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47058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平台梁格体系设计一、设计资料1 结构型式一工作平台尺寸为15m12m,次梁跨度为6 米,次梁间距2.5 米,预制钢筋混凝土铺板焊于次梁上翼缘平台永久荷载( 不包括2 2 次梁自重 ) 为 8.5KNm,荷载分项系数为 1.2 ,活荷载为 20KNm,荷载分项系数为 l.4 主梁跨度为 15 米。(若考虑次梁叠接在主梁上,其支承长度 , )。2 材料钢材: Q235焊条: E43,手工电焊,普通方法检查;3 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设计内容1 结构布置要求拟出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并扼要说明选型的理由与根据,按比例绘出结构布置简图。(1) 梁格的型式(2) 主梁型式(

2、3) 次梁型式及数目(4) 梁格的连接形式2 次梁设计(1) 次梁的荷载和内力计算(2) 次梁截面选择(3)次梁截面验算 ( 包括强度、稳定,局部承压及刚度验算)3 主梁设计(1) 主梁的设计荷载和内力(2) 主梁截面设计及验算(3) 主梁截面改变及验算(4) 主梁翼缘焊缝设计(5) 腹板加劲肋设计三、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一)结构布置(二)次梁设计:设计数据:1、次梁的荷载及内力均布荷载设计值:最大弯矩:2、初选截面选用 50,3、强度验算:( 1)正应力验算:次梁自重弯矩:,( 2)剪应力验算:支座剪力:( 3)次梁承受均布荷载作用, 其上翼缘没有局部集中荷载作用, 可不验算局部压应力,但考

3、虑次梁叠接在主梁上,应验算支座处腹板局部压应力。支座反力:,设支承长度:支承面至腹板边缘的垂直距离:局部承压强度:4 、整体稳定性验算:由于次梁受压翼缘与刚性面板焊接 (钢筋混凝土铺板焊于上翼缘) ,能保证其整体稳定性,按规范要求,可不验算整体稳定性。5、局部稳定性:由于次梁采用型钢梁,可不验算其局部稳定性。6、刚度验算:刚度验算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三)主梁设计(1)、主梁荷载及内力: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假设主梁自重为,加劲肋等的附加重量构造系数为1.1 ,荷载分项系数为1.2 ,则自重荷载的设计值为。跨中最大弯矩:支座最大剪力:( 2)、截面设计及验算:1、截

4、面选择:考虑主梁跨度较大,翼缘板厚度在1640mm范围内选用,需要的净截面抵抗矩为:由公式()计算梁的经济高度为:因此取梁腹板高由公式()计算腹板抗剪所需的厚度:由公式()得:取腹板厚为:,腹板采用 1750 14 的钢板。需要的净截面惯性矩:腹板惯性矩为:所需翼缘板的面积:取 b 500mm, t 22mm,梁高。在之间。2、梁截面特性计算:3、截面验算:( 1)受弯强度验算:梁自重:(2)剪应力、刚度不需验算,因选择梁高及腹板厚度时已得到满足。(3)整体稳定性验算:因次梁与刚性铺板连接,主梁的侧向支承点间距等于次梁的间距,即,则有,故不需验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4)主梁截面改变及验算:1、

5、截面改变:为节约钢材,在距支座处开始改变翼缘的宽度,所需翼缘的宽度由截面改变处的抗弯强度确定,截面改变点的弯矩和剪力为:需要:则,取改变后的翼缘宽度为20cm 2、截面改变处折算应力验算:(4)主梁翼缘焊缝设计支座最大剪力:则需要的焊缝厚度为:按构造要求:,选取翼缘焊缝的焊脚尺寸。(5 )腹板加劲肋设计:根据腹板的局部稳定性要求,因,按规范要求, 应设置横向加劲肋, 而不需设置纵向加劲肋。 首先,按构造要求, 在每根次梁下面和支座处设置加劲肋,即取加劲肋的间a 2.5m ,将半跨范围内划分为三个区段,分别验算每个区段的局部稳定性。1 、加劲肋的设计: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加劲肋,加劲肋截面外伸宽度

6、:取,加劲肋的厚度:,取2、区段区段左边截面内力M0,区段右边截面内力,区段截面平均内力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由平均弯矩和剪力所引起的应力:临界应力计算:( 1)的计算:(2)的计算:腹板局部稳定验算:3、区段区段左边截面内力 :,区段右边截面内力 :区段截面平均内力: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由平均弯矩和剪力所引起的应力:临界应力计算:(1)的计算 :(2)的计算:腹板局部稳定验算:区段的局部稳定满足要求。3、区段 是局部稳定验算略。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r den pers?nlichen f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