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441586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质监测创新应用分析摘要:几十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形势日益严峻,而水质监测作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一种常规技术手段,也日益受 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水质监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对各种水质监测技术的综合比较分析,展望了水质监测技 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水质监测;技术创新;重要性水质监测一直以来都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一种技术方法,但是当前水资源 质量的下降、监测方法的单一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所以,有必要进行 水质监测技术的创新。一、积极探索水质监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

2、的生产、生活等各种活 动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加之自然气候条件的改变,我国水体水质发生较大变 化,我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一般地,人们在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渔业养殖用水等各方面, 都存在着特定的质量标准。水体质量的下降,将严重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不仅影 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水体质量 检测、发展水质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 题。但是,我国传统的常规水质监测,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投 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具体的监测实施工序十分繁复,对于各种监测 设备后期还需要保持不断更新,各种运营维护

3、成本较高。显然,面对我国水体水 质变化频繁且日益复杂的严峻局势,传统的常规水质监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 需要。因此,密切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创新水质监测策略以及管理措施,探索和 发展高效、可靠的水质监测技术,已经成为一个供用水部门以及水资源保护领域 的重要技术课题。二、物理分析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创新应用物理分析法,就是从水的物理特性去分析水的质量和性质。水的物理特性一 般表现在水温、浑浊度、色度、电导率等方面。因此,以物理分析法进行水质监 测,主要就是针对水体的几种易测、可测物理特性进行数据测定、比对,进而得 出监测结论。1 、水体温度的监测这是水体质量物理监测中的一个常规项目,传统上一般借助水银

4、温度计实施 测定。目前,在专业的水质监测应用领域,水温监测的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升级和 创新,这一般表现为更多先进的监测设备的实际应用。比如监测实践中逐渐得到 推广采用的颠倒温度计,就是基于分别对水温和气温同时测定而得出读数,显然 这种测定结果对于密切跟踪水温的变化更有价值。2 、水体浑浊度的监测这也是水体质量物理监测中的常规项目。它是对水体混入杂质的量度指标测 定。传统的水质监测技术对水体浑浊度的监测,一般采用目视比浊法。这种方法 精度较为一般,因而其局限性比较明显,一般用于杂质易于肉眼观察的水体。作 为目视比浊法的升级改良,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参比浊度液的制备和分光计的引用 而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效

5、率,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分光计等监测仪器价格昂贵且监 测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因此,对于水质浑浊度的监测,目前的发展方向是系统仪 器监测,这方面具备代表性的仪器是浊度仪,其易于操作,且因基于波长与浊度 的对应测定而使得测定准确度大大提高,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水体浑浊度测定技术 的发展方向。3 、水体色度的监测这是水体质量物理监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很多情况下,水体如果受到腐 殖质、或者其它有机物、无机物、工业废水的影响,水体的颜色就会发生改变。 因此,对于水体质量的变化,有时就可以通过水体色度的监测进行分析判断。目 前,对于水体色度的监测,铂钴比色法是一项常规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 浑浊度较低的水体,

6、其实际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因而,尚待创新和改进。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物理分析法在水体质量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仍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不同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借助物理分析法的广泛应用, 就可以比较简单地监测、判断水体水质的常规问题。显然,物理分析法是水质监 测技术体系中的基础和优先手段。三、化学分析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创新应用单纯的物理分析法,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水体质量的复杂情况。因为现实中的 水体,可能因各种气体以及生源物质的溶解而富含大量的离子。因此,一个健全 完整的水体质量监测体系,离不开化学分析法的应用,具体地、准确地监测水中 离子总量的动态增减变化。目前,化学分析法在水体质量监测方面的创

7、新有很多,一般表现是多学科的 技术融合,比如电化学分离法融合了电学的应用,离子色谱法融合了光学的应用1 、化学发光分析法 这种方法的创新性,在于创造性地是运用了化学反应中的光辐射效应。在具 体的监测实践中,目前一般使用鲁米诺或者过氧化草酸酯这两种化学物质。两种 物质各有优势,一般认为前者易于合成、成本较低,但后者的化学发光效率更高、 更具实用性。2 、传感器测量法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在实际应用领域获得 广泛关注。在水体质量监测方面,传感器测量法是建立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上的。 这种监测方法的优势在于传感器成本低廉,适于建立较大规模的监测系统,缺点 是传感器的感知模块

8、易受外界噪声影响,因而水质检测方面的精度尚不够理想。四、生物分析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创新应用 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在水体质量监测体系中,一般属于传统技术。这 些传统的监测手段,一般也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水质的监测评估,但是往往不能 直观地平滑地反映水体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生态学的发展,生物分析法在水质监测领域中得到 一些创新发展和应用,成为一种最为新兴的水体质量监测技术。生物分析法在水 体质量监测的应用,一般是基于水体生物个体对于水体质量的敏感性。1 、细菌分析法:细菌的种类极为庞大,而且在很多复杂的条件下都能够自然 滋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待测水体的细菌数和密度进行系统

9、的统计和分析, 进而对水体的质量作出评估和监测。2 、毒性试验法:待测水体中的鱼类和藻类,对水体水质一般都比较敏感。因 此,我们可以通过鱼类、藻类的中毒反应程度及表现,对待测水体的质量作出评估和监测。3 、光合作用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通过对水生植物 光合作用的实际规模和叶绿素的含量测定结果,间接地评估监测水体的质量。另 一方面,运用光合作用分析法,还可以根据待测水体食物链的发展状况和程度, 完善对于水体污染程度的评估和监测。结语在我国水资源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水体质量监测作为加强水资 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亟需我们加以创新发展。我们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 开放心

10、态,不断吸收和应用当代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和提升水质监测技术, 以满足我国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发 展造福。参考文献:1 魏日强,岑国峰.建设供水全过程水质监控信息系统的构想A.中 国水务信息与自动化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广州自来水公司,2010.2 李国刚,李旭文,温香彩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J.中国环境监测,2011, 27(1):5-10.3 吴冈物联网时代为自动化行业带来新的机遇J 自动化技术与应 用, 2011, 30(1):1-5.4 张颖水质监测创新应用研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 12.4许佳.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水运,2011, (12):99-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