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44327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

2、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二、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3、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4、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5、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导入课文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2、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3、板书课题,读题4、读了课

3、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三、理清层次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3、分段,概括大意: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三(

4、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四、学习字词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2、理解:愧疚:心里惭愧不安。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五、完成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古诗导入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二、导入教学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自己读,个别读。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

5、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2、读课题。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6、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1、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A、个别读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

7、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E、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

8、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爱与责任!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

9、睛看到课文的背后!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母亲笑了笑说: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6、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

10、不是这样过来的?”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三、学习第三段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

11、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5、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

12、心,报得三春晖!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四、总结课文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五、板书设计:13 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无数次抱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13、,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3、联系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一、导入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请大家齐读课题。(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

14、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一)体悟难过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2、学生交流。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师板书“难过”)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入了解母亲的形象)4、学生交流。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现在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追问,感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文字,揣摩人物的言行,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感恩母亲1、激疑:母亲虽然瘦弱,但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