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4803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及对策 李文*省XX技工学校,*XX150900摘要本文立足目前农村金融现实状况,从多方面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给予揭示和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性提议。本文对发展农村金融经济,促进农村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农村金融现实状况问题创新处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一直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协调发展放到主要位置。而且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全方面进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农村在发展经济中,一个主要的瓶颈问题就是金融服务问题。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友好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

2、含有不可替换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欠发达地域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不但动摇着本身生存发展的根基,而且严重制约了支持新农村建设功效的充足发挥。所以,面对大部分国有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有限、农信社经营业务有限的现实困境,研究农村金融现实状况,研究农村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实际,提出处理现在农村金融问题的措施是十分必须的。就以上问题本文试图提出自己的部分见解,方便和热爱农村金融工作的同志研讨。一、农村金融现实状况一金融网点布局情况银监会近日向社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聚集了2021年全国2千多个县市、3万多个乡镇的基础经济和金融数据

3、,对中国农村金融资源现实状况作出了清楚的描绘。全国银行业营业网点共197560个,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域是111302个占全国的56,存款余额万亿元占全国的26%,贷款余额万亿元占全国的26%。城镇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全国30136个乡镇中,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有3302个即11的乡镇无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有8231个即近30乡镇只有1家。图集同时显示了农村金融现实状况,现在中国城镇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足,农村金融服务有待改进:一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域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拥有率低,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数才个,城市则已达成2个。能够说在农村你走个百八十里看不到一家银行机构是

4、正常的事,而在发达城市不到百米就可能碰到多家金融机构网点。二是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域。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全国平均不足3个,有3302个乡镇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三是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关键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网点不停从县以下撤离,农业融资规模的增加缓慢,成为一道不好化解的难题。四是人均贷款水平差距极大。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域的人均贷款额在55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则近4万元。用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话说就是“农村金融机构空白和覆盖率低,造成了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竞

5、争不充足,服务水平、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农村金融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去年,全国人大代表*传就认为,“农村金融难,是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现在中国不缺大银行,缺的是为农村服务的小银行,农民借钱极难。”又因为长久以来,中国在经济模式上“重工轻农”,工、农业之间长久存在“剪刀差”,形成城镇二元经济结构。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长久制约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城镇经济发展差距不停扩大,城镇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机构功效不完备,基础设施不配套,扶持政策不到位,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极难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和

6、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二农村金融需求改变情况农村的金融需求因为受到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和农户和农村企业经济情况的约束,展现出和城市地域金融需求不一样的特征。1、农村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传统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类型、多层次、多品种的大农业转变,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特殊种、养殖业正在加速形成。传统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季节性规律正在淡化,靠传统的资源和劳动投入来增加农民收入,几乎已靠近极限。而农业科技结果和机械化作业的快速普及,已成为当地发展连片经营规模、形成特色产业带的强大推进力。2、农村经济循环方法发生嬗变。农村经济加速朝向大农业、大市场、大分工、大

7、循环的方向发展,农民的资源链、生产链、产品链、流通链、资金融通链、信息链全部在延伸,根本改变了传统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单位、以国家收购为依靠的产品流通渠道。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正在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壮大。3、农业风险原因日益复杂。传统的农业只偏重于关注旱、涝、虫、雪、风等自然灾难,农民家庭也只愁婚丧嫁娶、天灾病孽。现在的农民面对着多方位、多层次的风险,当代经济的市场风险、货币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波及农业生产。比如说今年东北的大豆及水稻卖粮难问题,现在有不少农户的水稻还在家存放着卖不出去,丰收了却卖不上钱。4、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地方政府的经

8、济发展着力点偏重于城镇化、工业化,集中人力、财力抓招商引资,投*办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创业园区,不停拓展县城工商业圈,使得社会资金聚拢到工业企业和开发项目上来,农村经济微弱情况改观则相对缓慢。经济决定金融,上述改变一样给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格局带来了新的改变,详细表现:一是资金需求由传统的种植业向多个经营转变。近两年来,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并给农民粮棉直补,加上家庭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收入,从事单户传统种植业的通常农户能够自给自足且稍有节余,现在,贷款需求已转向一定规模的种养业大户、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城镇工商经营户,但需求额度增加,贷款金额通常在5万元以上,期限要求也和其资金流转周期相契合。二是贷款用途由生

