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1 湘教版选修6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47514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1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1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1 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1 湘教版选修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3.2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基础训练】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 1 3题。1、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寒潮 酸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A、 B、 C、 D、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森林覆盖率高 地形 降水充沛 纬度位置A、 B、 C、 D、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回答46题。4、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

2、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5、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求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6、“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据此回答78题。7、华北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跨流域调水 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

3、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 B、 C、 D、8、下列不属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潜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 D、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9. 目前,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存在的

4、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3)图中D地区出现酸雨的原因是 ;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10.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试分析南方地区乙类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4)防治甲类环境问题可采取那些措施? 参考答案1、B 2、 B 3、 B 4、 B 5、D 6、B 7、 A 8、C9.(1)水土流失(或生态破坏) 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2)B地区:气候干早,风力作用强劲。 C地区: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勤破坏。(3)工业排放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10、(1)A(2)C(3)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有色金属冶炼排放的酸性气体多(4)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制定保护植被的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