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7585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和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几何光学一、光的反射定律:1、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围绕入射点将平面镜偏转a角度,法线也偏转a角度,反射光线偏转2a角度。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对称二、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1、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2、折射率n:光从真空射入介质中时,入射角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中速度之比

2、。3、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空气近似等于1 折射率说明了介质的折光本领,也表示对光传播的阻碍本领。注意:在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几何光学中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三、全反射,临界角1、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是相对的。2、定义: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光线全部消失,只剩反射光线的现象。全反射光线不是折射光线。3、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C 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sinC1/n4、光导纤维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四、棱镜:横截面是三角形或梯形。1、三

3、棱镜能使射向侧面的光线向底面偏折,一样条件下,n越大,光线偏折越多。并将白色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光的色散)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小,介质中的红光光速大;棱镜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介质中的蓝光光速小。(1)三棱镜折射规律: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2)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偏得最很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临界角C=42度。如右图。3、作用:三棱镜:向底边偏折光线,色散。平行玻璃砖:平移光线全反射棱镜、平面镜,改变光路方向,不改变聚散性质。波动光学一、光的干预现象,双缝干预

4、,薄膜干预 1、光的干预:频率一样的两列波叠加后,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隔开。 加强条件: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 减弱条件: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双缝干预: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 路程差n;暗条纹位置: 路程差(2n+1)/2n0,1,2,3,、; 路程差(光程差);:光的波长;/2:光的半波长; 双缝干预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是相邻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d是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双缝与屏间的距离薄膜干预:是由膜的前外表与后外表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形成。在厚度为的地方会出现暗条纹;在厚度的地方会出现明条纹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

5、d/4利用薄膜干预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二、光的衍射 1、 光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2、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缝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比波长小。 d如单缝衍射、圆孔衍射、泊松亮斑圆屏衍射注意条纹特点3、光的干预与衍射比照:光的干预光的衍射图形公式条件两列光波频率相等缝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比波长小条纹原因两列光波的空间叠加缝上不同位置的光在空间的叠加薄膜干预:光照射薄膜上被前后两面反射形成相干光。薄膜不均匀

6、时出现明暗条纹,薄膜劈楔形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线形等距条纹。牛顿环空气劈原理光照射到与空气接触的两个玻璃外表上,反射形成相干光图条纹公式光的直线性是光波动的一个近似。三、光的电磁说: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与波速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由发生区域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2、 电磁场:变化的电场与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别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电场与磁场只是这个统一的

7、电磁场的两种具体表现。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3、电磁波: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从产生的区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4、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与波速:5、电磁波的应用:播送、电视、雷达、无线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具体应用。6、光波是电磁波的某一局部。7、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是横波。8、公式:v=/T=f = c/n 光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周期不变,波长、波速改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70nm750nm 频率范围:81014Hz41014Hz9、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麦

8、克斯韦。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波长范围102m-1010m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产生原理LC回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运动原子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原子核受到激发产生方法LC振荡电路一切物质固液气体点燃、气体高压激发高温物体高速电子轰击固体天然放射性物质应用无线电遥控、遥感、加热、理疗照相、摄像、加热感光、消毒、化疗探测、透视工业探伤、医用放疗着重记忆: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与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种 类 产 生 主要性质 应用举例 红外线 一切物体都能发出 热效应 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 一切高温

9、物体能发出 化学效应 荧光、杀菌、合成V D2 X射线 高速电子射到固体外表 穿透能力强 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四、偏振:1、横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的波。2、偏振:只在某一方向上振动向前传播的波。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3、自然光:沿着各个方向振动且强度一样的光波。 偏振光:沿着单个方向振动向前传播的光波。4、自然光经偏振片起偏后形成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一种横波。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近代物理知识一、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爱因斯坦):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分一分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

10、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成正比 即一个光子的能量Eh 10-34J.s, :光的频率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逸出功: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表示动能最大的光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为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极限频率不同)3、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如果入射光的频率比极限频率低,那么无论光多么强,照射时间多么长,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比极限频率高,即使光不强,也会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有瞬时性。4、记忆光电效应的4条规律:1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时间不超过109s.2任何金属都有一个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照射光

11、频率,叫做极限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4饱与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得出结论: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否,与光的强弱无关,与照射时间 的长短无关,与光的频率、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关。 5、光电效应中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二、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波是概率波1、最初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都是错误的2、 光是电磁波,光是横波,光具有粒子性,光波是概率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波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可以

12、用波动规律来描述。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三、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1、 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物体运动的动量,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2、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如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四、不确定关系 本关系说明,在微观物理学中,位置与动量不能同时确定五、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相干性好 如光电通信就是激光与光导纤维相结合的产物;全息照相平行度好 如准确测距 亮度高 如激光武器、切割、焊接原子物理一、原子构造1、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由几局部组成实验的结果:粒子散射卢瑟福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核式构造模型核式构造的缺乏:认为原子寿命的极短 认为原子发射的光谱应该是连续的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进展粒子散射实验的奉献:估算出原子核直径约为:;由此建立原子核式构造2、玻尔的原子模型电子轨道量子化原子能量量子化基态、激发态、定态?原子能量指什么?能级?能级图?电离?跃迁: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