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5038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醴陵一中、浏阳一中2011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命题:刘连瑞 审题:谭应庚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总分48分)1、古代中国人对一些以技艺为专业的人,通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去称呼,让人一看就明白此人的职业身份。下列称呼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庖丁解牛中的“庖丁” B、柳敬亭传中的“优孟”C、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师旷” D、西厢记中的“鲰生”2、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3、“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

2、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这段话A、肯定了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B、明确反对郡县制C、否定了部分人的错误看法 D、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4、郭沫若曾高度评价唐朝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家:当政50年,其政绩在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政治家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姚崇5、1843年,一个军官在他的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了这样一句话:“CHINA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他是想强调A、英国女王的伟大 B、中国清政府的顽强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影响6、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

3、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百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预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7、在1843年,广东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宣传反清思想。我们不可能从该宗教教义中观察到A、多神崇拜 B、大同思想 C、平均主义 D、政教合一8、1945年8月,历史学家陈

4、寅恪曾以当时政治为题作诗:“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他的诗没有提到A、抗战胜利 B、国共合作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9、汤姆在学习美国史的时候,看到一段有关美国宪法的条文,其中有一处是不符合宪法精神的,它应该是A、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B、.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C、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 D、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制定法律。10、 (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

5、”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1、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正确的排序是A、北伐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2、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

6、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一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13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受当其冲”电文中的“围剿”是指A、第二次 B、第三次 C、第四次 D、第五次1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

7、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之处的表现不包括 A、适用范围的限制 B、民主程序的僵化 C、财产等级的制约 D、人民主权的确立15、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B、任何局部变革从长远看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16、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

8、空久。”材料中反映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17、古代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古代罗马就是一个例子。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法的首先是A、权利法案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18、下表是1923年中国江苏无锡的一户家庭的年度收支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这户人家是收入支出项目数额(元)项目费用(元)农作物140饮食180衣服20蔬菜及饲料30居住12子女教育6养蚕24

9、交际10医药10杂项40婚丧10赋税6合计234杂费20合计274A、小地主 B、富农 C、贫农 D、大地主19、“曩者(以往),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滥滋事端,搅乱东亚之和平,遂致与帝国执干戈,兹已经四年有余。幸而国民政府发生更新,帝国遂与之缔结友善之邻,达成相互提携之诚。然,残存于重庆之政权,恃英美之庇护,仍不改兄弟阋于墙之念。”对日本昭和天皇的这份诏书解读正确的是A、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初步反思 B、篡改歪曲史实试图回避罪责C、否定了当时南京政府的合法性 D、指责西方大国对东亚的霸权20、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

10、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A、苏格拉底与雅典陪审团的成员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21、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描述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成功烧制,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青花瓷大量销往海外22、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同美国关系的正

11、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载:“远东是世界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由于推行强硬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里也没有潜在的第五纵队(内奸)。”以下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闭关自守的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抵挡列强扩张的作用B、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C、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殖民地人民顽强的抵抗D、列强的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4、梁启超在19

12、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3、三小题,其中25题18分,26题16分,27题18分,共52分)25、(18分)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材料三 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画了一幅卡通漫画,主题是“JOIN OR DIE”(要么联合,要么死亡),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材料四 史实一:1947年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 史实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