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46695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期素质教育检测摸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期素质 教育检测摸底语 文 试 题(参考答案)(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题号基础知识阅读习作总分1-56-78-1010-12得分一基础知识【50分】1.我认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4分)A 扛货(n) 掀开(xun) B 徘徊(hui) 方志敏(mn)C 逆水(n) 纯熟(cn) D 勘测(kn) 阻挠(ro)2.我会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4分)要查的字查字母查音节查部首查画数解释欲Yy欠7画欲望;想要,希望;需要;将要。选义:翠色欲流( )求知欲( )欲擒故纵( )胆欲大而心欲细( )3.我认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C )。(4分)A 情不自禁

2、生临其境 B 双腿卷缩 负金请罪C 冰清玉洁 舍本逐末 D 群策群力 举一返三4.我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4分)(1)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2)(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精益求精)5.我能给下面句子填上关联词语。(4分)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既又(1)( 因为 )弟弟很淘气,( 所以 )我不喜欢他。(2)( 虽然 )科学发达了,( 但是 )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3)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 )我们俩闹不和,(就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4

3、)音乐( 既 )能给人美的享受,(又)能陶冶人的性情。6.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1)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改写成带“把”的句子:鲁肃把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答应了。改写成带“被”的句子: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被鲁肃答应了。(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3)这首曲子会动听的。改为双重否定句:这首曲子不会不动听的。7.改正下面句子的错误。(4分) (1)我起床今天早晨太晚,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我今天早晨起床太晚,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2)将相和讲的是一个人人看了都会感动的感人故事。将相和讲的是一

4、个人人听了都会感动的故事。(3)我们离毕业的时间大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我们离毕业的时间大概还有一个月。(4)在学校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同学们灿烂的笑脸和琅琅的读书声。在学校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同学们灿烂的笑脸,听到琅琅的读书声。8.我为理解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6分)(1)在月光曲中,从皮鞋匠来看,贝多芬弹琴的声音,是他听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他好像面对着大海”,看到海面上“洒遍了银光”,看到“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些都是他听到琴声时产生的联想。阅读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2)将相和写的是蔺相如和廉颇之间发生的故

5、事,“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就出自这个故事。 ()(3)“我已经小学毕业了”和“我小学已经毕业了”意思不一样。 ()(4)课文为人民服务中,毛主席引用了司马迁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要重,有的比鸿毛还要轻。 ()(5)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有这么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伤痛。相反,他要用“安定

6、”“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 )(6)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与“他正在青春时期”中的“青春”的意思是相同的。 ( )9.我能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把其名称写在括号里。(4分)(1)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 拟人 )(2)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 比喻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夸张 )(4)这么多鸟,这么美的榕树,怎么不是鸟的天堂呢? (反问 )10.我能默写古诗鸟鸣涧。(4分)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

7、 , 时鸣春涧中 。11.我先把下面格言补充完整,再为下面对联的上联配写下联。(4分)(1)补充格言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 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配写对联上联 老师桃李满天下 下联:学生栋梁遍神州12.下列句子有歧义,我把它们不同的两种理解写在后面。(4分)这辆车没有锁。理解1 这辆车没有用锁。 理解2这辆车没有用锁锁上。二阅读【25分】(一)我再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通过理解我能答后面的题。(12分)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

8、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俩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就wi qn (围裙 )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yn b( 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佷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2

9、.“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佷美,她注意的是这大年夜别人窗子飘出来的香味。这是注意这些是因为又冷又饿。(5分)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分别在括号里标上序号。(3分)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用于声音延长。(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4.这个选段主要写 大年夜里,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又冷又饿。 (2分)(二)我读短文能完成后面的题。(13分)雏鹰落地的思考大风过后,一只初(ch)燕掉在

10、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个过路人把它捧在手里,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猜猜,这只雏燕还活着吗?”其中一个人不假思索地说:“看你把手攥得那么紧,它肯定死了。”另一个急忙反驳道:“它肯定活着。”于是人们便议论开了。一直默默无语的小男孩终于开腔了,他镇定地说:“它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中。”这个人听了,高兴地点了点头。也许你会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只有善于发挥你的想象力就明白了。也正是因为发挥了想象力,小男孩才博得了提问者的赞许。从这件事,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不要因循(xn)传统、随声附和(h),而应当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联系实际,得出与众不同的答案。但我们的环境却处处制约着我们

11、的想象力,在学校,我们刨根问底地提问,得到的往往是批评或者讽刺;在家里,我们动手拆下玩具的零件,引来的是家长的斥责于是我们的想象力被抹杀了。因为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学生想象力幼儿最强,小学生次之,中学生更次之,大学生几乎丧失。其实人类的发展是离不开想象力的。以前,人们仰望长空,羡慕天上的飞鸟;俯看江河,盼望到江海遨游莱特兄弟设计的飞机,使人们飞上了天空,人类制造的巨轮,使人们跨越大江南北这一切都是人类动用想象力所取得的成果。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想象力,我们的世界又将会怎样呢?也许至今还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也许我们看着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只能永远做个观望者但人类有了想象,世界才变得这般丰富多

12、彩;人类有了想象,生活才变得这般有滋有味。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想象力营造氛围,为拓宽想象力而努力。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镇定( 镇静 ) 赞许( 赞扬 ) 制约( 限制 )拓展( 开拓 ) 启示( 启发 ) 抹杀( 扼杀 )2.用文中加点的字词,写一句话。(2分)也许也许: 3.文末画曲线的句子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制约,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3分)4.小男孩为什么博得了提问者的赞许?(3分) 因为小男孩发挥了想象力。 5.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请写出你想知道的两个问题。(2分)(1) (2) 三习作【25分】小学阶段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这六年,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儿童,成长为掌握一定知识的少年,也和同学、老师之间经历了不少或高兴、或难忘、或有意义的事,但他(她)已经忘记了。请你用书信的方式,把这些难忘的记忆告诉他(她),加深他(她)对小学阶段美好学习过程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