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4499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经典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经典实验一、单项选择题1.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 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 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2、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4.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5.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

3、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6.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B1、4C2、3D2、47.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

4、包括A.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 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 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

5、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0.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11.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6、)。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12.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

7、白质的空间结构。13.材料1: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3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90.8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秋天柳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泥土烘干后的重量为90.7kg,比原来只减少0.1kg。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获得的74.4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材料2: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列于下表:(1)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

8、,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是否确切?为什么?(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0.1kg,其原因是 。(3)请用上表数据在指定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结论 。(4)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规律如右图。当外界CO2浓度处于A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与 相等;为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 (填图中字母)浓度为宜。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C 5.C 6.B 7.C 8C 9C 10.A 11.C 12.C二、非选择题13. (l)不确切(05分)。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少量的水分参与光合作用;柳树重量的增加主

9、要来自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CO2)(l5分)。(2)柳树生长过程中从土壤吸收了矿质元素(l分,其他合理答案斟情给分)。(3)曲线见右图(3分,正确标注横、纵坐标轴名称和单位各给l分,正确画出曲线给l分。平滑曲线也给分)。植物绿色叶片主要吸收蓝光和红光(蓝紫光和红橙光),对绿色光吸收最少(2分)。(4)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l分);C(l分)经典实验专题答案二、教材实验的方法汇总1常考的反应的显示方法:光合速率单位时间CO2吸收量、O2释放量或淀粉产生量呼吸速率单位时间O2吸收量、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体

10、积的变化、皱缩、胀大(破)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染色排除法(台盼蓝)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神经系统兴奋性等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或体长变化)胰岛素的作用动物活动状态、血糖浓度菌量菌落数2常考的实验变量的操纵方法: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维持容器中CO2浓度稳定NaHCO3溶液)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给植株遮光/黑暗处理7)得到单色光三棱镜折射8)分离细胞器差速离心9)动物细胞破裂渗透吸水涨破10)植物细胞破裂研磨11)杀灭细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控制容器的温度石棉(或棉花)隔热13)避免种子上的微生物的影响酒精3同位素标记法32P、35S 15N、14N;半保留 氨基酸分别用18O标记CO2和H2O中的O,检测释放的O2是否含有放射性。用14C标记CO2,CO2C3(CH2O)DNA复制 转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