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44314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1.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9 分)(1)甲、乙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表示范围较大的是 ,表示内容详细的是 。(2) 在乙图中,天津市位于北京市的 方向。(3)根据图中比例尺,请你量一量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算一算北京到天津之间大约相距多少千米?答: 千米。(4)请你在图中找出两种常见图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_ ; B _ ;C _ ; D 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_ ; _ ; _(3)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_洲;面积最大的大洋是洋。(4)A、C两大洲的分界线

2、是 运河。3、读下面的世界图形完成下列练习(每空 2 分,共 14 分):1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1)图中 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洲,在大洲 B、C、D中,最炎热的是 (填字母),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2)大洲 B和 D的分界线是 运河。它连接了大洋 洋和洋,在四个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填数字)。3)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大洲 B的印地安人都是属于 色人种。4)D 大洲有世界最大的平原 _。4. 读大洲和大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1)填注大洋的名称: , 。(2)B、D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中国位于 洲。(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填字母或数字)。2

3、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Time the study pain is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4)面积最小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 _(填字母)。(5)从南北半球来看,海洋面积广阔的是 _半球。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和大洋洲。5. 读局部大洲分界图, 完成下列问题(6 分)(1)写出图中大洲的名称A_;B_;C_。(2)写出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运河;b_山脉;c 河 ;d_山脉。6辨别右边世界局部地区图。 (11)(1) 写出大洲名:甲 ,乙 。(

4、2) 看序号写地名: A _ 山B 河 C 山D 海峡 E运河(3) D 海峡沟通的海是和 ,E 运河沟通的海是和 。7读下边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12 分)A6040 D200B C2040 20 0 20 40 603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1)请写出 A、B、C、D 两地的经纬度 (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A(_ ,_)B(_ ,_)C(_ ,_)D(_ ,_)(2) A、B、C、D 四点中,位北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_。地

5、处中纬度地区的是 _。(3)A 地位于 C 地的_方向。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1)请在图中公转轨道旁的短线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分)(2)请写出图中 A、B、C、D 四处代表的 节气名称。A_;B_;C_;D_。(3)当地球公转到 A 处时,太阳直射 _,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_,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处于 _季;公转至 D 处时,太阳直射_,此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为:全球 _。9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填空。 (10 分)(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 A ,B ,C ,D ,E 。(2)温度带 A 和 B 的分界线 是 ,D 和 E的分界线是 。(3)中国大部分

6、位于 带,有太阳直射的是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10.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0 分)4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图中甲地在乙地的 _ 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_。图中 B 点海拔是 _ 米,A 点海拔高度大于 _米,而小于 _米。甲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_ 米。如果 C、D 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 _(C或 D 处),你的判断依据是 _。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 _建议的理由是_。11. 读下图回答问题:(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2)A、B两地,气温年

7、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3)A地 7 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1 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据此判断 A地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 ,全年降水特点是 ,据此判断 B地的气候类型为 (填字母)。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12. 读下图,回答问题。( 9 分)(1)A图最冷月的平均气温 (大于或小于) 0,该气候类型分布在 (热带、温带或寒带)。该图反映的气温与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低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

8、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B地的气候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集中分布在。(3)C地的气候属于 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 以上,夏无 ,冬无严寒,一年内降水均匀。(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D地处于 半球,其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是: 。13、读下图后比较并填写下表 (8 分)特 征 全年高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年高温, 降雨有明显的旱、 雨两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代 号气候类型14.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分)(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 _千米,6州二名中校训:厚德 博学 健体 求真如果量得甲、

9、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2)图中字母 A、B、C、D、E 代表的地形中,名称为鞍部的是 _。(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 F 的流向。(4)小明从甲山头穿过 A 地到达乙山头,放眼一望,一时难以确定方向,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 但你一定能告诉小明, 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 _方向。1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8 分)(1)请在 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A、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 ,B ,C ,D 。 (4)当地球运行至 B位置时,太阳直

10、射点在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上,当地球运行至 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16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 标出图中 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A ;B ;C ;D 。(3)当地球公转到 A处时,太阳直射 ,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天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北半球处于季。(4)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的变化。(5)每年 3、4、5 月为北半球的 季;9、10、11 月为南半球的 季。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7 分)(1) 将地球公转的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 分)7(2)

11、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 _。(1分)(3) 当地球位于 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_。(1 分)(4) 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 _点的位置。(1 分)(5) 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_或_ 点。(2 分)18读右边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分)(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 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 _千米,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则算得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2)图中字母 A、B、C、D、E 中表示鞍部地形的是_,表示陡崖地形的是 _。(3)请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 F 的流向。( 1 分)19读右边的经纬网图,按要求

12、填空。( 10 分)(1)从方向看, B 在 A 的_方向。(2)请写出 A、B 两地的经纬度 (先写纬度再写经度)A(_ ,_)B(_ ,_)(3)A 地位于_(东或西)半球,B 地位于_(北或南)半球。(4)A 地属于纬度带中的 _(低/中/高)纬度带;B 地属于五带中的_带。(5)A、B 两地中_地常年气温较高。820. 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问题。( 8 分)(1)请将下列各气候类型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下方括号内。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_ _)(_ _)(_ _)(_ _)(2)A、B 两种气候都是在温带地区,其中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_,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_。(3)B、C 两种气候同属于季风气候,但 B 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比 C 气候类型的降水量_(多或少),各月气温比 C 气候类型 _(高或低)。21、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 , , , ,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填符号)板块与 (填符号)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