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51679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分析居民家庭财产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 的一个主要指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居民家庭财产也从无 到有,从少到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查找了网上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 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采取多相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 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由专职调查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相关资 料,结合自身所学的统计、

2、经济、金融知识,对居民家庭财产数据做了简要的分析。一. 家庭财产总量和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 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 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 增多。根据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 元。(这里家庭财产的内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 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1、家庭财产分布家庭财产(元)50000 以下50000-100000100

3、000-150000150000-200000200000-250000250000-300000300000-350000350000以上比例(%)10.214.49.821.313.713.511.25.5数据表明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一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 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从中可看出,我国近 一半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集中在15万一30万元之间,且贫富差距较大。2、不同城市家庭财产差异城市规模平均家庭财产总额(元)与总体平均水平 之比(%)大2774351.22中1984080.87小1550330.68总

4、体平均2283181.00数据表明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 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这张表格说明了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 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大,其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3、户主不同年龄家庭财产差异户主年龄平均家庭财产总额(元)与总体平均水平之比()30岁以下1809610.7930- 35 岁2039740.8935- 40 岁2819781.2440- 45 岁2587361.1345- 50 岁2683401.1850- 55 岁1936700.8555- 60 岁2294441.0160-

5、 70 岁1623210.7170岁以上1565410.69总体平均2283181.00这张表中的数据表明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28.20万元。其原 因可能是35-40岁为职场的黄金时期,此时家庭的结构和收入都较为稳定。4、户主不同文化程度家庭财产差异户主文化程度平均家庭财产总额(元)与平均水平之比()硕士及以上4994022.19大学本科3729331.63大学专科3042691中专2120730.93高中1870860.82初中1528490.67小学1439310.63总体平均|2283181.00数据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

6、越高,家 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这 说明我国脑体倒置的现象已消除。二. 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民币金融资产又由 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含基金按现价计)、其它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累计交款额)、 借出款、现金、住房公积金余额和其它人民币金融资产组成;外币金融资产由外币储蓄存款、 外币现金和B股票(折成美元)等组成。1.家庭金融资产的发展情况金融资产发展情况年份1984199019962002户均拥有金融资产(元)133878693098279760图5:金融莎曾毯WWO 3W00

7、 TOGO wan10000 soon 3W00 wwo0L9&1 年金融资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客观 尺度,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高度相关。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居民 生活只及温饱水平,称不上什么金融资产。1984年,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城市 居民户均金融资产仅为0.13万元。到1990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0.79万元,比1984年增 长4.9倍,平均年递增34.4%。至1996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3.1万元,比1990年增长2.9 倍,平均年递增21.4%。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

8、倍, 平均年递增17.3%。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5.5%。2.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 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1)人民币资产金额分布情况资产项目户均拥有金额(元)结构百分比(%)人民币资产合计73706100.00其中:储蓄存款5115669.41股票(A股)737410.00国库券32104.36城市家庭户均拥有人民币金融资产7.3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其 户均拥有金额为5.12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所占比重达到69.

9、4%,即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 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对资金的安全性过 于看重,进行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意识不强。这种过于强烈的储蓄倾向不仅不利于启动消费和 内需,而且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健康成长。储蓄的比重很大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首先是 其它投资渠道不畅通,例如,由于股票市场的不规范和风险难测,导致许多居民望而却步, 即使有富余的钱也只好往银行里放。其次是转型期不确定因素增多,像养老、防病、子女教 育等方面的开支,个人承担的部分都有扩大的趋势,迫使人们不得不往银行里存钱,以备不 时之需。再者,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习惯于在既定的可支配收入的范围内压缩消费

10、 倾向而扩大储蓄倾向,尽管这种过度偏离的倾向并不利于消费和整个经济的增长,但这种文 化传统上的“路径依赖”也并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排在第二位的项目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的比重已 经达到10.0%。与国库券相比,股票这一金融资产形式属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其回报率明显 较高,因此目前市民投资在股票上的资金已远远超过国库券。据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有 55%的居民拥有债券、股票、存款、现金、外币,其中拥有股票的家庭上升最快,腐年前 的6.8%上升到12%。但随着近几年来股票市场的低迷,这一数据预计应呈下降趋势。排在第三位的项目是国库券,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

11、币资产的4.4%。购买国债曾 长期是城市居民除存款之外唯一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但随着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恢复重 建,居民原投向国债的资金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流。因此国库券在人民币资产中的重要性目前 已下降至第三位。排在四至八位的项目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 价证券。2)城市居民家庭外币资产资产项目平均水平(元/户)外币金融资产合计6057其中:储蓄存款5842手存现金154股票(B股)62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城市居民户均外币资产已经达到0.61万元(已折算为人民币),在 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升至7.6%。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统计,中国个人的外汇 交易量在过

12、去几年出现成倍增长。个人外汇拥有量保持在800亿美元左右。除了北京和上海 之外,个人外汇交易量最大的城市是浙江的温州和福建的厦门。中国部分西部城市的个人外 汇交易也正逐步兴起。在广西,许多居民在工作之余开始关注个人外汇买卖,把持有的外币 兑换成其它外币,以期在外币汇价发生波动时增值获利.据银行界人士分析,中国居民外汇储蓄连年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政府对外汇管制的逐步 放松。当前中国外汇储蓄利率相对较高,也是居民外汇储蓄稳定增长的一大因素。外币资产的构成项目主要包括储蓄存款、现金和股票(B股)三项。从资金分布情况看, 由于不能在国内流通,因此外币绝大多数都被居民存入

13、了银行,所以在外币资产各构成项目 中,储蓄存款的户均金额最高(0.58万元),所占比重也最大(96.5%)。排在第二位的是现 金,户均154元,占家庭外币资产的2.5%,这部分资金主要是没有必要存入银行的小额零 散外币,因其无法流通而最后留在居民手中。排在最后的是股票B股),户均62元,仅占 家庭外币资产的1.0%,由于投资B股需要外币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多数家庭尚无此实力, 因此其平均拥有金额较低。三. 家庭房产状况1、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构成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城市居民家庭各类财产户均值(单位:万该财产在全部家庭财产中的百分比(%)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家庭经营资产元)7.9810.

14、941.152.7734.947.9512.2注: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这 一数据以及以下有关房产数据均为2002年6月底的市价。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是最高的。而 且我们可以这样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房产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重 要的一部分是必然的。其原因有三:一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 分配格局发生了的变化,一部分个人通过较低的价格购买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 住房,从而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自己的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二是商 品房的

15、兴起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不仅是高收入阶层买得起商品房,就是工薪 阶层也可以通过每月按揭改善了自身的住房条件。三是由于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断增大,土地 资源日趋紧缺,因而其房产的自身价值逐渐走高,而且城市居民在装修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 比较高,所以由其带来的附加值自然也较高。2、城市居民家庭房产基本现状1)2002年按户主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房产价值分布情况(元)户主月收入(元)房产价值(元)300以下599283005006585850080082142800100092345100015001140711500200016304620004000207587400080002470188000以上30912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房产价值与居民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