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51666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踏莎行闲游刘将孙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踏莎行;闲游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刘将孙创作的一 首诗。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 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于迷惘中表达了故国之思。【原文】踏莎行;闲游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 恰是西湖路。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 不识从何去。【创作背景】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 下阕写闲游中所感,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 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那种想见西湖又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 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正是通过这样

2、的诘问表达了出来。【赏析】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 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 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 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以出岫”,至此顿生根触,优游之 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 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 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 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过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 伤心之语

3、,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 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 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 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 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 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 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 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 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 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又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以及在 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都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作者介绍】刘将孙(1257; ?)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 子,尚友浩瀚演迤。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 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 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强村 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