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440997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反问, 设问,对比,反语,对偶。常用修辞作用特点1比喻: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 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 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好像、似乎、 好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2、。如:这是花的海洋。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 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一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一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一词的比喻意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 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 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

3、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 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2.鸟儿在树枝上唱歌。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3夸张:1. 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 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2. 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 式。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 夸张的用法表达鲜明的情感和

4、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 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 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我们学校的领导亲切随和,我们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我们学校的 同学活泼可爱。5.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 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 气势和说服力。(1)用否定形式表肯定: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2)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6设问:

5、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 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7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 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8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9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 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例句: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文章的表达顺序:比如:总分总、总分、分总还可以是: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或者: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之类的关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