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42621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编写:广州市第47中学 廖光宇)一、课标点击列举从汉汉到元政政治制度度演变的的史实,说明中中国古代代政治制制度的特特点。二、知识识点拨(一)知知识网络络 汉武帝帝加强中中央集权权 中央央集权的的发展 唐唐安史之之乱后中中央集权权严重削削弱 北宋初初年中央央集权得得到加强强 元元朝加强强中央集集权,巩巩固多民民族国家家的统一一从汉 汉武武帝削弱弱相权至 君主专专制的演演进 隋唐三三省六部部制加强强了君主主专制元 宋初初削弱宰宰相职权权,皇帝帝得以总总揽大权权政治 制度 汉汉察举制制的 选官、用官制制度的变变化 魏晋晋南北朝朝九品中中正制演 隋隋唐宋元元科举

2、制制变 (二)对对本节核核心知识识的认识识本节核心心知识围围绕着汉汉元时期期中央集集权与君主主专制演演变的史史实,阐阐述了中中央和地地方、君君主和宰宰相两对对矛盾发发展变化化,其演演变的特特点是君君主专制制中央集集权的不不断加强强。三、难点点突破从汉至元元地方政政治制度度的特点点和弊端端特点:中央严严格控制制地方行行政,地地方不存存在独立立的行政政体系。地方服服从中央央,中央央服从皇皇帝。中央对对地方实实行多层层次、多多渠道管管理。地方权权力分散散。中央控控制地方方官的任任免、监监督、考考核。弊端:地方官官对中央央和君主主绝对依依赖,难难免人浮浮于事,影响地地方工作作效率。地方缺缺乏自主主权,

3、难难以实施施有效管管理。四、学习习自评(一)填填空题知能一 中央央集权的的发展1.汉朝朝:(11)原因因:初期期,地方方在很长长一段时时间里往往往还是是_、_并并存。封封国是朝廷的依依靠力量量,但有有时也会会与朝廷廷对抗。(2)措措施:汉汉景帝平平定_;汉武武帝颁布布“_”, 规规定诸侯侯王死后后,_继继承王位位,其他他子弟分分割部分分土地为为列侯,列侯归归郡统辖辖。(3)结果,王国越越分越小小,中央央集权得得到加强强。2.唐中中期:(1)措措施:朝朝廷在地地方设置置了许多多_。节度使使名为朝朝廷藩镇镇,实际际上在政政治上享享有较大大的自主主权,经经济上控控制着财财权,军军事上拥拥有强悍悍的武

4、力力,往往往发展成成为_。(2)结结果:唐唐中期安安史之乱乱后形成成的_局局面,持持续一百百多年,严重削削弱了中中央集权权。3.北宋宋:(11)背景景:五代代十国的的分裂割割据局面面(2)措措施:军军事上兵权权收归中中央;充充实中央央_。行政上上文臣臣担任地地方长官官,同时时设_负责监监督。财财政上,地方赋赋税大部部分由中中央掌控控。(3)结结果:改改变了唐唐末五代代以来_的的局面,加强了了中央集集权;但但是也形形成了冗官、冗冗兵和冗冗费的局局面,为为北宋埋埋下了_的的祸根。4.元朝朝:(11)措施施:实行行_制制度。行行省长官官由朝廷廷任命。行省之之下,分分设_,边远远民族地地区设_进行行管

5、理。行省拥拥有经济济、军事事大权,但行使使权力时时受到_的节制。(2)影影响:行行省制度度便利了了中央对对地方的的管理,加强了了_,巩固了了多民族族国家的的统一。它的创创立,是是中国古古代_的重大大变革,是中国国_的的开端。知能二 君主主专制的的演进1.汉朝朝:(11)原因因:汉初初,丞相相集决策策、司法法、行政政大权于于一身,位高权权重。(2)目目的:为为了加强强皇权(3)措措施:汉汉武帝重重用身边边工作人人员,参参与军国国大事,以削弱弱相权。2.魏晋晋南北朝朝: 握握有实权权的先是是_,继继而又有有中书省省、门下下省,逐逐步形成成_。3.隋唐唐时期:(1)措施:唐朝中中央的三三省中书书、门

