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44687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期中考试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范围题号知识点复习范围1字音(1-3单元)课后常用词语表(不包括诵读欣赏)2字形3四字词语运用详见复习资料(1-3单元)4病句5连贯6文常马克吐温 鲁迅 沈从文 苏轼 杜牧 巴金 冰心 沈复 韩非子 吕氏春秋7古诗词默写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8对联详见复习资料9仿写10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故事情节(教材选录)11-12文言文阅读幼时记趣 熟练掌握页下注释内容13-16课内阅读略17-20课外阅读小说21作文(40分)半命题作文初一期中考试范围一、 基础知识: 1字音:13单元书下注解。词语表2字形:13单元词语表3词语运用:13

2、单元书下注解中的四字语。 4文常:巴金、冰心、鲁迅、沈从文、 选择题沈复、杜牧、苏轼、韩非子、吕不韦、韩非子、吕氏春秋、汤姆索亚历险记5简单的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颠倒6、连贯(关联词注意整理及用法)7默写:(直默和理解默写)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水调歌头、十五夜望月8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从书中的选段出)9语文实践活动:仿写对联 二、 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1篇(第三单元)+课外简单的小说1篇(主要考整体感知、环境描写、赏析句子、主旨理解)文言文阅读:幼时记趣书下注释,翻译本,练习卷子,精确记忆三、 写作 半命题作文 写人写事 备考文: 崭新的我 有一种美丽叫_复习资料:

3、1、检测本2、预习本3、文言文本4、基础知识复习资料5、作文两篇 字音憧chng憬 跌宕dng 模m样 浏li览 负载zi 记载zi 嘈co杂 磨蹭ceng 撂lio下 戍sh边 雕镂lu 湖泊p 呜咽y 栖q息 摒bng弃 迸bng溅 撷xi取 颈jng脖 披露l 履l历 归省xng 行hng辈 凫f水 泅qi水 舟楫j 棹zho船 吁x气 翘qio首 擂li鼓 潜qin移默化 咬文嚼jio字童稚zh 项为之强jing 凹凸o t 鹤唳l云端 藐mio小微物 字形裨益 瞬间 咀嚼 嫩绿 倘若 徜徉 锃亮 找茬 干瘪 粗粝 瑕疵 寂寞 逃窜 撺掇 摒弃 迸溅 安详 慈祥怪僻 撷取 校徽 冷飕

4、荧屏 聘请 泼辣 报酬 蘸水簸箕 棹船 舟楫 疙瘩 栖息 蓦然回首 熙来攘往 素帐 眼花缭乱 五彩纷呈 白驹过隙 谈笑风生 指手画脚 出谋划策天涯海角 邪魔鬼祟 踌躇不决 庞然大物 沟壑四字词语运用:在一句话中是否运用恰当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锱铢必较: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踌躇不决:犹豫不决死乞白赖:指为了达到目的,没完没了地纠缠。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

5、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委于我心:储积在我心中。不系之舟:自由行驶的小船。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咬文嚼字:这里指不重视实质,只在字句上纠缠。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修改病句一、“通过”“使”不能重复出现 如:通过读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修改:将“使”删去二、语序错位 如: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修改:先“听取”再“讨论”三、前半句与后半句要对称 如:能否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认真学习。 修改:在“认真学习”前面加“是否”四、关联词是否对应 如

6、:只有好好学习,就能取得进步。 修改:“只有才”或“只要就”五、一定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如: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将主谓宾提取出来:花生是省份。显然词语搭配不当。文学常识1、马克吐温:美国,代表作镀金时代竞选州长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鲁迅另有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3、沈从文:现代作家,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七集东坡乐府。5、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作品有樊川文集。6、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7、冰心:诗集繁星 春水,谢婉莹,现

7、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8、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作品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9、韩非子: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10、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吕不韦组织编写。古诗默写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郞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冷露无声湿桂花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低绮户 何事长向别时圆仿写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1、看前后句关系。2、找出不需置换的词,需要置换的词。3、分析词性:名词、动词或形容词。4、填入合适的词进行置换,形成对应。5、读一遍看是否合适。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散所有的阴霾。对联

8、1、字数相同,断句一致 品/美文/若/饮/甘露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读/佳句/如/沐/春风3、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4、平仄相反,音调和谐例: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答案:(读佳句如沐春风)解析:“读”对“品”,“佳句”对“美文”,“如”对“若”,“沐”对“饮”,“春风”对“甘露”。名著阅读1、主要人物:汤姆、哈克、乔、蓓姬2、汤姆性格:聪明、顽皮、勇敢,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3、马克吐温语言特点:幽默风趣4、主要故事情节:全文情节: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

9、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当“海盗”去本文描写了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海盗”生活本文描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在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以后,在享受大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洞中历险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蓓姬在一个岩洞里探寻玩耍,因讨厌蝙蝠,选择其他路径,结果迷了路,曾有人在呼唤他们,但声音越来越远,后来听不见了。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他们来到了一个泉水边,蜡烛也烧光了。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

10、威胁,但他终于沉重冷静地找到了一个通往密西西比河的出口,他们终于获救了。5、如何阅读名著:通读全书把握整体;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纲要;运用工具书或参考书辅助阅读。文言文文中写的三件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文中出现的四字成语: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观察细致 想像奇特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1、有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爱好观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进行想像和联想“心之所向”书下注释:余:我童稚:童年。稚,幼小。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

11、东西。藐:小。必细察其纹理: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纹理,这里泛指花纹。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拟,比。心之所向:心中想像的景观(鹤舞)。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昂首观之:之,这里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强,同“僵”,僵硬。素帐:白色的蚊帐。徐喷以烟: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作青云白鹤观:当做青云白鹤看。唳:(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怡然:喜悦的样子。称快:喊痛快。凹凸:高低不平。丛杂:多面杂乱。常蹲

12、其身:其,这里指自己。以丛草为林: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以为,把当做。邱:同“丘”,土山。壑:山沟。神游其中: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盖一癞蛤蟆也:盖,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呀然:哎呀地(惊叫一声)。课内现代文阅读(第三单元)社戏词 双喜拔前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于是架起两支橹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喻+拟人;景物描写;以动衬静,衬托“我”看戏心情的急切。段 两岸的豆麦之香的夜气里。这部分

13、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写“我”的感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将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表现出迅哥儿身处江南水乡之中的陶醉之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我的心理变化:轻松急切陶醉本命年的回想1、“土炕烫得能烙饼”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什么描写?起什么作用?答: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具体形象地表达灶膛的温度之高,说明炒的东西之多和人们在享受一年劳动成果时的喜悦的程度之高。2、在写到吃腊八粥 时为什么即“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答:“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3、文章写到:“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欢乐”与“庄严”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因为这两个词语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言的。“欢乐”从下文来看,这一天的晚上,“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