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设计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46506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钣金设计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钣金设计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钣金设计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钣金设计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钣金设计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钣金设计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钣金设计要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钣金设计规范一、前言1、目的本规范为了确保钣金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足使用性能、加工工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 人员进行参考。2、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厂所有钣金结构件及钣金配件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钣金结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加工工艺影响很大 。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 工工艺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 品成本。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I . 5t (t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 ,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3、冲孔要求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 、材料

2、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 有关。 最小孔径见下表材料圆孔直径b矩形孔短边宽高碳钢1.3t1.0t低碳钢、黄铜1.0t0.7t铝0.8t0.5t4、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 ;平行时,应不小于1.5t 以下是几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CT5、折弯牛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距离6、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7、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 果板 材太薄难 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

3、保证过孔d2。D1M2M2.5M3M4M5M6M8M10D2?2.2?2.8?3.5?4.5?5.5?6.5?9?11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D1M2M2.5M3M4M5D2?2.2:?2.8?3.5:?4.5?5.5D?4?5.5?6.5?9?10H(参考尺寸)1.21.51.652.72.7a90*要求板材厚度th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8、折弯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 ,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 力 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 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 : 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展开长度的基准。弯曲件的质变高度不宜太小最小高度按照下表要求板厚h

4、 (mm)折弯咼度t (mm)1.04.51.57.02.08.52.512.53.013.5以上为建议折弯尺寸,因厂家不同,设备工艺不同,建议w2mm板材折弯高度10mm8、 折弯件上的孔边距孔边距:先冲孔后折弯,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域外,避免弯曲时孔会产生变形 孔壁至边的距离见下表t ( mm)S ( mm)w 2St+r2S 1.5t+r2550S 2.5t+r50S 3t+rL(mm) w 25S (mm)S 2t+r9、 压死边设计压死边的死变长度与材料的厚度有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般死变最小长度L 3.5t+R。其中t为材料壁厚,R为打死边前道工序的最小内折弯半径。10、拉伸10.

5、1、拉伸件底部与直臂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如图所示,拉伸件底部与直臂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级r1 t,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1= (3 5) t,最大圆角半径应小于或等于版后的 8倍,即riw 8t。10.2、加强筋(打凸包)在板状尽速零件上压筋(打凸包),有助于增强结构刚醒,加强筋结构及其尺寸 选择参见表名称简图RhB或Droa打筋:(3-4) tr( 3-2)t(7-10) t(1-2) t打凸(2-1.5) t 3h(0.5-1.5) t15-3010.3、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尺寸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吃存按下表选择简图DLI6.51068.5137.510.51591318

6、11152213182616243420314426365130436035486840557845三、现有钣金产品设计目前我死使用箱体为钣金箱体和冲压箱体,其中钣金箱体主要为框架结构,是由箱体、 力卩强筋、上盖、压板等构成,其中箱体、上盖为外部保护件,加强筋为支撑件压板等为 固定件,一下对目前我司常用部件分别进行说明1、箱体、上盖A、箱体外观密圭寸设计在电池包中箱体主要用于外部防护为是产品能够达到IP67常用结构形式有以下三种B、三种箱体优缺点及使用方法B1、内翻边箱体优点:1、节省箱体内空间;2、箱体本身密封性强缺点:1、箱体内翻边在螺丝固定过程中可能会被拉变形;2、上盖固定时内部螺纹滑丝

7、需拆箱处理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B2、外翻边箱体(建议优先使用)优点:1、翻边在螺丝固定过程中牢固可靠;2、箱体本身密封性强;3上盖固定时螺纹 滑丝已与我处理方便维护缺点:占用空间较大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B3、压死边箱体优点:1、有利于增加箱体强度可用箱体折边进行悬挂;2、箱体本身密封性强缺点:1、加工难度大;2、箱体在进行防水测试时很难发现漏气点; 3、折弯边处需进 行加强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B、箱体上盖与箱体连接方法箱体与上盖连接要求:箱体每个角都必须有固定孔,且孔间距为80-120mm之间名称箱体上盖内翻边箱体与上上盖连接封闭螺母外翻边箱体与上上盖连接通孔螺母(拉铆螺母)压死边箱体与上上盖连

8、接通孔螺母(拉铆螺母)箱体与连接器安装封闭螺母2、加强筋目前我司使用电池箱加强筋主要由箱体外加强筋(箱体外加强筋可分为箱体侧加强筋 和箱体底加强筋)、箱体内加强筋(箱体内加强筋可分为箱体边沿加强筋和中间加强筋) 主要作用为增加箱体强度固定电芯模组,如图所示使 用 位 置名称使用特点特点使用 缺陷设计注意事项配图说 明备注箱 外 加 强 筋箱底加强 筋(“几” 字形)1、强度咼2、对电池箱 体保护性 强3、焊接牢靠空间 占用 大在设计中几”字形筋要求米用电阻焊焊接时 要求 心16mm ;在设计过程中 S 50mm,A 5mm板材要求T为1.5-2mm,同时箱体外部加 强筋要求加强筋与吊耳在有条件

9、情况下尽量连为一体图1优先使用箱底加强 筋(平板型)节省空间平板型要求板材厚度在 2-5mm之间,在条件 许可情况下要求加强筋上打凸包进行,冋时 箱体外部加强筋要求加强筋与吊耳在有条件图2备用情况下尽量连为一体强度加强箱侧加强 筋1、加强箱体 侧面强度2、对电池侧 面保护性强箱体侧加强筋设计过程中要求加强筋底部必 须与箱体底部有交接 A 16mm;炉5mm;O 2D;T=1.5-2mm图3优先使用箱 内 加 强 筋箱体边沿加 强筋箱体边沿加强筋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是否 与外部吊耳、加强筋可否进行三层焊接,同 时尺寸A 16mm B 2D; C 5mm板材厚度 为1.5-2mm;注意减重孔位置不

10、要与焊缝、焊点重合图4优先使用箱体中间加 强筋1箱体中间加强筋在设计过程中要求优先与外 部加强筋重合增加箱体强度,但在设计过程 中注意箱体焊接位置不得有减重孔,对于有 模组固定螺母的加强筋要求螺母焊接后满足(杭州捷能科技焊接规范要求)冋时尺寸满 足:A与外部加强筋等宽;B尽量在满足尺寸、 重量的情况下增加高度以加强强度;E 5mmF 2D;板材厚度1.5-2mm图5优先使用图1图2图3图4图53、钣金附件钣金附件包含模组上压板、模组下压板、高压组件安装板、BMS安装板等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采用模块化设计在设计其中高压组件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注意高温期间的散热、以及拍点间隙等因素。BMS固定在空间的情况

11、系下建议采用 4点固定名称示 图注 备模组上压板向电Z的组 用叠模 采堆池含考f(扎入 应b 、装 中尺径吊 程绸路需孔 过空束如装 计 、线设、等计 板强让置设 压接避位需 上连巴孔的 在虑铜线箱6 图模组下压板向电且要 Z 的组需用博组装 采堆池模吊过电拖于 装将组便 帀书模,装 在程池起、实要版W 卄过炉 设装安 板吊及 压在以求 下恵度娈 在考强中7 图四、箱体紧固件规范箱体内固定模组所用螺母需保证强度,否则出现滑牙或脱落情况,箱体面临废弃处理 因此对箱体内需承受较大载荷的螺母,选型需谨慎。在固定模组或有较大承力的紧固件选型方面,目前我司选型规范如下:1. 焊接螺母:(以下内容需体现在箱体总成图纸上) 型号:DIN928四角方形焊接螺母 性能等级: 10 级 材质:碳钢 焊接方式:四点碰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