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身边的网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45771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身边的网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身边的网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身边的网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身边的网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身边的网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身边的网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身边的网络构建身边的网络溧阳市第二中学张 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第九章走进网络世界的第二节内容,本节理论性知识点比较多,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是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它是由若干小知识点构成的,理解难度大,假如照本宣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该借助于学生自我体验、依托生活实际需求降坡引路,通过演示、解释、类比等一系列的方法协助学生将一个个环节产生的知识点融汇、综合、提炼,从而自不过然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学生分析: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体验,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本节课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知识,纯粹的讲解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的兴趣,他们更希望能

2、够通过自己的体验归纳出理论性知识,从而形成一种认知。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网络的构成要素,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2、理解接入因特网的方式;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4、理解域名和协议的作用,知道TCP/IP协议,理解IP地址及其格式,知道域名和IP地址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实物展示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网络所需的硬件器材2、采用类比法让学生感性理解MAC地址、TCP/IP协议、IP地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注重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并利用所学知识迁移至生活中。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

3、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与创新目标:学会学以致用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重点1、接入因特网的方式2、IP地址与域名的理解三、教学难点:构建简单的家庭网络四、教学方法讲演法、实物展示法、类比法等五、教学过程:节点一:创设情境,引入“网络”,勾勒概念【教师活动】:传递“老师的自我介绍”动画。【学生活动】:查看桌面的文件。【问题】:老师是怎样实现信息传递的?引出课题“计算机网络”【引深问题】:能否实现信息更大、更远范围的传递?【教师活动】:在黑板上勾画计算机网络,更形象的表达网络的概念。【屏幕展示:】网络连接世界,信息沟通心灵【学生活动】:完成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表述:(以填空的方式)PPT展示: 我

4、们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这就是计算机网络。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规模大小能够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节点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理解【转承】:通过刚刚的体验,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浅显的理解,其实我们对网络并不陌生,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实现了上网,今天诚邀同学们一起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个问题。【问题陈述】:在家中实现一台计算机上网至少需要哪些网络设备。【学生活动】:例举网络设备?【教师活动】:实物展示。【学生活动】:尝试实行网络设备的实物连接,并解释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教师活动】:总结陈述网络设备的功能。PPT展示(网卡、调制解调器)

5、【问题深入】:这样就能上网了吗?还需要什么呢?接入服务器引出网络的接入方式PPT展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1、有线接入方式ADSL、有线电视电缆、光纤【资料补充:】三种材料的特点名称特点双绞线抗干扰水平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也便宜同轴电缆抗电磁干扰性极好,保密性强,速度快,传输容量大,价格较贵光纤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均受到一定限制,价格较低廉【转承】:因为接入方式不一样,我们的网络设备也要实行相对应的调整。【教师活动】:补充说明调制解调器。PPT展示(ADSL调制解调器、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光电转换器)【问题升级】:假如家里不止一台计算机,如何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功能呢?【学生活

6、动】:说说解决方案。【补充小结】:交换机、路由器并引出无线接入方式2、无线接入方式随着现在家庭无线设备的增加,无线接入方式也越来越多,比较常用的是通过无线网卡连接WIFI,但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成熟,现在的的3G网络马上推出4G就能够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了。而且不但计算机能够上网,手机也能够上网。【转承1】: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不但构建了一个家庭局域网,而且实现了网络接入。【提问】:上网干什么?享受网络的各项服务引入服务器【教师活动】:介绍服务器。【转承2】:就这样我们最后实现了一个网络终端到另一个网络终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真没想到计算机连接还是一门学问,看来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还

7、不完整,再组织完善一下吧。【概念重述】:计算机网络:我们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网络终端)(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节点三:通过类比,化解难点,重塑概念【引言】:“人”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元素,从出生就具有了社会性,我们要在社会中从容的扮演各种角色,就必须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既向社会公示自己,又必须接受社会的约束。作为构成网络的主要元素的“网络终端”亦是如此。上网同样要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同样必须遵守网络的约定,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转承】:现在我们做到了,是不是能够舒一口气了,我想说即使你准确的连入了互联网,你也不一

8、定能上网或者说你还没有做好上网的准备。说到这,我们的心情又开始纠结了。打住,先卖个关子。【教师活动】:出示“身份证”样本图片。并做类比解释人必须遵从社会道德、纪律约束上网必须遵守网络协议(TCP/IP)协议 解释1公民身份证号码网卡的MAC地址解释2住址IP地址解释3解释1:我们人大多会很自觉的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过计算机却没有这么自觉,在浩瀚的网络中,怎样封装数据、先来后到的访问或接受信息,就需要统一的规范,这是网络世界中需遵守的最基本的协议(TCP/IP)协议。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协议时一种软件。参考课本P34解释2:我们人有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的标示,而在浩瀚的

9、网络中我们用网卡的MAC地址在标示网络中的计算机;解释3:假如我想拜访你,能够通过你的住址,同样在网络中我想拜访你的计算机能够通过IP地址。【补充】:IP地址构成。【学生活动】:查看本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转承】:好啦,现在我们的计算机已经拥有的合法的身份,也有了地址。就请同学们试一试是否能够在网络中驰骋了!【学生活动】:通过IP地址拜访计算机。比一比谁最先拜访成功。(提供IP地址:115.239.210.27222.185.239.110)【提问】:1、这两个网站大家都不陌生,请问你们平时也是这么拜访它们的吗?引出域名的概念(用来标识网络终端的字符串)PPT展示:域名的组成2、比较通过

10、IP地址访问和通过域名访问哪种方式更简单易行?PPT展示: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出DNS服务(域名解析服务器)。【小结】:理解到这我们再来审视一下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我们发现概况的还不全面,那就再完善一下吧。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我们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多个(网络终端),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这就是计算机网络。【总结】: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我们机房环境的限制我们没能给同学提供大显身手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注重、多实践,你才能真正玩转网络,实现E线连南北,一键知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