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47540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是他们让低碳深入人心经历 4 个月专家和公众的推荐,低碳时代十大人物昨日最 终产生。他们是吕学都、石定寰、聂梅生、陈利浩、冯永峰、宋有 洲、张宜均、黄鸣、刘兴山、黄小山。在昨日举行的低碳时代人物致敬盛典上 ,这 10 位来自社 会各个领域的低碳时代人物接受南方都市报和现场所有听 众的特别致敬,并分享了他们的感悟。吕学都中国CDM第一人职务: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与碳市场顾问简介:自 1991 年起,吕学都就开始主管气候变化的科学 研究计划、政策及国际谈判。5 年后,他成为中国气候变化谈 判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吕学都的另一个身份是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副主

2、 席,被称为中国 CDM 第一人,全国清洁发展机制推动者。今年 7 月 11 日,吕学都赴马尼拉出任亚行气候变化与碳市场顾问 他将在一个更高的国际平台开展气候变化政策 ,尤其是 碳交易政策方面的工作。致敬辞:新时代的“卖碳翁”。他从理论到实务,从国内 到国际,虽数变其身,却总是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的 建设,让中国低碳学越来越丰满扎实。感言: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个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深入人 心,这项工作终于结出硕果了。我在科学技术部工作了快 20 年后到亚洲开发银行,是因为有更大更高的平台来推进亚洲 的低碳发展。我可以把中国的更多的经验带到国际舞台上去 加强中国和国际机构在这个方面的合作。石定寰见

3、证新能源 30 年发展职务: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简介 :作为科技和能源界的知名专家 ,石定寰在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享有很高威望 ,在相关战略、政策研究方 面具有很深造诣。身为决策者 , 他在政策制定上有大局分 寸,30 年来,中国的能源政策既顺应国际的发展潮流,又坚持 了中国自身的立场。身在技术核心 ,他运用个人和协会的力 量大力发展中国的新能源 ,使得新能源技术已成为中国“低 碳”发展的第一张名片。致敬辞:拥抱绿色能源的春天 ,石定寰已经为此努力了 30 年。他为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实施细则、扶持政策千呼 万唤,死不甘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搬去可再生能源发展的 一个个绊脚石。

4、感言:面对技术壁垒,我们必须加强低碳技术领域的国 际合作。发达国家应当将先进的低碳技术转移到更多的国家 让更多的人能够应用先进技术促进环保事业。中国应当承担 自己的责任 ,开发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为全球 低碳技术的进步作出贡献。聂梅生着力推广绿色低碳建筑职务: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会长简介 :作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的聂梅生 ,始终 着力于倡导和推广绿色低碳建筑 ,督促房地产业履行“减 碳”责任,积极推动“碳信用”在中国的发展。聂梅生的地 产商会做出的探索与实践 ,使得地产业的节能减碳向规范 化、体制化迈进。致敬辞:人类的世界是由建筑构成的。由此,人类很容易 就把碳排的账,

5、算到了建筑身上。房地产界当然不甘成为众 矢之的,于是,朝绿色转型,低碳转型,是最聪明的选择。聂梅 生一直为此鼓与呼,不放弃一个机会。感言:希望今后南都能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论坛 和人物评选,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行为、低碳生活进一 步发展。作为致敬人物 ,我今后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低碳事 业建言献策。陈利浩“一号提案”的幕后推手职务: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简介:今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的提案关于推 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 认同,被列为本届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推动低碳经济 和低碳生活 ,九三学社从三年前就开始有所行动了 ,而这一 连串的行动,都与

6、陈利浩有关 ,外界称他是“九三学社低碳 第一人”。致敬辞 :身在其外又能够深陷其中 ,这是为人为事的最 高境界。一家软件公司的创始人 ,成了一位“低碳狂人”。 陈利浩 ,第一个提出了低碳经济提案 ,成了珠海甚至广东低 碳经济的播种机 ,头顶蓝天白云,脚踏自行车,真心实意,身 体力行。感言:这次盛会本身充分说明了在我们国家社会转型过 程中,具有良知的媒体,作为社会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 ,他们 的地位和作用。我要向他们致敬(鞠躬)。作为九三学社的成 员,我只是认真、执着,比较早地起草了一号提案。冯永峰先锋媒体人为低碳鼓与呼职务:光明日报记者简介 :2006 年底,冯永峰依托各地民间环保组织创办 “自

7、然大学”。2009 年,“自然大学”加入了新成立的民间 非营利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在建立致力于推动环保 低碳事业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同时 ,冯永峰还自费出版了 拯救云南等号召公众关注环保低碳事业的书籍。致敬辞 :他发现了作为一个公民的真正价值 ,他不仅仅 自己要成为公民环保专家 ,而且要拉动更多的人 ,成为公民 低碳专家。感言:我们这个 NGO 的目标,就是调动起所有公民的积 极性参与环保,参与低碳事业,我们希望若干年后 ,如果全社 会都动员起来了 ,也许我们就不需要这样的低碳论坛 ,那个 时候我们才算真正迎来了低碳时代。宋有洲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职务: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

