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4753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标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SL 46-94 主编单位:长江洲坝工程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水利部1 总则 2 一般规定 3 造孔 4 锚束制作与安放 5 拉 6 防护 7 试验与观测 8 质量与安全 9 验收 附录A 预应力锚固拉设备性能 附录B 预应力锚固施工现场记录表 附录C 名词术语 附加说明中华人民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SL4694的通知水建199494号 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施工的需要,我部委托洲坝工程局为主编单位,负责组织编制了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经审查,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国水利行业标准,其编号为SL4694,自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各单位在执行中应注意总

2、结经验,发现问题请与时函告水利部建设司和主编单位。本规由水利部建设司负责解释,水利电力。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1 总 则101 本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边坡、地下洞室的岩体与水工混凝土的预应力锚固施工。102 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工前,必须作好设计交底,编制施工措施计划,进行技术培训。103 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04 预应力锚固应结合工程实际,创新,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均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验论证和技术鉴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2 一 般 规 定201 根据设计要求所选用的预应力钢材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 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

3、钢绞线GB5224; 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202 凡选用非国家标准的预应力材料应具有充分论证与相应的技术鉴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对国外进口的标准预应力钢材,可按产品质量证书、标牌与说明书、进口协议文件等足以证明其质量标准的文件代替技术鉴定。203 预应力钢材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书与标牌。使用前必须经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04 预应力钢材应入库、架空储存,不得露天堆放。储存仓库除应符合一般金属材料仓库要求外,还应增设防潮、防腐蚀设施。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预应力钢材不得与硫化物、氯化物、氟化物、亚硫酸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直接接触或同库储存。205 预应力锚束直接接触

4、的浆材所用水泥,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技术要求。水泥的运输、储存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SDJ207的要求。206 预应力锚固施工所用水泥浆材,如需掺用外加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002,并不得产生气泡,或降低浆材的pH值。207 预应力锚固施工用的水、砂、石子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SDJ2O7的规定。208 预应力锚束永久性防护涂层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1)对预应力钢材具有防腐蚀作用; (2)与预应力钢材具有牢固的粘结性,且无有害反应; (3)能与预应力钢材同步变形,在高应力状态下不脱壳、不脆裂; (4)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强碱条件下不降低其耐久

5、性; (5)便于施工操作。209 预应力锚束的隔离架与绑扎丝均不得使用有色金属材料的镀层或涂层。2010 永久性防护所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套管,均应具有可靠的防潮性能,套管壁厚应能承受锚束施工中难以避免的外力冲击。钢管镀层不得采用有色金属,塑料套管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与耐久性。 套管长期在碱性环境中,不得变软、变硬,或分解出可能引起锈蚀的有害成分。2011 钻孔、灌浆、拉、机械设备与锚夹具的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条件。拉设备技术性能指标与选型配套见附录A。2012 机械式锚固段宜选用金刚石钻头钻孔。2013 锚夹具的强度、精度与材质硬度匹配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厂家应提供产品证书与进场检验所必需的技术

6、参数。2014 锚夹具的运输、储存、防护条件应与预应力钢材相同。3 造 孔31 钻孔311 预应力锚孔的钻孔作业中,对本规未作规定的事项,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SL6294的有关规定。312 钻孔的孔深、孔径均不得小于设计值,钻孔的倾角、方位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值如下: (l)有效孔深的超深不得大于20cm; (2)机械式锚固段的超径不得大于孔径的3,最大不得大于5mm; (3)孔斜误差不得大于3;凡有特殊要求时其孔斜误差不宜大于08; (4)孔口坐标误差不得大于10cm。313 当孔位受建筑物或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施工时,应会同设计人员拟定新孔位。314 严格校验开孔时钻具的

7、倾角与方位角,不得对设计的倾角作任何修改。315 钻孔过程中,应加强钻具的导向作用;与时检测孔斜误差,并视钻孔需要,合理采用纠偏措施。316 钻孔应穿过滑裂面,锚固段应设在较新鲜的岩层中。施工中发现与上述要求不符时,应会同设计商定修正。32 留孔321 新浇混凝土结构的锚孔宜采用预留孔。预留孔的方式,可按现场条件选用埋管法或拨管法。322 埋管的管模必须架立牢靠,并加妥善保护。施工中应严防碰撞、折损,如发现有位移、损伤,应与时校正,待修复合格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323 拔管时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324 拔管的管模支撑与固定措施均不得妨碍拔管操作。325 埋管与拔管的管模敷设均应防止接头处发

8、生折线或错动,并妥善保护接头,防止漏浆。326 预留成孔后,必须进行通畅孔道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应与时处理。 通孔检查后应作好孔口保护,防止异物、污水进入孔道。327 预埋管模与支架的安装精度应参照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与验收规SLJ201、DLJ201有关规定执行。33 锚孔围岩灌浆331 预应力锚孔围岩灌浆应按设计要求执行。332 锚孔围岩灌浆应分段进行,段长不宜大于8m,施工要求应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SL6294固结灌浆有关规定执行。333 锚孔围岩灌浆不宜简单重复,若效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研究其他补救措施。334 锚孔围岩灌浆应采用单钻单灌,如发现严重串孔,应会同设计

