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511842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隧道内路面施工前,除去填充顶面的尘土、堆积的多余混凝土及杂物,用高压水枪冲刷干净,清洗至原混凝土面露出,用水准仪检查填充混凝土顶面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高出设计标高的段落采用风镐凿除。检查主要施工设备滚筒振捣梁、平板振动器、振捣棒、刮平器、钢筋机具及养生设备(土工布、水管等)是否已配备到位。二、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隧道路面全副宽度为11.85m,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路面施工分三幅施工,三幅宽度为3.75m、3.8m、4.3m(三幅的位置详见附件:路面结构划分图)。每段混凝土立模浇注前必须进行测量放点,测点直线段每10m一个,曲线线段每5m一个,测出每

2、个点的实测标高和设计标高,根根据设计标高和实测标高的差值确定立模高度。2、安装模板:沿测量放样点安装模板,模板采用槽钢,顶面与混凝土顶面设计标高齐平,允许偏差2mm;接头处采用拼装配件固定(螺栓固定),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歪斜和不齐平等现象;沿模板方向每隔0.5m在模板外侧用铁钎及斜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面与调平层紧贴,不得漏浆,立模完成后在模板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脱模剂,以利拆模。模板固定采用20钢筋,用电钻在调平层上打孔固定,间距50cm,与模板焊接。3、各种缝面处理及钢筋的绑扎(1)横向施工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应采用端头钢模板设置横向施工缝,其

3、位置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在横缝处的路面中部预埋32传力杆,传力杆长60cm,涂刷沥青35cm,布置间距25cm(每处横缝设置传力杆46根)。横缝采用切缝机切割,缝宽5mm,缝深50mm,填缝料采用沥青马蹄脂进行填缝。(2)纵向施工缝。在模板中部预埋16拉杆,拉杆长80cm,布置间距50cm,在拉杆中间位置涂5cm沥青。待全副路面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用切缝机切割,缝宽5mm,缝深50mm,填缝料采用沥青马蹄脂进行填缝。(3)横向缩缝。横向缩缝每5m设置一道(洞口段除外),在混凝土路面中部预埋32传力杆,传力杆长60cm,涂刷沥青35cm,布置间距25cm(每处缩缝设置传力杆46根)

4、。缩缝采用切缝机切割,缝宽5mm,缝深50mm,填缝料采用沥青玛蹄脂进行填缝。(4)胀缝。胀缝设在洞内复合式路面与洞口段复合式路面交接处,本隧道右幅胀缝位于K52+010和K53+472处,左幅胀缝位于K52+010和K53+530处,具体位置详见附图。在胀缝处路面中部预埋32传力杆,传力杆长60cm,其一头套有10cm的小套子留3cm空隙填以纱头等,涂抹沥青并裹敷聚乙烯膜。箍筋为间距25cm,12的钢筋每根长25.4m;16的横向筋14根,每根长11.75m。胀缝施工不能连浆,浇筑下一段砼时用2cm厚沥青纤维板隔开,顶部预留4cm深,然后在缝内填充沥青马蹄脂进行填缝料。(6)填缝。在填缝之前

5、采用高压风将缝内的杂物吹干净,填充过程中注意路面保护,严禁污染。(5)角隅补强钢筋。设置在胀缝处路面混凝土两端,距路面顶和底5cm位置,距边缘10cm位置安放角隅补强钢筋。4、路面砼混凝土由昆明端向武定端倒退浇筑,分左、中、右三幅施工,每幅的具体宽度详见附图。浇筑前,在填充层顶面应充分洒水湿润,以免浇筑混凝土后底部水分被干燥的基层吸收而变得疏松或产生裂缝。每段的浇筑长度根据当天的施工量与模板配置情况确定,控制在100200m(除洞口段外必须是5的整数倍)左右,每段施工必须当日完成。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和滚筒式振捣梁振捣。(1)摊铺及初平。当混凝土运输至摊铺地点后,直接倒向安装好模板内,人工将料大致

6、铺整平,找补均匀。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模板边缘、角隅等振捣不到之处采用平板振动器补振一次,在摊铺和振捣过程中,模板边角振捣要谨慎小心,注意不要碰撞模板和钢筋(包括传力杆),以免移动变位。如发现模板下沉,变形或松动移位时,应及时纠正。(2)安装支架钢筋和传力杆及拉杆。当混凝土摊铺至膨胀或缩缝位置时,将支架钢筋安装好,支架与支架横杆钢筋焊接牢固,所有拉杆、传力杆均平行于板的顶面,严格与板缝垂直。(3)振捣。混凝土拌合料应振捣密实,控制好振捣时间,先用插入式振动器沿模板边沿振捣,最后用滚筒式振动器振捣整平,在振动梁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不足处或多于处及时处理,多余的混合料随振动器的推移而刮去,低陷处

7、及时进行人工填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时器要纵、横向全面振捣,相邻行列重叠20cm左右,防止漏振和振捣不足,也防止振捣过度,一般以混合料停止下沉表面泛浆不再冒泡为度,以免产生分层离析。(4)滚筒赶浆找平。用滚筒振捣梁对浮在面上的石子压下去,然后用滚筒将表面滚压平整。同时要辅以3m直尺检查。滚揉前一定要将振动梁、模板顶面清理干净,往返滚动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滚筒移动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前进速度以1.21.5m/min为宜,不允许中途停留。对不平之处,应及时辅以人工补填找平。补填时应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5)刮平器精平。滚压平整后,用3mm以上刮尺或刮板进行纵横向精平表

8、面,精平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关键,精平时间的确定更为重要。待混凝土表面不下沉、不沁水时(一般为4小时),人工用刮平器进行精平,采取高处多磨、低处补原浆的方法进行找平。与两侧边部及中间三处紧贴浆面各轻按一下,低凹处不出现压痕或印痕不显,较高处印痕较深,据此进行找补精平。每找一遍,都得用3m直尺检查,反复多次检查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精平找补应用原浆,不得另拌砂浆,更禁止撒水或水泥粉,否则不但易发生沁水现象,还会因水灰比的不均匀,致使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纹。(6)混凝土顶面拉毛。待混凝土表面不下沉、不沁水时(一般为4小时),采用硬质扫帚对混凝土顶面进行拉毛,拉毛采用横向拉毛。5、养护在混凝土终凝后,一般在抹面2小时后开始用土工布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均匀洒水23次,养护不少于14天,使其保持潮湿状态。混凝土板在养护期间和填缝之前,禁止车辆通行。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时,方可允许行人通过,进行另外半幅的施工;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时,才正式开放交通。三、施工注意事项 路面铺筑过程中注意检查井位置的预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