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477912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企业文化调查问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文化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我们受贵公司委托,正在协助贵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向您征求宝贵意见。您的意见对我们目前的工作和贵公司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希望您能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回答该问卷时希望您:一、实事求是;二、独立判断。您的问卷在填写完毕后,我们将严格保密。谢谢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北京捷盟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组 年 月 日在填写问卷前,请您如实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谢谢。1、您所在部门:A、 B、 C、 D、 E、2、您的职务:A、 B、 C、 D、 E、3、您的职称: A、 B、 C、 D、 E、4、您的学历:A、中专/高中以下 B、大专 C、大本 D、

2、硕士 E、博士以上5、您的年龄: A、30岁以下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6、您的工龄: A、5年以下 B、510年 C、1020年 D、2030年 E、30年以上7、您进入公司的时间: A、不满1年 B、15年 C、510年 D、1020年 E、20年以上8、您在公司的月收入: A、1000元以下 B、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 E、4000元以上一该部分为单选,请您在每题后最能代表您的意见的一项备选答案下划“”。1、 文化管理已被认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请问您对企业文化有怎样的

3、了解?A、很了解 B、有些了解 C、听说过,但不知其为何物 D、从来没听说过2、 您如何评价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A、优良 B、一般 C、落后 D、不清楚3、 您对公司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了解吗?A、很了解 B、部分地了解 C、一无所知 D、 公司根本没有这些东西4、 您认为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等对员工的工作信心、工作热情、工作效率是否有积极作用?A、很有积极作用 B、有些积极作用 C、作用不明显 D、根本没作用二(需求层次)下面每个问题后的数字序列表示的是对该问题的肯定程度由弱到强,请您在您认为能代表您对该问题肯定程度的数字下划“”。5、 A、您认为物质生活对您来说有多重要?(生

4、理) (最不重要)1 2 3 4 5(最重要) B、眼下您在公司的收入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您对物质生活的需要? (完全不能满足)1 2 3 4 5(完全能满足)6、 A、您是否希望过一种稳定平安的生活?(安全)(不希望)1 2 3 4 5(极为希望)B、您认为眼下您的生活有多大保障? (没任何保障)1 2 3 4 5(完全有保障)7、 A、您觉得社交对您来说重要吗?(社交) (一点也不重要)1 2 3 4 5(极为重要)B、您觉得眼下您在公司中是否有足够的人际交往?(没有交往)1 2 3 4 5(交往非常充分)8、 A、您认为您在自尊心方面怎样?(尊重)(没有自尊心)1 2 3 4 5(自尊心极

5、强) B、您认为在现在的工作环境中您是否得到了尊重? (没有得到任何尊重)1 2 3 4 5(完全得到了尊重)9、 A、您是否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自我实现)(没有任何自我实现的愿望)1 2 3 4 5(极渴望实现自我)B、您认为在眼下的工作职位上您能否实现您的人生价值? (一点也不能实现)1 2 3 4 5(完全能实现) 三(经营、管理、制度理念、领导风格、行为习惯等)该部分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和回答题。问题后无提示的为单选题,题后有提示的请根据提示完成。10、据您了解,您认为公司在对外经营上是否自觉履行了对客户的各项承诺?(诚信理念)A、完全履行了 B、大部分履行了 C、少部分履行了 D、从

6、不履行 E、不清楚11、您认为公司是否把市场作为决定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最根本性依据?(主动性市场理念)A、完全依据市场 B、大多数情况下依据市场 C、少数情况下依据市场 D、完全不依据市场 E、不清楚12、您认为公司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是否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动性创新理念)A、全都有 B、中高层领导有,一般员工没有 C、只有高层领导有 D、上下全没有 E、不清楚13、如果公司缺乏创新意识,请您分析其原因。(可多选)(公司存在的问题)A、领导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B、公司缺乏激励创新的机制 C、公司信息闭塞,夜郎自大 D、公司员工素质太低 E、其它原因(请说明): 14、您认为公司及公司各部门

