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46650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等电位作业的安全考虑及等值电路 在实现等电位的过程中,将发生较大的暂态电容放电电流,其等值电路如上图所示。 Uc为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这一 电位差作用在人体与带电体所形成的电容C上,在等电位的过渡过程中,形成一个放电回路,放电瞬间相当于开关S接通瞬间,此时 限制电流的只有人体电阻Rr,冲击电流初始值可由欧姆定律求得:Ich=Uc/Rr 在等电位作业中,最重要的是进入或脱离等电位过程中的平安防护。我们知道,在带电导线四周的空间中存在着电场,一般来说,距带电导线的距离越近,空间场强越高。当把一个导电体置于电场之中时,在靠近高压带电体的一面将感应出与带电体极

2、性相反的电荷。当作业人员沿绝缘体进入等电位时,由于绝缘体本身的绝缘电阻足够大,通过人体的泄漏电流将很小。但随着人与带电体的逐步靠近,感应作用越来越剧烈,人体与导线之间的局部电场越来越高。当人体与带电体之间距离减小到场强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时,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将发生放电。当人手接近带电导线时,就会观察电弧和啪啪的放电声,这是正负电荷中和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声、光、热能的原因。当人体完全接触带电体后,中和过程完成,人体与带电体达到同一电位。 对于110kV或更高等级的输电线路,冲击电流初始值一般约为十几安至数十安。由此可见,冲击电流的初始值较大,因此作业人员必需身穿全套屏蔽服,通过导电手套或等电位转移线

3、(棒)去接触导线。假如直接徒手接触导线,则会对人体产生剧烈的刺激,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或导致电气烧伤。当然,由于冲击电流是一种脉冲放电电流,持续时间短,衰减快,通过屏蔽服可以使直接流入人体的冲击电 流特别小,而且屏蔽服的持续通流容量较大,暂态冲击电流也不会对屏蔽服造成任何损坏。一般来说,采纳导电手套接触带电导线,由于身穿屏蔽服的人体相对距带电导线较近,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较近,感应电荷增多,因此其冲击电流也较大。假如作业人员用电位转移线(棒)搭接,人体可以对导线保持较大的距离,使感应电荷减小,冲击电流也减小,从而避开等电位瞬间冲击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在作业人员脱离高电位时,即人与带电体分开并有

4、一空气间隙时,相当于消失了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静电感应现象同时消失,电容器充电。当这一间隙小到使场强高到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时,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又将发生放电,就会消失电弧和啪啪的放电声。所以每次移动作业位置时,若人体没有与带电体保持等电位的话,都会消失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当等电位作业人员靠近导线时,假如动作迟缓并与导线保持在空气间隙易被击穿的临界距离,那么空气绝缘时而击穿,时而恢复,就会发生电容C与系统之间的能量反复交换。这些能量部分转化为热能,有可能使导电手套的部分金属丝烧断,因此,进入等电位和脱离等电位都应动作快速。等电位过渡的时间是特别短的,当人手与导线握紧之后,大约经过零点几微秒,冲击电流就

5、衰减到最大值的1%以下,等电位进入稳态阶段。当人体与带电体等电位后,就似乎鸟儿停落在单根导线上一样,即使人体有两点与该带电导线接触,由于两点之间的电压降很小,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微安级的水平,人体无任何不适感。 例如:等电位作业时,当人体与带电体等电位后,假如两手(或两足)同时接触带电导线,且两手间的距离为1.0m,假如导线型号为LGJ 150/20,该段电阻为 0.00021,当负荷电流为200A时,那么作用在人体上的电位差为0.042V,设人体 电阻为1000,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为0.042mA,人体的感知电流是1mA,因此此时人体没有任何感觉。如若穿上全套屏蔽服,此电位差加在屏蔽服上,电流也经屏蔽服旁路流过,人体更无不适感。 进入电场后稳态的等电位作业位置示意图及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基本上与地电位分析一样,只是绝缘工具和空气间隙在人与大地之间。只要绝缘工具良好,空气间隙足够,其流经人体电流也就微小,远远小于人体感知电流值,作业是平安的。 C、Ic人体与带电体的电容及电容电流;Uph相电压;R、IR绝缘工具的电阻及流过它的绝缘电流;Rr人体电阻。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