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44269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高效提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课时作业 高效提能一、选择题1.(2017凉州区质检)下列有关物体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B.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C.宇航员将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D.1kg铁块质量比1kg木头质量大【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将一铁块压扁了,是形状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其质量不变,故A正确;一块冰熔化成水,是状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B错误;宇航员将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

2、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C错误;1kg铁块质量跟1kg木头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故选A。2.(2017凯里市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瓶水喝去一半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石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石块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C.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表示1m3的金的质量为19.3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体积一定不同【解析】选C。本题考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为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一瓶水喝掉一半,水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水的密度是不变的,故A错误;石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同体积的石块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故B错误;

3、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表示1m3金的质量为19.3103kg,故C正确;1m3的铁和水,密度不同,但是体积相同,故D错误。故选C。3.(2017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的2倍B.体积为2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20gC.质量为1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1.5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1cm3时,m甲=10g,m乙=5g,则甲=10g/cm3,乙=5g/cm3,所以甲=2乙,故A正确;体积为2cm3的乙物质的质量m乙

4、=乙=5g/cm32cm3=10g,故B错;质量为15g的甲物质的体积V甲=1.5cm3,故C正确;甲=2乙,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由V=可知,V甲=V乙,即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故D正确。故选B。4.(2017槐荫区质检)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学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

5、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解析】选D。本题考查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5.(2017献县质检)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测出烧杯与倒入盐水的总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体积测出量筒中剩余盐水的体积将量筒中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B.C.D.【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从尽可能减小误差的角度分析,测量

6、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体积,将量筒中一部分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量筒中剩余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与倒入盐水的总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故选C。6.(2017河东区质检)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A.大于0.9103kg/m3B.小于0.9103kg/m3C.等于0.9103kg/m3D.无法判断【解析】选A。本题考查混合液体密度的判断。水和酒精的体积:V水=V酒精=50mL=50cm3,由=可得,水和酒精的质量分别为:m水=水V水=1.0g/cm350cm3=5

7、0g,m酒精=酒精V酒精=0.8g/cm350cm3=40g,混合液的质量:m=m水+m酒精=50g+40g=90g,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由=可得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故选A。7.三个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铜球B.铁球C.铝球D.不能确定【解析】选A。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知,铜球、铁球、铝球的质量都相同,并且铜铁铝,因为=,所以V=,所以铜的体积最小,铝的体积最大,所以铜球的空心部分最大。故选A。二、填空题8.在中考实验考查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

8、上,应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g。【解析】托盘天平在调平前,应使游码归零,即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说明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故游码所示位置的质量为4.4g,即m物=m砝+m游=60g+4.4g=64.4g。答案:零刻度线右64.4【易错警示】关于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应注意“六看”:一看:是否水平;二看:游码归零;三看:是否调平;四看:左物右码;五看:读数是否正确;六看:测量

9、方法是否合理。9.(2017无锡一模)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kg/m3。如果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其密度变_。【解析】本题考查密度的相关计算。水的质量: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瓶子的容积:所以V瓶=V水=250 cm3;液体的质量:m=m总2-m瓶=350g-150g=200g,所以液=0.8 g/cm3=0.8103kg/m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空气质量一定时,体积膨胀,其密度变小。答案:2500.8103小10.(20

10、16枣庄质检)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象的分析能力。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密度是逐渐变大的,体积就是逐渐变小的,所以是热缩冷胀。答案:4热缩冷胀11.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车。【解析】本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m=2.6kg,V=110-3m3,沙石的密度为:=

11、2.6103kg/m3。沙石的质量为m沙=V沙=2.6103kg/m3500m3=1300103kg=1300t,则需运的车数为:n=325(车)。答案:2.6103325三、实验探究题12.(2017北流质检)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74(1)小李同学的方案: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处。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

12、体积为V1,则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油=_。(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油=_。(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实验探究。(1)天平的使用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空烧杯的质量为m1,所以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2-m1。又因为

13、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2)因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3,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m4,所以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3-m4。又因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3)小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而小张先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避免了容器壁粘液体带来的实验误差,能使实验误差减小。答案:(1)水平桌面零

14、刻度线(2)(3)小张1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只填字母序号)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_kg/m3。(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解析】本题考查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探究。(1)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量质量,然后测量体积,结合天平的使用方法,可得到正确的操作步骤如下: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