7、、各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是否能遵守国家的法规和行业的“行规”?(自觉性法律理念)A、完全遵守 B、大部分情况下遵守 C、少数情况下遵守 D、从不遵守 E、不清楚15、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两个方面。产品经营是指通过生产产品来赢利的经营活动,资本经营是指通过运用投资(并购)来赢利的经营活动。您认为我们公司是否做到了两种经营并重?(全方位经营理念)A、两种经营并重 B、只重视产品经营 C、只重视资本经营 D、两种经营都不重视 E、不清楚16、你认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是否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客户的利益即是否站在“双赢”立场上经营?(双赢理念)A、全都考虑到了 B、一般情况下考虑 C、一般

8、情况下不考虑 D、从不考虑 E、不清楚17、您认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是否从长远利益出发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理念)A、全都从长远利益出发 B、大部分情况下从长远利益出发 C、少部分情况下从长远利益出发 D、从不从长远利益出发 E、不清楚18、您认为公司在与同行竞争中是否依靠自身实力和合法策略而不是不择手段?(有效竞争理念)A、完全依靠自身实力和合法策略 B、大部分情况下如此 C、少部分情况下如此 D、完全是不择手段 E、不清楚19、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如市场状况、资源状况、政策法规、自然灾害等。您认为公司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如何?(快速应变理念)A、很强 B、

9、一般 、C较弱 D、毫无应变能力 E、不清楚20、如果公司对外应变能力不强,请您分析一下其原因。(可多选)(公司存在问题)A、上层领导缺乏应变思想 B、公司体制僵化 C、公司领导和管理者观念陈旧、墨守成规 D、公司员工无工作热情,效率低下 E、其它原因: 21、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一种“忧患意识”或“危机感”。您认为公司员工是否有这种意识?(反危机理念)A、上下都有 B、中上层领导有,一般员工没有 C、只有上层领导有 D、上下都没有 E、不清楚22、您认为公司在竞争中是否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比较优势理念)A、充分发挥了 B、较好发挥了 C、发挥得不好 D

10、、一点也没有发挥 E、不清楚23、您认为公司有无大胆开拓精神?如勇创名牌、努力扩大经营范围、大胆向国际市场进军等。(开放性拓展理念)A、有足够的开拓精神 B、有一定的开拓精神 C、有一点开拓精神 D、没有开拓精神 E、不清楚24、企业要激励员工为公司作出贡献,就要首先让员工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力和利益。您认为公司在处理员工的权、责、利的关系上是否对称?(权、责、利的对称性问题) A、完全对称 B、基本对称 C、不够对称 D、完全不对称 E、不清楚25、企业的整体利益取决于企业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各项优势和各部门职能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这个角度讲,您认为公司的整体效率如何?

11、(高效效率管理理念)A、很高 B、较高 C、一般 D、很底 E、不清楚26、如果公司的整体效率不理想,请您分析其原因。(可多选)(公司存在问题)A、公司缺乏合理的战略目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B、公司各部门责权不明,整个管理混乱C、公司不珍惜人才,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D、员工整体素质太低E、其它原因: 27、一个好的企业与它的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表现在双方在利益上共享,在风险上共担,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您认为公司是否做到了与员工在利益上共享,在风险上同担?(共享共担性管理)A、完全做到了 B、大多数情况下做到了 C、少数情况下做到了 D、做不到 E、不清楚28、一个好的企业

12、不仅依靠奖惩机制激励员工,通常还注意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您认为公司在培养员工的自觉性方面做得如何?(制度管理与自觉性培养问题)A、很重视 B、 比较重视 C、不够重视 D、 完全不重视 E、不如果29、如果公司有紧急任务需要加班,您是否自觉留下来?(29-31: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员工的素质、管理方式等问题)A、是 B、否30、如果您自觉留下来,您是出于什么考虑?A、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B、加班有加班费,只要有钱,什么时候干都行C、别人留下来,我也跟着留下来D、如果不留下来,担心领导找麻烦E、其它原因: 31、如果您不愿意留下来,原因会是(可多选):A、公司不拿我当人,我也不拿公司当家B、没有加班费,我不会白干C、别人不留下,我也不留下D、我只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工作,工作时间外我应该是自由的E、其它原因: 32、在现代企业管理上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不只是把员工当作实现企业利益的手段,而且也把员工当作实现企业利益的目的,因此在管理上注意尊重员工的权利、人格、意愿等。您认为公司在管理上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32-34:人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