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50214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5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建设内容与规模1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1.4主要财务经济指标21.5可行性研究依据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42.3项目区城镇低收入家庭现状52.4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83.1项目区概况83.2项目建设选址10第四章 总体规划与平面设计124.1总体规划124.2平面设计16第五章 建筑结构设计与公用工程195.1建筑设计195.2结构设计215.3给排水工程235.4电气工程245.5燃气工程29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0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306.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06

2、.3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34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7.1劳动安全367.2劳动保护398.3消防安全398.4卫生防疫408.5无障碍设计40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428.1节能428.2节水438.2加强节能管理46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479.1项目组织管理479.2项目实施安排509.3施工建设项目招投标51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10.1投资估算5310.2资金筹措54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与风险分析5511.1社会效益分析5511.2风险分析5611.3风险防范措施57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5912.1结论5912.2建议60附件.62西充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3、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县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地址:*县*镇安汉大道北段1.1.4项目建设地点*县城北新区1.2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县城北新区建设规划和国家关于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做好城市住房保障工作,拟建设*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353亩,总建筑面积8080.92平方米,共156户;配套小区内道路、给排水、消防、供电及绿化等。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00万元,包括工程费用1

4、09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5.7万元,预备费22.4万元。1.3.2资金筹措国家专项资金补助405万,县财政配套795万元。1.4主要财务经济指标表1-1 序号科目单位数据备注1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12001.1占地面积亩6.3531.2建筑面积平方米8080.922建设期月103资金筹措万元1203.1国家专项资金万元4053.2县财政配套万元7951.5可行性研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

5、区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支持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367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令第162号);(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724号);(6)*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府发2007125号);(7)*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规划;(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9)*县*镇总体规划(2004);(10)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1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6、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廉租房是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中低经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的普通住宅,有社会公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障性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平抑房价,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更好地落实县委、县政府住房保障计划,项目单位拟实施*县城北新区廉租房二期工程,全力以赴搞好住房保障工作,尤其是廉租房中的实物配租房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城镇廉租房的保障覆盖面,对县城规划区内住房困难实行应保尽保。2.2*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县幅员面积11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65公顷,44乡镇,617村,5613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1

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79 万人,非农业人口 11.39万人。农业人均耕地仅0.936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西充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农业蓬勃兴起,工商经济异军突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2008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为38.929.3:31.8;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779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7913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98元。但由于西充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债务大、无资源、远离市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是典型的农业小县、财政穷县、经济欠发达县。2.3项目区城镇低收入家庭现状据调查统计

8、,*县共有城镇户口居民19013户,总人口70457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3元,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600元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共有4361户,占总户数的23%,人口14930人,占总人口数的21%。其中: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共有2243户,7435人,分别占低收入家庭总户数合总人口数的51%和50%。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00元以下)共有512户,1721人,分别占低收入家庭总户数合总人口的11%和12%。目前全县有意向租赁廉租住房的家庭有1200户。2.4项目建设必要性2.4.1解决

9、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需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目前*县还有部分困难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0平方米,住房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做好城市住房工作,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项目单位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2.4.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小城镇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生

10、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有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还具有组织生产、商品流通、交流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贷及提供其他服务等多种职能。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2.4.3振兴县域经济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导向、便利的交通环境,更需要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优美的外部生态环境的支撑,本项目建设,改善居民住房环境,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与*市*区相靠,南和*市*区相携,西同*县、*县接壤,北与*县毗邻。地跨东经

11、105364至10647,北纬30524至31157,离川东北重镇*市32公里,距重庆市、成都市分别为200公里和250公里。*县位幅沿面积11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65公顷,44乡镇,617村,5613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79 万人,非农业人口 11.39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镇,3.1.3城市性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型工贸旅游城市3.1.4县城规模1、人口规模:2008年 7.05万人2、用地规模:2008年: 8.32平方公里3.1.5自然环境1、地质水文*县属丘陵及低山区,平均海拔380米,地层岩性为砂页岩互层,是中生代陆相与湖相沉

12、积的红色碎屑岩,地层属侏罗纪蓬莱镇组(J3P)和遂宁组(J3S)。第四纪以来,由于地壳的间隙性上升,地貌呈现三级阶地。一级阶地:高山河床717米,阶地完整且较平坦;二级阶地:高山河床3045米,阶地面度切隔破坏;三级阶地:高山河床6070米,阶地平面己破坏,地形变化较大,地层、地表为耕植土和破,冲积粘性土,下层为中侏罗系砂泥岩,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倾角平缓。*县多河流,全县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6条,最大的是发源于南部县伏虎的宝马河,全长41.6公里。向西注入的是涪江水系,其余的均为嘉陵江水系。 *县城依山傍水,四周群峦环抱,虹溪河与象溪河在现场交汇,把县城分为三片,地势基本平坦,高

13、差在3米之间,海拔高度361.2米。2、地震效应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及中国地震系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可知,项目区的基本地震烈度小于VI度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修订)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的规定,项目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气候气象*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数年平均1445小时,一月均温6.3,七月均温27.5,年均温17.2,年均降水量970毫米,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3.2项目建设选址3.2.1场址选择原则本项目建设地址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交通便利,无不良地

14、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及水文;2、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文化设施的布局要求;3、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上下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4、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3.2.2场址选择经过多方论证,本项目选址位于*县城城北新区,本项目东、北部是山,西部为建设预留用地南面临街道,环境优越。第四章 总体规划与平面设计4.1总体规划4.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县*镇总体规划(4)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6)其它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4.1.2设计原则(1)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2)自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居住空间。将大自然的环境空间最大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