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46072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状态)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郁病(二)西医病名:广泛性焦虑障碍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2011年)。郁病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感,易怒欲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 痛,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七情所伤,或素体虚弱 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失所养,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 形成的。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5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基本特征为泛化

2、且持久的焦虑,不局限于甚至不是主要见于任何特定的外 部环境。如同其他焦虑障碍,占优势的症状高度变异,但主诉常见:总感觉到 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惨、头晕、上腹不适。病人 常诉及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疾病或灾祸临头。这一障碍在女性更为多见,并常 与应激有关。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成为慢性。诊断要点:一次发作中,患者必须在至少数周(通常为6个月)内大多数时间存在焦 虑的原发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应包含以下要素:(1)恐慌(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困难等);(2)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安、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3)自主神经活动亢进(头重脚轻、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

3、促、上腹不 适、头晕、口干等)。儿童突出的表现可能是经常需要抚慰和一再出现躯体主诉。出现短暂的 (一次几天)其他症状,特别是抑郁,并不排斥广泛性焦虑作为主要诊断,但 患者不得完全符合抑郁障碍、恐怖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的标准。(二)证候诊断1. 肝郁化火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腕腹不适,痞塞满闷, 胸胁胀痛,咽中不适,如物梗阻,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数。2. 痰热扰心证:心烦易怒,紧张不安,痰多呕恶,少寐多梦,头晕头胀, 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 心肾不交证:心烦失眠,心悸,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梦遗,潮 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4. 心胆

4、气虚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失眠多梦,易醒,胆怯心悸,气 短,易自汗,倦怠乏力。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5. 心脾两虚证:善思多虑,心悸,胸闷,神疲,失眠,健忘,面色萎黄, 头晕,倦怠乏力,易自汗,纳谷不化,便潺。舌质淡,苔白,脉细。三、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肝郁化火证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推荐方药:丹相逍遥散加减。丹皮、相子、柴胡、当归、白芍、茯神、白 术、香附、川萼、远志、合欢皮、磁石、琥珀粉等。中成药:丹梃逍遥丸、疏肝解郁胶囊等。2. 痰热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陈皮、香附、清半夏、茯神、枳实、 竹茹、白术、生龙骨、

5、生牡蛎、远志等。中成药: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等。3. 心肾不交证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推荐方药:黄连阿胶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黄连、阿胶(烽化)、白芍、 黄苓、百合、生地、龙骨、远志、菖蒲等。中成药:乌灵胶囊、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4. 心胆气虚证治法:益气镇惊,定志安神。推荐方药:安神定志汤加减。远志、石菖蒲、茯苓、龙齿(先煎)、党 参、酸枣仁、五味子、甘草、淮小麦等。中成药:安神温胆丸等。5. 心脾两虚证治法: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黄苗、茯神、当归、酸枣仁、龙眼 肉、木香、炙甘草、远志等。中成药:九味镇心颗粒、乌灵胶囊、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等。(二

6、)针灸治疗1. 体针主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等。随症配穴:肝郁化火证:印堂、太冲、行间、风池、期门。痰热扰心证:印堂、列缺、天突、丰隆、合谷、足三里。心肾不交证:心俞、肾俞、照海、神庭、本神、三阴交、太溪。心胆气虚证:心俞、胆俞、气海、神庭、本神、三阴交。心脾两虚证:牌俞、胃俞、足三里、心俞、三阴交。治疗原则:根据证候进行选择,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2. 放血疗法取耳尖穴,用75%乙醇消毒耳廓后用三棱针在耳尖穴位处点刺放血,每周23次,此法多用于辨证属实证患者。3. 艾灸(热敏灸)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命门、膻中、中肮、神阙等穴

7、位,用艾条点燃 靠近穴位,以温热为度,也可根据具体证候病情选择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 等不同灸法,每次灸1520分钟。此法多适用于辨证属虚证患者。4. 耳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取心、肝、脾、肾、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神门 等穴。治疗前先用耳穴探测棒在耳穴上寻找阳性点,用75%乙醇消毒耳廓后,将 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固压于耳穴,给予施力加压,使患者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 并嘱患者定时按压,每日23次,一次35分钟。5. 电针百会与印堂,神庭与四神聪组成两组处方,交替使用。在针刺的穴位上接 电针治疗仪,输出波型为连续波,80100次/分,每次通电2030分钟,强 度和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宜。6. 子午流注

8、开穴法:以子午流注法辨证取穴为主,根据子午流注治疗仪推 算开穴时日,定时取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能更好地激活经气。畅通经脉, 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7. 腕踝针治疗:双上1区。(三)特色疗法1. 中药穴位贴敷用酸枣仁、琥珀等。共研为细末。夜晚睡前,用温开水调敷双侧神门、神 阙、安眠、三阴交、涌泉等,每次选择双侧24个穴位,留置48小时后揭 下。2. 中药足浴实证方:夏枯草、相子、磁石、代赭石水煎泡足,具有清热安神的功效。虚证方:附子、丹参、吴茱萸、鸡血藤水煎泡足,具有温阳安神的功效。操作方法:加水煎煮,滤除中药渣,待温度适中,将双足浸泡药液中20 30分钟,每口或隔口 1次,视患者

