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4779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与网民结构情况分析【图】2016年09月07日 14:28字号:T|T 一、网民规模情况分析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网民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深化,宽带网络的光纤化改造工作取得快速进展,中国各地光纤网络覆盖家庭数已超过50%4。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有关“

2、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制造业”等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未来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 网民规模 截至2016年6月,我国 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 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 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 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中国 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新网民

3、的稳健增长和原PC网民的转化加快共同带动了 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一方面,移动设备上网的便捷性,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依然成为带动新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网民中 网民规模为1301万人,占新增网民的61.0%。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不断丰富、与用户的工作、生活、消费、娱乐需求紧密贴合,推动了PC网民持续快速向移动端渗透。2016年上半年,新增 网民中有2355万人是由原有PC网民中转化而来,这一规模较2015年底增加了1202万。 (三)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网民占比73.1%,规模为5.19亿,

4、较2015年底增加2571万人,增幅为5.2%。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2016年6月为31.7%。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中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 对互联网知识的缺乏以及认知不足,导致的对互联网使用需求较弱,仍是造成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比例为68.0%,其次为“年龄太大/太小”,占比为14.8%,“不需要/不感兴趣”占比为10.9%。要解决农村非网民“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的问题,一方面,要发挥乡镇村委会、活动中心、学校教育资源的作用,开展农村计算机和网络

5、知识培训,推动互联网知识普及与应用的提升;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以地区为维度,推行更符合地域特征、更贴近农民生活的措施及服务,解决农村非网民的上网痛点,引导农村非网民使用互联网。农村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二、网民结构 (一)网民性别结构分析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3:47,同期全国人口男女比例为51.2:48.8,网民性别结构趋向均衡,且与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二)网民年龄结构分析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0.1%、

6、24.2%。与2015年底相比,10岁以下儿童群体与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占比均有所增长,互联网继续向这两个年龄群体渗透。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三)网民学历结构分析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依然以中等学历群体为主,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0%、28.2%。与2015年底相比,小学及以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均有所提升。 (四)网民职业结构分析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1.1%;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3.1%。对比2015年底,这三类人群的占比保持相对稳定。 (

7、五)网民收入结构分析 截至2016年6月,网民中月收入5在2001-3000元及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较高,分别为16.2%和22.7%。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增长,对比2015年底,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网民人群占比提升了3.8个百分点。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网上支付线下场景不断丰富 大众线上理财习惯逐步养成互联网金融类应用在2016年上半年保持增长态势,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9.3%和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实施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带动非网络支付用户的转化。2015年3月5

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县域电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网店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县域(即“亿元淘宝县”)超过350个,其中位于中西部的超过120个,如:四川彭州、陕西丹凤、湖南浏阳、河南新郑、云南景洪、安徽舒城、广西容县等等。服务类消费成为消费新增点。2

9、015年与2014年相比,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网购服务类消费增速是实物类消费的1.46倍,其中增长最快的三种服务类消费分别是餐饮服务、通信服务和旅游服务。移动购物成为第一选择。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消费者移动购物比例超过60%,首次超过电脑购物,2013年这个比例不到15%。2015年,移动购物比例最高的100个县,有95个在西部,3个在中部,其中西藏38个、陕西和四川各14个。农产品电商增长势头良好。2015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县域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65%。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贡献最大的五个县依次为:浙江海宁、福建安溪、江苏沭阳、陕西武功、福建武夷山县域电商服务持续发展。最近两三年,县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显著带动物流、网络营销、IT、运营、培训、视觉设计等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持续发展。2015年,县域发出和收到的包裹总量超过70亿件,再创历史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