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42744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答案全(人教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 课后参照答案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图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涉及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涉及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

2、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相似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构成相似。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多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别,如血浆中具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

3、,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图-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涉及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Fe+、-、HP42-、2-、HCO)等,有机物涉及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多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她非蛋白氮和乳酸等。2.还具有气体分子(重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多种激素、其她有机物(如维生素)等。.Na、C-含量较多。

4、它们的作用重要是维持血浆渗入压。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重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取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重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后身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重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她合理答案也可)。(四)旁栏思考题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入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入压相似,因此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5、0.9%,则会导致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五)思考与讨论21.提示:N+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通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取。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重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干被吸取。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积极运送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互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映:O2+H2OCO3H + HCO-。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互换达到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重要与呼吸系统有关。3.提示

6、: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具体内容可参照教材第2章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重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重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边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2分压不小于肺泡中2的分压,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六)练习基本题1.C。 .。 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

7、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取。(3)肾小管的重吸取。(4)皮肤。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问题探讨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涉及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在正常范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浮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根据。例如,正常状况下,转氨酶重要分布在多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因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

8、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提示:这阐明()内环境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别。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白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二)思考与讨论1提示:绝大多数人均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窗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多种生化反映最合适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

9、化,导致体内的多种反映浮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重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步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体现。发热时机体处在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然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也许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也许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种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称数量的患儿由此导致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措施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提示:内环境渗入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入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入作用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吸水肿胀,进一

10、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浮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3.提示: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导致体内缺氧。这阐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三)实验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因素是磷酸缓冲液中具有NH2P4N2HP4,其中NaH2PO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时,可以中和OH-;Na2HPO溶液呈

11、碱性,当加入少量H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提示:生物材料中具有缓冲对NaH2PO4NaHPO、2CO3/NaCO3等,它们可以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长通气量,从而将02排出体外,因此对血液的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

12、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四)练习基本题1。 .C。 3.。4提示:由于人体多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本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多种生化反映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映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拓展题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临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步克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

13、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照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1.判断(1);(2);(3);()。.选择();(2);(3)D。3.画概念图二、知识迁移(1)水是良好的溶剂,为多种生化反映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送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映的反映物;水是细胞构造的重要构成成分等。(2)阐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三、技能应用(1)否。(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她物质在体内的转化。四、思维拓展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重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

14、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构成。它可觉得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边发明合适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问题探讨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足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爱好。(二)思考与讨论11.神经元涉及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构成神经纤维。许

15、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反射弧一般都涉及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并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均有脊髓参与。(三)思考与讨论2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四)资料分析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排尿次数多,并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2.是控制排尿的高档中枢,也就是大脑浮现了问题。.这些例子阐明低档中枢受相应的高档中枢的调控。(五)思考与讨论也许是H区浮现了问题。(六)旁栏思考题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干持久,巩固的措施是复习。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