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练习题文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43840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三练习题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三练习题文档(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目前科学家已在牛和羊等动物的乳腺 生物反应器中表达出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等重要药品。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药用蛋白基因和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和_等重组在一起,就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再通过_技术即可导入受精卵中。 (2)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为_,性染色体组成为_。 (3)为确定受体细胞中染色体的 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利用_技术进行检测,一般是用放射 性同位素标记_作探针。 (4)转化成功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要加入_等天然成分。 答案

2、(1)标记基因 显微注射 (2)受精卵 XX (3)DNA 分子杂交 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 (4)血清2.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被注射到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 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如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 回答有关问题:(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_。 (2)通过 DNA 合成形成的新基因应与_结合后转移到_中才能得到准确表达。 (3)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_、_和发酵工程。 (4)图中从胰岛素模型到新的胰

3、岛素基因合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_ 答案 (1)蛋白质的预期功能 (2)载体 大肠杆菌等受体细胞 (3)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_。 (4)根据新的胰岛素中氨基酸的序列,推测出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 DNA 合成仪合成出新的胰岛素基因如图是从酵母菌中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的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cDNA 文库_基因组文库(大于、等于、小于)。 (2)过程提取的 DNA 需要_的切割,B 过程是_过程。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的技术是_,其原理_。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其组成必须有_及标记基 因等,此步骤是

4、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_,可以用_技术进行检测。 答案 (1)小于 (2)限制酶 逆转录 (3)PCR DNA 复制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可不答) (5)农杆菌转化法 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NA 分子杂交 5.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 afp 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如图所示是获得转基因莴苣的 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_。 (2)过程需要的酶有_、_。 (3)

5、重组质粒除了带有抗冻蛋白基因 afp,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 因表达载体。 (4)如果受体细胞 C1 是土壤农杆菌,则将目的基因导入它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的_,使目的基因进入 受体细胞 C2,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 C2 中_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 达,形成转基因莴苣。经过程获得的转基因莴苣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_法进 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莴苣培育成功。 答案 (1)(用逆转录等方法进行)人工合成 (2)限制酶 DNA 连接酶 (3)标记基因 (4)转化作用 染色体的 DNA 抗原抗体杂交6

6、 科学家从预期人的生长激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双链 DNA 片段,获得双链 DNA。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使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已知限制酶的识别 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据图回答:(1)为了精确地获取图中的重组质粒,应用_切割质粒,用_切割目的基因。 (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 B 之前,要将大肠杆菌 B 放入一定浓度的_溶液中处理,使之成为感 受态的大肠杆菌。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并发挥其功能,是因为二者都是_。人的生长激素 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

7、是因为_。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 B 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 说明该菌已导入了_, 反之则没有导入。 (5)上述方法制备人的生长激素,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_。 答案 (1)限制酶 限制酶 (2)CaCl2 (3)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者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4)普通质粒或重 组质粒 (5)蛋白质工程3如图是利用基因型为 AaBb 的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途径 1、2、3 中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 (2) 由 途 径 1 形 成 的 植 株 B 的 基 因 型 有 _ , 植 株 B 成 熟 时 不 可 育 的 原 因 是

8、_。 使植株 B 可育的方法是_。 (3)从植株 A 到植株 C 的培育过程,需要发挥调控作用的植物激素至少有_和_。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 C 与植株 D 的性状_(“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5)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 D 的表现型与植株 A 相同的可能性为_。 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2)AB、Ab、aB、ab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生长素 (4)相同 (5)100% 幼苗期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细胞分裂素6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

9、以对此转基因奶牛 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散处理,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 _酶处理。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 10 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 和接触抑制等特点。 (4) 将 进 行 培 养 的 供 体 细 胞 注 入 去 核 的 卵 母 细 胞 中 , 去 除 卵 母 细 胞 细 胞 核 的 目 的 是 _。 (5)将重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的重组胚胎移入受体母牛后,该母牛就会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相同的犊牛, 但也不是 100%的复制,原因最可能是_ (6)上述动物细胞工程中涉及的

10、技术有_ 答案 (1)胰蛋白 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_具有全能性。 (2)该种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有丝分裂 贴壁生长 (4)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 (5)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6)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技术 体细胞的细胞核4_(3)在进行原代培养时, 细胞增殖的方式是_, 此外, 细胞增殖还表现出_。 _。8 如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步骤: a将_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 B 淋巴细胞,若要生产预防 SARS 的疫

11、苗,则应用_ 感染小鼠。 b 通过图中过程获得的细胞为_, 它除了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外, 还有哪些特征? _。 c将诱导融合后的细胞,放在_培养基的多孔培养板上培养、筛选,筛选得到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正好是 小鼠体细胞中的二倍吗?_,原因是_。 (2)单克隆抗体与一般的血清抗体相比,优点是_;将该抗体制成生物导弹,则生物导 弹的组成是_; 为了便于了解生物导弹的作用部位, 常要对生物导弹中的成分进行_。 (3)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制 备 过 程 中 需 要 两 次 筛 选 , 请 写 出 图 中 的 编 号 和 筛 选 目 的 。 第 一 次 筛 选 : _;第二次筛选: _ _。 答案

12、记 (1) a抗原 SARS 病毒 b骨髓瘤细胞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选择 (2)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纯度高) 单克隆抗体药物 同位素标 (3)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 是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都来自同一种小鼠9.(2010 福建卷,32)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 然 EPO 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图。 请回答: (1)图中所指的是_技术。 (2)图中所指的物质是_,所指的物质是_。 (3)培养重组 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 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 (4)检测 rhEPO 的体外活性需用抗 rhEPO 的单克隆抗体。 分泌该单 克隆抗体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