慕尼黑会议是英、法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与德、意法 西斯签署协议,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与之前的“纵容” “迁就”不同,此次是英法公开 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 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 所以, 慕尼黑会议标志着绥靖政策达 到顶峰。选择: 丘吉尔演讲中把苏联视为最大的危险, 共同遏制苏联; 而遏制的手段主要是通 过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 持久维持和平, 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军 事对抗。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