9、人员采取有效补救措施。335 扫孔作业宜在灌浆后l3d进行,扫孔不得破坏缝充填的水泥结石;扫孔后应清洗干净,孔不得残留废渣、岩芯。34 孔口承压垫座341 锚孔孔口必须设有平整、牢固的承压垫座。342 承压垫座的几何尺寸、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压面与锚孔轴线应保持垂直,其误差不得大于0.5;垫座孔道中心钱应与锚孔轴线重合。343 承压钢垫板底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必须充填密实,安装牢固。4 锚 束 制 作 与 安 放41 锚束制作411 不同类型的锚束应按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应填写班报与质检记录。412 锚束制作宜在加工车间或厂棚进行。413 预应力钢材的下料长度,应

10、满足锚束结构设计与工艺操作要求。414 采用两端镦头型的镦头锚,锚束下料长度误差应不大于下料长度的1500O,且不得超过5mm。下料时必须采用机械切割机切割,严禁采用电弧切割。415 除镦头锚外,其他类型锚头的锚束下料长度与切割方法,可按施工要求选定。416 锚束制作所采用的隔离架、支撑环装置与绑扎方式均不得妨碍拉与灌浆的施工操作,并应预留灌浆、排气管道。417 预应力钢材编束应排列平顺,绑扎牢固。418 镦头作业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镦头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编束。419 锚束制作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验,并签发合格证。 应按锚孔编号挂牌堆放成品锚束,并注明完成日期。无合格证与孔号牌的锚束不得

11、出厂。4110 锚束应堆放在干燥、通风的支架上,并分层平铺,不得叠压。支架支点间距不宜大于2m。42 锚束运输与安放421 锚束的运输与吊装应因地制宜拟定方案。422 锚束的运输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l)水平运输中,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2m,转弯半径不宜过小,以不改变锚束结构为限; (2)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应能在锚束入孔前快速、安全脱钩; (3)运输、吊装过程中,应细心操作,不得损伤锚束与其防护涂层; (4)由车辆串联的水平运输车队,应另设直承受力的连接杆件,锚束不得直承受力。423 锚束入孔前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吊装安放。 (l)锚孔与孔口周围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12、(2)锚束的孔号牌与锚孔孔号必须相同,并应核对孔深与锚束长度; (3)锚束应无明显弯曲、扭转现象; (4)锚束防护涂层无损伤,凡有损伤必须修复; (5)锚束中的进浆、排气管道必须畅通,阻塞器必须完好; (6)承压垫座不得损坏、变形。424 胶结式锚固段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向下倾斜的锚孔,当孔无积水,并能在30min完成放束时,可采用先填浆后放锚束的施工方法;当孔积水很难排尽时,可采用先放锚束后填浆的施工方法,放束后应与时填浆。 (2)水平孔与仰孔安放锚束时,必须设置阻塞器,并采用先放束后灌浆的施工方法;阻塞器不得发生滑移、漏浆现象。425 机械式锚固段的锚束安放前,应检测孔径与锚具

13、外径匹配程度。放束时锚束应顺直、均匀用力。锚束就位后应先抽动活结,使外夹片弹开,嵌紧孔壁。426 镦头锚对穿锚束安放时,必须对锚具螺纹妥善保护,严防损伤;拉端孔口应增设防护罩,固定端活动锚具外螺纹应衔接完好。427 分束拉的锚束,吊装时应确保锚束平顺,全束不得扭曲,各分束不得相互交叉。钢绞线端部应绑扎牢固。锚束或测力装置应紧贴孔口垫板。5 拉51 拉准备511 拉设备必须配套标定,并绘制压力表读数拉力关系曲线,以指导现场拉作业。512 施工量测用的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配套标定拉设备用的测力装置与压力试验机,其误差不得大于2。 压力表常用读数不宜超过表盘刻度的75。513 预应力锚固用的拉

14、机具、设备和仪表,应由专人保管、使用,并定期维护和标定。 未经标定或标定不合格的拉设备不得使用。514 拉设备的标定间隔期不宜超过六个月;经拆卸检修的拉设备或经受强烈撞击的压力表,都必须重新标定。515 胶结式锚固段、承压垫座混凝土、混凝土柱状锚头等承载强度末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进行拉。52 拉521 设计拉力、超拉力、超拉持荷稳压时间与超载安装力均应与设计要求相符。522 采用超拉施工时,必须通过超拉持荷稳压后,才能卸荷到设计拉力。 最大超拉力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75。523 凡具备补偿拉条件者,宜在部分预应力损失完成后,进行补偿拉。凡不具备补偿拉条件者,宜改用超载安装。524 采用应力控制与抻长值校核操作方法,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