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47988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常见意象分析一、荒原 和这类似的还有荒野、野岭、荒郊等。如2011年新课标卷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这个意象常见于三个方面:1.借古讽今 讽刺统治者或感慨昔盛今衰,多与古碑、古道等意象连用。2.衬托 以哀景写哀情,多为萧索、寂寥之意3.批判揭露“人为” 写现状,批战争,如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二、桃李1.少女容颜 青春 如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曹植诗“南国有佳人,容华充(如)桃李”2.春天(借代),喻指时光

2、易逝 作为古诗中的乐景,如2011江西卷黄庭坚清明中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3.喻趋炎附势的小人 如李白的赠书侍御黄裳“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2009年宁夏、海南卷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类似于此,词人用“桃李”对比赞“荠菜”以言志。2012木芙蓉三、酒2011全国卷周邦彦的关河令里有“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愁 如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祝福 如王维的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

3、柳边。”3.表示飘逸、闲适、洒脱或无奈的情怀,如诗人的出世情怀4.时光流转5.孤寂四、边塞诗意象1.乐器:画角(边角、角声) 羌笛 胡笳 琵琶 胡埙 胡琴 芦管(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地名:渔阳 朔方 龙城 辽西 雁门 云中 楼兰 轮台 葱岭 天山 关河 秦X汉X 这里多为汉代地名,以汉地名代唐代边关。就像唐时早已没有了匈奴,但一讲到边塞战争,总是以“匈奴”代指唐代边敌3.相关意象:关(山) 塞 雁 辕门 单于 鞍马 长城 边塞意象的作用:1.写战场的壮阔 悲凉,这些意象起到渲染作用2.豪情3.反战4.思乡5.闺怨 闺怨常和边塞诗合在一起,如唐陈陶陇西行

4、四首之一:“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哀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相关联的意象常是捣衣 暮砧 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五、月“月”所代表的情感,主要是寂寞(孤身),因月之圆想到己之缺。如2011上海卷明月何皎皎。六、凤凰 鹓鸾 鲲鹏 松 竹 燕雀 斥安鸟 草 此类意象多写不得志,以君子或有才人与小人、庸人相比七、流水流水有三个自然属性:奔腾、不绝、 量大。诗中用到时大多是由这三个自然属性引出的社会属性。1.时光易逝 人生长恨水长东2.愁绪绵长 秦观江城子 孟浩然的诗八、潇湘 汨罗 别离之苦 谪戍之愁,如不被理

5、解,被排挤等九、猿 因猿啼声似小孩子哭,所以多喻悲惨凄凉之情十、燕2010辽宁卷陈与义雨里有“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表达的感情多在三个方面:1.早春 如钱塘江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昔盛今衰 刘乌衣巷3.小人(或小人物)十一、红袖1.少女2.知音 情人十二、竹1.傲骨2.虚心3.清濯之景 雅致十三、梧桐1.良好的政治环境 燕雀栖梧桐 凤栖梧2.良材 人才(多与琴相连)3.愁绪十四、沙鸥1.飘零 杜甫旅夜抒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机心 2012年 重庆卷(金)鹧鸪天“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出自庄子“海人有机心,鸥鸟舞而不下

6、。”十五、邯郸道 长安道 咸阳道求取功名之路十六、露“露”的自然属性有三种:一是白(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是寒,三是易逝。白,比如古时写蝉,常用“餐风饮露”喻其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寒,因露多在秋季夜晚,诗人多用其写孤寂。易逝,喻时光易逝。如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十七、山1.不移 反衬 对比 时光流转,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阻拦 拟人手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边塞诗里: 肃杀萧索 豪迈壮阔4.山水诗里:灵秀 奇峻5.写景诗里:飘逸 神秘(多见于隐士之诗)6.田园诗里:冲淡十八、逆旅 驿站 传舍喻客途羁旅 漂泊无依 乡愁 仕途不顺 有人生无寄之感十九、黍离(废墟上麦苗青青)哀家国之悲 多出现在魏晋、南宋 姜夔扬州慢二十、无衣 击鼓 诗经里主要是写战友情,以后也用于夫妻情二十一、黄金台源自燕昭王事典 多喻明主(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或贤人无处用(如李白行路难“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