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47527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教电XXXX10号关于组织如东县XXXX年初中教师教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如东县教育局文件东教电201010号 关于组织如东县2010年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的通知各镇教办、各完中、各县直初中:为及时总结和交流我县教育技术应用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广大初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南通市教育局关于举办2010年南通市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的通知(通教电20108号)文件精神,决定组织如东县2010年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内容初中数学、英语和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容量均为1课时。数学学科的教学环境为多媒体(建议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英语学科的教学环境为网络,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教学课题在八年

2、级上册中任选。语文学科的教学环境不限,教学课题在七、八年级中任选。二、竞赛项目1.数学和英语学科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软件、教学实践、阐述与随笔四项,具体要求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评价量表(附件1)。教学设计和教学软件建议由参赛选手独立制作,也可与其他人员合作,要具有较强的原创性。英语学科教学软件的形式为专题学习网站,具体技术要求如下:(1)以静态网站或ASP动态网站为主,数据库提供Access支持,整个网站系统安装后应能独立运行(有特殊要求的,需要提前联系)。(2)主页定名为Default.htm(asp)或Index.htm(asp)。(3)网站应保证不带病毒。(4)提供使用说明一份,注

3、明网站安装、运行的软硬件要求。2.语文学科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软件、说课PPT和现场说课四项,具体要求见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及成果评比要求(附件2)。三、评比办法1.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数学、英语学科初赛项目为教学设计、教学软件、阐述与随笔,决赛项目为教学实践。语文学科初赛项目为教学设计、教学软件、说课PPT,决赛项目为现场说课。2.我局将组织评委对选手提交的初赛材料进行评审,按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选手(不超过6个)参加决赛。决赛选手名单将于9月21日晚在如东教育网上公布,参赛顺序在报到时抽签确定。3.本次比赛按学科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数学和英语学科各推荐1名教师、语文学科推荐2名教师参

4、加南通市比赛。四、决赛时间及地点时间:数学9月23日,英语9月24日,语文9月25日,报到时间均为上午8点。地点:另行通知。五、报名要求1.各镇、各完中、各县直初中每个学科各选拔推荐1人参加全县比赛(掘港镇、实验中学每学科可增加1人),英语学科参赛教师原则上为英语专业毕业。2.参赛选手要递交如东县2010年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报名表(附件3)并报送初赛材料光盘。数学和英语学科光盘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软件、阐述与随笔及报名表,语文学科光盘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软件、说课PPT及报名表。3.材料报送截止时间:9月20日上午下班前,报送地点:县教育局电教中心(教育局主楼四楼),联系人:孙进

5、,联系电话:13962777655。附件: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评价量表2.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及成果评比要求 3.如东县2010年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报名表二一年九月八日主题词:教师 教育技术 竞赛 通知 如东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9月8日印发共印20份3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附件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评价量表评价维度标准1标准2标准3教学设计(35分)教学设计(35分)续课题概述(2分)优秀(2分)良好(1.5分)一般(1分)A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准确的说明B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清晰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陈述不力,繁琐教学

6、思想(4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A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B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C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学习目标分析(4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A准确表现学习课题B与课程学习目标一致,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C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D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E目标阐述清晰、具体,可评价F以学生为对象来书写教学目标A与学习课题相关B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C能体现学

7、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D目标阐述比较清晰、具体目标空洞,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学习者特征分析(4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A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B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C对相关教学内容和目标学习者体验的积累,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列出学生的部分特征信息信息或表述不清晰或缺少许多教学过程(13分)优秀(11-13分)良好(8-10分)一般(5-7分)A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B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

8、的目标说明D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E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A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B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C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性较强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不能有效实现总目标,形式单一,任务描述和对师生、支持的要求不清楚,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学评价(4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A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B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C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未提供教学评价,或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当学习环境

9、和支持说明(2分)优秀(2分)良好(1.5分)一般(1分)能清晰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能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境陈述不力,繁琐教学设计文本(2分)优秀(2分)良好(1.5分)一般(1分)格式规范格式基本规范格式不规范教学实践(35分)教学实践(35分)续对课堂教学的把握(14分)优秀(12-14分)良好(8-11分)一般(4-7分)A教学内容适当,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手段合理,展现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功能,能有效实现学习目标B课堂教学进展调控得当,通过一定的方式与途径引导学生投入到有效的学习和探究之中。教学进

10、程能够根据课堂和学生实际及时做出有效调整,调整方式合理、调整效果良好C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节奏分明,师生、生生之间和人与教学技术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活动,产生积极的效果A教学内容适当,教学环节比较清晰,教学手段合理,展现整合功能,基本实现学习目标B注意了课堂教学进展的调控,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有提高。教学进程能够根据课堂和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出局部调整C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节奏比较分明,师生、生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A教学内容适当,教学环节欠完整,有一定的教学手段B注意了课堂教学进展的调控,教学进程的调整方式和效果不佳C有一定的课堂气氛,教学节奏不够分明教学状况和效果(17分)优秀(14-1

11、7分)良好(10-13分)一般(6-9分)A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保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大部分时间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B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能有效支持教与学的进程,支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互动方式的有效转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或动脑建构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其表达的能力C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交互,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基本实现不同的学生都有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能够及时收集有效信息,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形成评价D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自评和同伴互评方法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学生的心理

12、特点采取竞争、评比的方式隐性地将课堂评估延伸到课外A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学生有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部分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保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部分的时间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有较强的学习兴趣B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支持教与学的进程,支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互动方式的有效转变,注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动手或动脑建构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其表达的能力C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注意及时收集有效信息,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形成评价A教学的情感氛围不够浓,情感体验积极的学生不够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B在课程与资源等处运用了信息技术,

13、支持教与学的进程不够,产生教学效果不佳C能够通过一些的方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及时收集有效信息,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对学生进行形成评价不够媒体技术的应用(4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2分)A恰当地处理传统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关系,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组合,它们之间联接自然流畅,产生较好的效果B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其恰当地作为资源环境、交流环境、知识表达与知识加工工具或是情景创设工具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A注意到处理传统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关系B发挥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注意了将其应用于教学A处理传统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关系不当B展现发挥信息

14、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不够教学软件(15分)资源内容(12分)优秀(10-12分)良好(7-9分)一般(4-6分)A针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B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C能支持学生的探究(资源以多媒体、超链接方式,工具便于学生自主操作)D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E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没有不当的表现手段F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G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点,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相关资源(提供网址链接和参考书目)和泛在资源H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处A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B表现形式基本合理,简洁明了C与主题相关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