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46173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仙港大道拆迁安置郊尾新和片区建设规划设计说明一、 概况(一) 规划背景为了发展仙游经济,妥善解决好仙港大道建设的拆迁问题。结合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安置区的规划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质量。力求展现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形象。营造温馨和谐的居住氛围,改变现状有新房无新村的面貌。引导村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二) 区位与规模新和片区位于郊尾镇的东部,距中心镇区约2公里。福厦公路在新和村的南侧穿过。该片区的西侧是拟建设的仙港大道,南侧是莆田市第五医院。交通便捷,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规划总用地为4.73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为4.31公顷(合64.7亩)。规划居住户数为131户,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情况

2、,每户以4.5人计算,可居住590人。(三) 基地现状该地块西侧已建设一条26米通往莆田市第五医院的水泥道路,是目前该地块联系内外的主要交通。规划村庄的用地主要是一些耕地和山坡地。规划地块内有一条溪流穿过。规划地块内有少数砼结构的建筑,建设不规整,北侧有一些土木结构的旧房。该地块已建设用地约为0.7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6。规划地块内的地势比较复杂,南高北低。用地高程介于43.1至54.9之间。二、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福建省村镇住宅试点小区管理办法3、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守则(试行)4、福建省村镇规划标准5、住宅设计规范6、其它现行有关国家及福建省、莆田市设计规范和法规

3、7、地形图及相关基础资料三、规划总体构思(一)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求最佳效益。2、规划考虑建设的阶段性,采用一步规划分期实施的办法,滚动式建设。3、正确处理好地块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互动互用,互不干扰。4、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着力塑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5、充分考虑现状质量的比较好的已建建筑,处理好已建与新建关系。 (二)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规划总体布局是“两片两心”。该地块被溪流自然分隔,形成南北两个片区,在两个片区的内部各设置了一个绿化中心。规划对溪流的边岸进行改造,两侧各留5米的溪边绿地。整个地块的建筑采用行列式布置形式。各个片

4、区由并联式住宅组成。各户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规划住宅的层数为三层,建筑间距为10米。公共建筑布置在北片区可结合文化信息站,老人活动中心,卫生所一起建设,形成一个公建配套的服务中心。为了满足村民的日常购物需要在村庄入口出处的建筑底层设置便民商店。同时为了提高村庄的卫生环境,规划中考虑了几处垃圾收集点。公厕结合老人活动中心设置。四、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村庄道路分为三级:主干道8米、次干道4.5米,宅前路3米。在规划地块的南侧和东侧规划了两条8米的主干道,接至规划区外道路,既成为本地块的主要交通,也为周边其它地块的后期改造做好衔接。结合现状在各个片区的内部通过4.5米的次干道组织内部交通,在小区内部

5、次干道旁设置停车位。以满足各个片区的停车需要。五、绿化与景观设计村庄绿地系统由“片区绿地院落绿地线性绿(道路绿化)”组成。南北两个片区结合建筑布置规划的片区中心绿地是该村庄的重要绿化景观节点。通过对该节点的雕着,布置小品活动场所,吸引居民休息、观赏、交流、健身,有利于改善邻里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院落绿地主要是结合各村居民的喜好栽种一些花草树木,进一步提高居住的环境质量。道路上的行道树立体性绿化和溪流两侧的绿化是小区的线性绿化,使人身处其间有回归自然之感。整个地块的绿化呈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六、竖向设计地块竖向设计结合地块规划和周围环境功能布局,综合考虑管线衔接,道路竖向设计采用连续式

6、的设计手法。道路纵坡基本控制在1.33。道路最高点为52.2,位于东南侧,最低点为43.0,位于村庄的北侧。七、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用水量预测生活用水量采用150L/pd,公建用水量采用80L/ had,市政用水1.0L/m2次(道路洒水),2.0L/m2(绿地浇水),另考虑不可预见水量按以上用水总量的10%计。经计量本新村总用水量Q=110.9m3/d给水管网根据消防要求,本村给水管网采用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以保证供水安全性,同时在主干管上每120米设市政消火栓,并设立消防水池,以满足消防水源需求。2、排水排水体制:根据新村建设要求,本村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量:按给水总量的

7、85%计,则QW=110.985%=92.3m3/d污水排放根据本村地势及道路网规划,污水由高及低排入污水总管,在近期内,由村地理式污水处理器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远期送郊尾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暴雨强度公式:序号名称数值1规划总用地47257.38平方米2规划建设用地43134.4平方米3基底占地面积14764.9平方米4总建筑面积 44079.17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40336.8平方米原有建筑:3077.17平方米公建建筑:335.2平方米5规划居住户数131户6规划居住人口590人(4.5人 /户)7建筑密度34.238容积率1.0219绿化率31.0Q=3604.085(1+0.486

8、LsTe)/(t+12.49)0.789,管段雨水量计算:Q=Fq,其中te生理期取1年,t集雨时间,径流系数取0.85雨水排放:雨水经雨水管渠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3、电力:电源引自郊尾镇10KV高压电网,规划电力线路见详图。负荷估算采用单位指标法:住宅55W/m2,同时系数取0.4,功率补偿因子取0.9,则计算负荷为1075KW,规划设配电所装机容量SB(2630)KVA。4、电信:先估算本新村话机数量,住宅1.2对/百米2,经计算本地块话机总数为528,规划设交接箱一处E(540),交接箱采用一次交接配线方式利用HYA全塑市话电缆引自本村电信线路,电信线路采用市话电缆沿电缆排管敷没,终端手孔至各建筑物采用电缆穿钢管直埋地暗敷,具体敷设见详图。5、广电:新村广电线路引自本村闭路电视网,用户预测采用单位指标法:住宅1个/百米2,经测算总用户为440个。规划设电视分前端间1处,Q(450),S=30m2,有线电视线路敷设由有线电视专业部门负责,具体敷设见详图。八、经济技术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