8、简介:小学没毕业却拥有 120 多项专利,风靡全球的礼 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均出自他之手。今年 , 他的零碳排放立体公交车已通过评审,明年试行。这项发明, 每年减少碳排放将以百万吨计算。致敬辞:低碳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门外汉”会迅速成 为领军人物,不相关者会因为关注而成为低碳先锋。立体快 巴的创意很惊艳,让人颤抖,引人震撼,闻说此事者个个发出 惊叫声。虽然尚未真正践行 ,但光是这蓝图所带来的爆炸效 果,也足以让人们为之敬仰。宋有洲,是中国人在低碳时代创 新思维的象征。感言 :要说发明“立体快巴”的创意 ,首先我的公司是 研究低碳环保方面的,比如自行车和停车等。我在出行的时 候老是堵

9、车 ,堵车一个是空气污染很严重 ,另外也考虑到低 碳问题,于是就考虑到能不能把空间利用起来解决问题。这 个发明已经申请国际专利。张宜均推动首个低碳总部基地职务:鸿隆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及执行董事,鸿隆 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简介:鸿隆控股集团借深圳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 的契机,宣布中国第一个低碳总部基地深圳国际低碳总 部基地将落户深圳 ,这项创举背后的积极推动者正是张宜 均。张宜均作为项目承办方鸿隆控股的主要代表 ,为项目确 立目标定位,即建设具有低碳理念、低碳目标和低碳实践行 动的企业集聚地。这样全面深入的低碳项目目标定位在国内 实属罕见。致敬辞:因为张宜均,中国有了首个低碳总部基地

10、,出现 了低碳公务服务平台,所有入驻企业能够获得碳测算、碳减 排、碳中和、碳认证、碳交易等一站式服务。他站在“低碳 地产”发展的最前沿。感言:其实我压根没想到能获奖。当时的想法只是想尽 点企业的责任,没想到建好后居然获得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 持。黄鸣被能源界誉为“太阳王”职务: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简介:黄鸣有着“中国太阳能产业教父”之称 ,被国际 能源界誉为Solar-king(太阳王),拥有50余项国家专利。作 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联合56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能源议 案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进程。他领导皇明集团 倾力打造“21.5 世纪绿色城市模板”中国太阳谷,为实 现低排

11、放、自然、和谐生态城市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太阳谷 是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举办地,主会场一一日月坛微排 大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太阳能建筑。致敬辞:低碳对企业界来说, 不仅仅是责任, 更是机会。 “太阳能产业教父”黄鸣抓住公益营销的机会 , 实现太阳能 与建筑的结合, 低碳与光热并进。他甚至因为太阳能有些疯 狂, 这不仅仅是出于责任, 也是自救。感言:感谢网民给予我的评价。我上个月在“世界太阳 大会”上提出“微排地球战略”,“微量排放”除包括碳排 放外 , 还包括二氧化氮和粉尘等其他对地球有害气体排放 ,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太阳谷”将成为绿色模板 , 欢迎大家来 太阳谷。刘兴山让农民住进太阳能房职

12、务:辽宁阜新市农民简介 :只有高中文凭的刘兴山 , 研制成功可控制双排禽 畜舍、可控温组合式校舍、“八位一体”生态家园及多功能 组合式太阳能温室、住房,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 并利用多 功能组合式太阳房技术,在阜新地区 20 个乡镇陆续建起 30 栋太阳能房。致敬辞:很少有人为农民着想,但总有农民为自己着想。 农民刘兴山通过自己的太阳能房技术 ,解放了自己的农民兄 弟,让他们告别烟熏火燎,洗上热水澡、用地热取暖。低碳让 生活更美好。感言:我本身是个农民,我现在有四个发明是关于减碳, 下个发明将是低碳经济方面的 ,我希望让农民实现全部零排 放。论坛让农民明白低碳是什么。我希望报社成立农民低碳 专

13、栏。黄小山民间低碳英雄“驴屎蛋”职务:富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简介:去年 7 月,北京计划在别墅区附近的阿苏卫地区 建垃圾焚烧场。黄小山联合 800 多户业主集体反对,使焚烧 厂未能如期开工 ,黄小山在网上一夜成名 ,有人送其“驴屎 蛋”的称号。今年2 月,黄小山受邀北京市政管委,作为唯一 市民代表随市政管委代表团前往日本、澳门地区考察。致敬辞:因为是律师,他给自己取了个谐音式网名“驴 屎蛋儿”。这个名字在两年之内迅速被网民评为明星。仅仅 是因为他觉得生活很可能遭遇垃圾污染的伤害时 ,成了民间 反对团体的忠实参与者。他及其朋友们发现 ,个人参与环境 保护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与任何专家对话;只 要你愿意,随时可以成为民间低碳英雄。感言:我坚信,如果我们政府和百姓站在一个共同的利 益上,在一个理智的层面上去辩论、交流,我们一定能探索出 符合中国国情的真正科学的、低碳的、正确的解决“垃圾围 城”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