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52350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卷为综合题。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撼卫传家宝 承前起后B.吉祥 满堂彩 兼收并蓄C.必竟 摧化剂 待人接物 D.姿式 高精尖 涣然一新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货架上精美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人。B他旅行回来后送给我一本书,我感激地付之一笑。C.养成良好习惯,你就能亦步亦趋地向着目标前行。 D窗外传来

2、美妙的歌声,孩子们全心全意地倾听着。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要找到能发挥充分潜能的一个舞台。B要改变失败的命运,首先要看你有没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C.庆祝典礼8时开始,这一时刻将成为我们又一个难忘的日子。D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以其精湛的球技征服了广大观众。4. 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分) 他一生热爱安徽山水,曾打算在宿松县沙塘陂、泾县落星潭结庐居住。唐代诗人中,李白与安徽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今,安徽各地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动人故事。最后,他还把当涂县青山作为理想的归宿地。他甚至在流放途中还神游于池州秋浦。 A. B

3、. C. D. 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悲剧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它不仅是和作为艺术类型的悲剧有关,更重要的是作为美而存在的。只要符合悲剧的美学特征即悲和悲剧性,都可称之为悲剧。这种悲剧美是一种特殊点的审美对象。 悲剧所歌颂的人性美和人格美主要就是善。它不是小善,而是大善。当然,这样说毫无轻视小善的意思,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劝人要多做好事,只要是好事,哪怕是星星点点、零零碎碎,也要尽力地去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持之以恒,一辈子去做好事,那么,就可积无数小善为大善。悲剧中所要歌颂的,一般地说,或就其绝大多数来说,就是道德上的大善者。 所谓大善,并不是没有客观标准的

4、。这里所说的大善,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具体内容的。它主要是指正义、进步、有利于人民。凡是主持正义、坚持进步、有利于人民的,就是具有人性美、人格美的人。他们所做的事就是善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符合善的标准的人都可以成为悲剧主人公的。古往今来,历史上功勋显赫的人物很多,伸张正义、在历史上有进步作用、对人民有贡献的著名人物很多,但其中称得上为悲剧人物的却不多。可见,构成悲剧主人公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悲剧主人公不仅要为正义、为进步、为人民的利益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在斗争中遭到毁灭或失败。可见,美的毁灭,便成为悲剧的主题。美的毁灭也构成了悲剧的内容。正因为如此,这就把悲剧界定在特定的范围以内。不在这

5、个美的毁灭的范围内的,就不能称之为悲剧。阿Q虽然闹了一场恋爱的悲剧,但还不能说是美学上的悲剧,因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不善也不美,他没有为正义、为进步、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目的和理想,因而他的一生不能构成美。最后,阿Q仍被枪毙,无疑这也是他的极大的不幸(因而有人称之为悲剧),然而,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相比却是两回事。但鲁迅的小说药中的主人公夏瑜的死,却是悲剧性的。他是革命者,他为正义、为进步、为人民利益而同清代封建统治者作斗争,却惨遭杀害了。这是美的毁灭,当然是悲剧。5下列对“悲剧”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悲剧是美学的重要范畴。B悲剧的美学特征是悲和悲剧性。C悲剧的主题是歌颂人性美和

6、人格美。D悲剧的主人公一定是遭到毁灭或失败的。6末段写到阿Q、夏瑜,下列对其作用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比说明美的毁灭才能称为悲剧。B.对比说明主人公失败、死亡就是悲剧。C举例说明悲剧主人公的两种类型。D举例说明悲剧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题材。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悲剧是作为美而存在的,悲剧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B一般来说,悲剧歌颂的人性美和人格美是道德上的大善。C悲剧以主人公的不屈斗争为内容,写他遭到毁灭或失败。D历史上那些功勋显赫的著名人物都可成为悲剧的主人公。三、(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7、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

8、,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苏武传)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忽忽如狂,自痛负汉负:对不起。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指责。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同“无”。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去:离开。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

9、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空自苦亡人之地 为武置酒设乐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皆为陛下所成就A.相同,不同。 B、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A人生如朝露般滋润,(你)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B人生如朝露般滋润,(你)为什么这样久久地独自苦恼!C.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D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为什么这样久久地独自苦恼!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介绍了李陵置酒设乐、劝降苏武的相关背景。B叙述了李陵极力劝降、苏武坚决拒降的过程。C.表现了苏武忠于汉朝、宁死

10、不屈的民族气节。D.刻画了李陵叛主求荣、不知羞耻的小人形象。四、(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山中留客张 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2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山中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B第二句劝客人不要因山中出现薄云便准备离开。C第三句告诉客人山中很快就要转晴,不会下雨。D第四句说春山深处雨雾很重,难免会沾湿衣裳。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中用一“弄”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春山景物的生动情态。B诗中用“纵使.亦.”句式,强调春山多云雾的特点。C.诗中深切表达了诗人的留客之意,却

11、没出现一个“留”字。D诗中句句写景,以动写静,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水的情致。 第II卷 (综合题 共60分)五、 (5分) 14.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1)君子生非异也,鹰击长空, 。(荀子劝学) (2)山不厌高, 。(曹操短歌行) (3)时维九月, 。(王勃滕王阁序) (4) ,百年多病独登高。(杜甫登高) (5)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罪花阴) (8)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

12、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另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请不要拦我!”“不成,你不能走!”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

13、:“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的东西同你打架!”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流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 (节选自边城) 15.老船夫与卖纸人因什么而“有所争持”?在解决争持的过程中,老船夫先后做了些什么?(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