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44549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5篇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一、设计目的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二、设计要求1设计指标时

2、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显示时、分、秒;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展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展蜂鸣报时;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2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电路仿真与调试;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三、原理框图1数字钟的构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展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

3、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a数字钟组成框图2晶体振荡器电路 bcmos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3时间记数电路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a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下降没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3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机械课程设计接近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理论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

4、天认真的进展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根底.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两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或许很多人认为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很长,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时间的充裕,这些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除在寝室休息食堂吃饭其他时间就窝在基地做课设。这两周的时间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选定题目、背景调查、需求分析p 和概念设计,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搜集资料,选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经过几次不断地反复修改和讨论,我们根本确定题目和实现原理。第二周的任务就着重在详细设计。这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

5、有条不紊,我和黄彦鑫由于有一些建模根底,负责建模和动画,彭浩负责文档、图片的整理和说明书。我想这是我最充实的几天,经过概念设计后我们对方案都认为有深入的解,可是真正落实到细节,我们低估它的困难性,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确定,一个螺钉、一个轴承、一个卡簧都要装配,从来没有体会到装配原来也这么的有技术含量,经过四天的努力,我和黄彦鑫还是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这期间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笔记本,几乎每次都是以死机而告终,最后装配体里一百多个零件,三百多个装配约束,只要修改一个尺寸,就要驱动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动画实在没有方法,只好删掉如圆角、推刀槽、筋等一些构造特征,甚至一些不影响约束的

6、螺钉螺帽和卡簧,即便是这样动画也渲染近八个小时。这期间痛苦过纠结过,郁闷过犹豫过,可是也只有经历过才能学到知识,我们使用的机构类型比拟多,这促使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论知识有新的理解,槽轮中槽数的选择和拨盘圆销的选择、凸轮的轮廓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p 及其优化、齿轮的模数齿数的选择和变位系数的计算、曲柄滑块中急回特性的应用和杆长的设计,这每一点都要用理论来指导,例如,我以前从来真正不明白为什么变位齿轮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设计好的吗?为什么还要凑呢?只有自己亲手设计东西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所以也真正认识到学好机械原理的重要性。我收获的另外一点或许是我对设计方法的认识,对CAD的认识,之前学过一些CAD软

7、件,也跟教师做过一些建模和软件测试的工程,而真正这么完好的自己用CAD软件细致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还是第一次,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使用CAD画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进展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三维的或者二维的实际上都是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就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 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完成的东西(不管是最终完成的设计文件,还是作为条件提交给其他专业的过程文件,一定需要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 思想、设计内容。 有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明白,好的

8、计算机建模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明晰、准确。由于以前的一些经历,这次我没有按照传统的从零件设计,然后装配、检验、运动仿真,而是尝试一种耳熟能详但是没有理论过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设计。这是一种逐步求精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对要方案进展分解,定义出各个模块和机构,而将其中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子任务放到下一层次中去解决。这样逐层、逐个地进展定义、设计和调试。 按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时,我们首先要对所设计的系统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后从顶层开场,也就是从装配体开场连续地逐层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装配,最终到每一个零件的参数和定位以及标准件的选择.这样设计速度明显会加快(这也是我们能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建模的一个

9、重要原因),而且各个模块之间互相独立,耦合性低,最终也不回出现各个模块之间运动矛盾或者干预等问题出现。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成功,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也让我体会到合作与双赢的快乐。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确实觉得困难比拟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机械课程设计心得

10、体会3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展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局部,然后在将所有的局部严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历,一开场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历和自学,并向教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宏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许多东西,树立对自己工作才能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

11、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进步动手的才能,使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究的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这种互相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抱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才能,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互相理解,增进解,到达谅解.也许很多问题

12、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4经过紧张而辛苦的四周的课程设计完毕了,看着自己的设计。即快乐又担忧,快乐的是自己的设计终于完成啦,担忧的是自己的设计存在很多的缺乏。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理论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展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

13、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根底.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如右图所示) 工作年限是10年 工作环境多飞尘 滚筒圆周力F是1500牛 带速v是1.6米每秒 滚筒直径D是250毫米 滚筒长度L是600毫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共分为了8个阶段:1、设计准备工作2、总体设计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5、装配图的绘制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7、编写设计说明书8、辩论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大的费事,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

14、选错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在电机的选择中我们应该考虑电机的价格、功率及在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传动比来进展选择,特别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本钱。 在传动比分配的过程中,我一开场分配的很不合理,把减速机的传动比分成了4,最后导致在计算齿轮时遇到了很大的费事。不得不从头开场,重新分配。我们再分配传动比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后的齿轮计算,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在把电机的选择、传动比选定后就开场进入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了:传动设计计算。在一开场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在杨教师和张教师的热心讲解和指导下,明白了传动设计中齿轮的算法和选择。在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时,我们一定得按照书上的计算思路逐

15、步细心地完成,特别一些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一定要合理。当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择完成时,在分别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和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最后通过这两个计算的比照确定分度圆直径、齿轮齿数。这次设计中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轴的设计了,在两位教师的细心指导下,我采取了边画边算的方法,确定了低速和高速轴后又分别进展了校核,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轴的校核是个难点,由于材料力学没怎么学好导致计算遇到了费事,这也充分的表达了知识的连接性和综合性。在平时的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费事。在计算完毕后就开场了画图工作,由于大一的时候就把制图学了,又学了电脑制图导致很自己手工画起来很吃力,许

16、多的画图知识都忘记啦,自己还得拿着制图书复习回忆,导致耽误了许多时间,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明白我们所学的每一科都非常重要,要学好学的学硬。在画图过程中,我们应该心细,特别注意不要多线少线同时也要注意图纸的整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图。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3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成功,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