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背景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4927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豚背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豚背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豚背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豚背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豚背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豚背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豚背景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江豚长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风景旖旎闻名于世。在长江众多的水生动物 中,生活着白鱀豚和江豚两种中国特有的古老物种,是全球备受关注的水中 珍稀动物。江豚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最最优先保护的物种之一。2500 万年以前,它们就生活在长江里,被称为“水中活化石”。50年前我们还可以 在长江上看到白鱀豚成群结队地出没,但现在,在长江上已经很难看到它们 的踪影了,都已处在灭绝的边缘!素有“长江女神”之称的白鱀豚在1980年代还有42个种群共400只左右。 2006年11月,来自7个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为期38天、长达3400余千米的野外考察长江豚类(白鱀豚和江豚)行动,

2、调 查的结果令人震惊:在长江里未发现一条白鱀豚,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了! 她可能已经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 2500万年的长江白鱀豚太老了吗?这个物种和恐龙一 样迟早要灭绝吗?专家人为白鱀豚并不是应为自然的优胜劣汰而不能生存, 而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干扰才使它“灭绝”。人类必须从白鱀豚的生存悲剧中 吸取教训,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手段,莫让江豚步后尘!莫让江豚成为“第二个白鱀豚”:江豚是一种小型的齿鲸类哺乳动物,在亚洲沿海地区有比较广泛的分 布: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往南直到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和中国,北到日本北部, 均有分布。江豚有三个亚种,包括两个海洋亚种和一个淡水亚种,而长江

3、江 豚就是全球唯一的淡水亚种。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比白暨豚还要早。长江江 豚在1993年前还约有2700头,但到1997年就锐减为2000头,目前1400-1800 头左右。形式还在进一步恶化,江豚死亡的消息屡见报端。如果不及时采取 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在未来不到100年的时间内灭绝,成为“第二个白 鱀豚”。长江地区野外江豚种群数量:地区江豚数量(头)长江干流:宜昌-鄂州(上段)160长江干流:鄂州-华阳(中断)300长江干流:华阳-上海(下段)800洞庭湖150-250鄱阳湖400-500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35目前主要的保护工作:目前江豚的保护工作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相结合保护

4、策略。目前建立的保护区/研究机构有: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湖南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江西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安徽铜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江苏镇江省级自然保护(就地保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暨豚馆(人工饲养)江豚面临的威胁:对江豚具有威胁的因素主要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干 流高密度、繁忙的航运输船只的噪音和螺旋桨成为江豚的最大威胁,洞庭湖区滥 捕乱捞和非法渔具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等影响外,湖区大 量使用的定置网具,在枯水季节占据了大量水面。洞庭湖江豚: 洞庭湖以及城陵矶相临的长江江段上下各

5、20km水域江豚的种群数量为150 250 头,约占长江江豚总数(1800头)的8.33%13.89%。洞庭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 与洞庭湖的交汇的三江口至横岭湖保护区,南洞庭湖偶有发现。1、数量和繁殖:12、3月份枯水季节水域面积小,豚分布比较集中,发现数目 较多。从6月份开始新生豚的比例逐渐增高,到9月份达到最高,然后12月份 后逐渐减低。经历6个月左右的成长后都将达到105cm以上的体长。2、洞庭湖江豚保护建议:洞庭湖是长江江豚分布密集的湖区,是江豚典型栖息 地,鉴于目前该湖区的种群状况,在该江段对江豚实行就地保护刻不容缓,建议 将市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省级保护区,以求达到更合理、规范的保护,

6、并采取如 下措施:a. 面对日益匮乏的渔业资源现状,建议在洞庭湖,特别是东洞庭湖区全面加强 渔业资源管理,并且及时补充各类长江原生鱼苗,取缔一切电打渔、迷魂阵、滚 钩等非法渔具。b. 禁止在江豚活动密集的湖区及相应支流挖沙和采泥,保证江豚栖息地不受破 坏。洞庭湖江豚最多的、最典型的河流和湖泊交汇处的鮎鱼口栖息地被挖沙以及 废油污染严重破坏,即使是鮎鱼口附近也很少观察到江豚了。c. 2004年由于全国血吸虫回忆要在岳阳市召开,在湖区投放了约50001的杀钉螺 药剂,以此发生了在一个月死掉6头江豚的特大事件。洞庭湖区周边有大量的化 工厂、制药厂、造纸厂,这些工厂缺乏严格的管理,每天都直接向长江和洞

7、庭湖 排放各类污染物。所以应该严格控制湖区污水的排放,避免江豚中毒事故发生。d. 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的三江口处常年停靠各类运输船只,江豚在此地的江湖 迁移功能在逐步减弱。洞庭湖大桥至三江口的主航道水域禁止抛锚停泊各类船 只,保证江豚的活动不受影响。f. 监督过往该湖区、特别是从洞庭湖大桥至鮎鱼口水域的大型船舶减速慢行, 避免螺旋桨击毙江豚。g. 加强职能部门的管理,对该湖区的江豚实行定期监测,掌握其动态规律性, 以便于科学、合理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并进行长期管理。h. 加强公众能关注和参与江豚的保护工作;I.加强江豚的科学研究工作,掌握其分布规律和种群变化情况,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江豚:微笑

8、大使智慧大使品质:舍己救人性格:活波开朗江豚的习性长江江豚喜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23只的小群。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长江江豚食性较广,以鱼类为主,也取食非鱼类,如虾类和头足类动物。它的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 改变。长江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构成,一般为20 一 120个,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 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像羊叫,有的似鸟鸣。长江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 很广,从4 一 20C均能够正常地生活。它的性情活

9、泼,常在水中上游下蹿,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 点头、喷水、突然转向。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 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 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当顺流游动时,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时一般在前一次 出水位置之前5米左右,而逆流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 加快,露出水面很高,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 称为“拜风”。这可能是因为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 在水面激起数十厘米高的涌浪。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用尾叶击水、搅水,驱赶鱼 群,使其惊散。接着快速游动,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咬住猎物后, 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衔在口 中后,再一次吞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