9、耐受程度决定。3. 拔罐自项至腰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用火罐自上而下走罐及闪罐,以背部潮红 为度,最后在足太阳经背部侧线留罐1015分钟,每2日一次。适用于偏实证 患者。如患者皮肤过于敏感不能耐受,为预防皮损及感染,可多日一次,视情 况决定。4. 按摩推拿疗法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耐受程度,可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 及穴位按摩方法,以头部按摩法为主,但皆以达到使患者情绪放松、稳定,减 轻或消除心理上对疾病的不良反应为目的。头部按摩法:操作时,让病人仰 卧,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从印堂开始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由印堂沿 两侧眉弓至太阳往返56次,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34

10、次,再由印堂向下至鼻两侧经迎香沿颤骨再至双耳前往返34次。以印堂、神 庭、睛明、攒竹、太阳为重点。嘱患者闭目,用双手拇指轻轻拂抹双眼睑数 次,在头顶部用五指拿法。5.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五音是角、徵、 宫、商、羽;对应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中医根据五音之特点,对于五 志过极所致的脏腑诸证,有“顺其脏腑施乐法”。角音属木,入肝,具有柔 和,舒畅的特点,其代表音乐有蓝色多瑙河等。徵音属火,入心,其性火 热,激烈,具有兴奋、活泼、欢乐等特点,如春节序曲、喜洋洋等。 宫音属土,入脾,具有敦厚、沉静特点,如春江花月夜等。商音属金,入 肺,具有高亢、优美、

11、悲切等特点,如苏武牧羊等。羽音属水,入肾,其 性如流水,具有奔放、哀怨等特点,如汉宫秋月、二泉映月等。不同 的人对同一音、同一曲调,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不同感受,故治疗方法需因人而 异。从中医学角度看,五行音乐,是借助中医养生理论,帮助人体达到“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该方法可作为此前多种治疗方法的辅助方法进 行。听音乐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3060分钟以内,音量不宜过大,应在 4570分贝左右,每日1次。可选择睡前聆听,辅助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疗 效。(四)心理疗法广泛性焦虑障碍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治疗、中医心理治疗等

12、。1. 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也称一般性心理治疗,是所有特殊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的基础。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集中在对患者进行劝解、疏导、安慰、解释、鼓 励、保证和具体的行为指导上,不会深入了解、分析患者的内在动机、潜意 识、过去的经历等隐私,不会引起患者的防御或反感。2.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疗法中指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的决定因素,强调情绪和行为的产 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直接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观念。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改变人的观念来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 不良行为。治疗时,着眼于患者的错误认知,而不仅仅针对其异常的情绪和行 为。教导患者用正面的想法取代引起

13、焦虑的想法。主要包括认知改造、暴露疗 法。(1)认知改造就是指出病人对身体症状及焦虑、恐惧情绪之间关系的错误 诠释,以一定的行为实验的结果,使病人领悟问题的实质,从而改变认知,打 破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2)暴露疗法有“内感”暴露疗法即通过想象,充分表现自己的焦虑、恐 惧情绪;“处境”暴露疗法即真实的面对所恐惧的人或物,进行“情感加工”,通过暴露,让病人领悟到实际的情况与他们的错误认识相反。3. 中医心理治疗:低阻抗意念导入法。(五)其他疗法经颅磁刺激生理治疗仪等治疗仪器进行治疗。(六)健康指导1. 生活起居:对于存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家庭,家属应将其安置在安 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周

14、围的设施要简单安全,最好能有专人看护,密切 观察躯体情况的变化,必要时需记录,与医生沟通。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体育运 动,培养兴趣爱好,可练习传统的气功导引等,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 等,以达到调息健身,静心宁神的目的。2. 饮食调护:避免油炸食物、垃圾食物、高糖、膨化食品、辣椒、碳酸饮 料如可乐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饮食清淡、需选择以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 C、叶酸的蔬菜水果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对于躯体症状明显的患者,需以易消 化的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保护肠胃功能。3. 情志调摄:家属需要理解患者的行为是一系列的疾病症状,并给予患者 安慰与支持,多加交流,放松患者情绪。与患者建立度好的医患关系

15、,了解患 者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原因,通过解释和提问的方式,也使患者了解有关的认知 理论,如焦虑的性质的实质,躯体症状的发生发展原因,使患者明白心理治疗 的机理,增加患者治愈的希望和信心。并做好郁病的二级预防,在规范进行药 物治疗同时,做好自我心理的放松,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及对生活 的期望值,缓解及减少外界刺激因素的干扰。四、难点分析因郁病患者多有情志障碍,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依从性不度的 可能,而中医治疗疗效可能较缓慢,如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是治疗过程中的 难点。穴位注射治疗创伤相对较大,疼痛感强,患者恐惧心理较大,依从性较 差,故暂不纳入诊疗方案。五、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 量表评价标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14项)临床缓解:焦虑情绪及伴随躯体症状消失,治疗后量表得分V7分。显效:焦虑情绪或伴随躯体症状明显减轻,减分率N50%, 75%o好转:焦虑情绪或伴随躯体症状有所减轻,减分率325%, 50%o无效:焦虑情绪或伴随躯体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减分率V25%。2. 单症状评价标准临床缓解:治疗前患有的症状消失,减分率N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