9、产为主型向生产、消费结合型转变。经济的加速发展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农户建房、儿女教育、婚嫁及购置大宗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不停增加,为数不少的农民为应对大项支出和暂时性支出等生活性需求,希图求援信贷资金处理自有积累不足的难题。多年来,各地农村普遍加紧小城镇建设步伐,乡镇各类小产权房开发势头旺盛,纷纷有农户经过借贷购房,涌入集镇和县城边缘地域就是突出的例证。三是由信贷服务需求为主向多样化综合服务需求转变。伴随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由单一性需求向综合性需求转变。农村金融需求在数量上日益增加,在内容上日益丰富,不但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对银行卡、保险、委托理财、票据等

10、中间业务和股票、债券一样有迫切需求。尽管发生了以上改变,但因为农村金融长久存在的体制设计、机制运作上的缺点仍然存在,现在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日益严重,金融需求面临总量需求巨大而有效需求不足、潜在需求巨大而现实需求不足、远期需求巨大而短期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以至陷入了资金紧缺和资金外流并存、资金难用和资金难找并存、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并存的窘迫境地。二、处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对策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关键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和农村金融机构少、缺、无“问题大”的矛盾;“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资金总量多和支农渠道少

11、的矛盾;商业金融市场化运作要求和政策性扶持的矛盾;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多和金融品种不足的矛盾;当代金融企业管理要求和农村金融体制机制落后的矛盾。对此,去年底召开的“2021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曾提出,创新才是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显然,金融创新已成为农村金融连续发展的必定选择。为此我认为要想改变农村金融现实状况,就必需做好以下几件事。一完善支农服务体系,机构网点到乡镇。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制度创新,加紧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连续的农村金融网点机构,真正实现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金融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良好格局,切实形成“降低成本、建立赔偿机制、分散金融风险

12、”良性支农机制。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三农”金融服务的支撑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主动的拓宽服务领域合适增加对农村基础、水力设施建设贷款供给,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农业银行要立即真正重返农村信贷市场,健全服务功效,发挥支农主渠道作用。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深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经营理念上实现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当代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发展向同时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转变;由单纯支持农村生产向同时支持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建设向支持县域经济“大三农”转变。大幅提升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功效。三是主动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组

13、织和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在明确支农主体职能的情况下,针对不一样需求层次,激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个全部制金融组织,降低机构准入门槛,通畅服务竞争渠道,充足发挥多个形式小额信贷组织互为补充的作用,努力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支撑、商业性金融和其它金融并存的功效互补、合作竞争、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扶持乡镇发展。财政、人民银行等相关宏观调控部门要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加大对乡镇的扶持力度,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财政能够依据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政策性贷款百分比、负担的社会义务的大小,科学地设定赔偿标准。经过贴息等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将一定百分比新增存款

14、投放当地。还能够介入一部分财政资金帮助金融机构负担贷款风险或是给借款人对应利息补助,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农贷资金风险成本。人民银行能够推行区域化货币政策,在信贷投向、信贷品种、信贷期限及利率政策等方面给必须的照料和倾斜,并可合适给予县级支行实施货币政策管理方面一定的自主权,给一定限额再贷款的审批权限,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金融市场或经济欠发达地域流动。三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进担保制度改革。要在物权法的总体框架下,针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施多个形式的抵押、质押措施,探索利用土地流转、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依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不一样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措施

15、处理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探索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连锁经营,加紧当代物流网络建设,培育一批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四搞好业务创新,提升支农服务效能。一是创新农贷管理模式。农村信用社必需改变“金额小、期限短、申报过严、手续过繁、审批过分集中”的业务现实状况。依据农民产业情况、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改善授权授信机制,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创办循环贷款业务,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封闭管理”的管理措施,简化贷款手续,建立“绿色*”;推行“阳光办贷”,提升审贷效率,合适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能力和活力。二是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以种养、加工、运输为关键内容的农村生产性信贷,以住房、教育等为关键内容的农村消费性信贷;依据“物权法”的实施,扩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以动产和不动产抵质押贷款范围;创办仓单质押贷款、农民住房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尝试林地、水面承包经营权抵押等贷款抵押方法;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联合贷款,支持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努力创新经营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信贷品牌。三是创新柜面服务手段。要在加紧银行支付系统网络建设,提升大额支付和小额支付覆盖面,疏通汇划渠道,为县域企业、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多个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创办保险、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