6、下下和尚书书,分别别负责_、_和_。隋唐时时期在尚尚书省下下设_六部.(2)影影响:三省的的长官都都是宰相相,相权权分散。三省相相互牵制制和监督督,削弱弱了相权权保证证了皇权权的独尊尊。确立并并完善了了三省六六部的管管理体制制。三省省六部制制度,是是中国古古代政治治制度的重大大创造,此后历历朝基本本沿袭这这种制度度。4.北宋宋: (1)措措施:_是最最高行政政机构,最高长长官行使使宰相职职权。增增设_、_和_,分分割宰相相的行政政权、军军权和财财权。(2) 影响:削弱了了宰相的的职权,皇帝得得以总揽揽大权。5.元朝朝:(11)措施施:_是最高高行政机机构,长长官行使使宰相职职权。相相权得到到加

7、强。(2)后后果:元元朝后期期宰相相的权势势越来越越大,有有时甚至至可以左左右皇位位的继承承。知能三 选官、用官制制度的变变化1汉朝朝:(11)制度度:主要要实行_。汉汉武帝令令郡国每每年举荐荐孝、廉廉各一人人,建立立起人才选选拔制度度。(2)影影响:_成为为士大夫夫做官的的主要途途径。2魏晋晋南北朝朝时期:(1)制度: _。(2)影影响:朝朝廷要职职多由世世家大族族担任。世家大大族子弟弟依靠门门第即可可步人仕仕途,所所以他们们往往不不注重提提高才能能。而真真正有才才学,但但出身低低微的人人,很难难到中央央和地方方出任高高官。随随着世家家大族的的没落,依靠门门第选官官的九品品中正制制已无法法继

8、续下下去。3隋唐唐:(11)制度度: _。_废除除九品中中正制,开始采采用分科科考试的的方式选选拔官员员。隋炀炀帝时,政府开开始设立立_,科举制制形成。唐宋元元各朝继继承并完完善了科科举制。(2)影响:科举制制是封建建选官制制度的一一大进步步。它把把读书、考试与与做官紧紧密联系系起来,有利于于打破特特权垄断断、扩大大官吏人人才来源源,提高高官员文文化素质质。科举取取仕,把把选拔人人才和任任命官吏吏的权力力,从世世家大族族的手里里集中到到中央政政府,大大大加强强了中央央集权。这一制制度为历朝沿用用,影响响深远。(二)选选择题1. 史史书上说说“汉承秦秦制”,汉朝对对秦制继继承中的的哪一项项影响最

9、最为深远远( )A.宰相相制度 B.郡县制制度 CC.皇帝帝制度 D.选官制制度2.元朝朝的行省省制度( )继承和和推广了了秦汉时时期的郡郡县制 加强对对边疆地地区的管管辖 巩固和和加强多多民族国国家的统一一 成为后后世地方方行政区区划的基基础A. BB. C. D. 3下图图是秦与与隋唐时时期的中中央官制制示意图图,比较较两图最最能说明明的是 ( )A唐代代中央官官吏日渐渐增多 B唐代以以分权而而得以集集权C唐代代尚书省省权力最最大 DD太尉尉与御史史大夫的的权力分分别下放放到兵部部与吏部部4.宋代代对三省省六部制制多有调调整,其其核心是是( )A.重新新划分部部门职能能,提高高办事效效率

10、B.加大各各部权限限,发挥挥官员的的主动性性C.充分分分割军军队指挥挥权,防防止将领领反叛 D.消消解相权权,强化化皇权5下列列关于汉汉武帝实实行的“察举制制”的叙述述,正确确的事( )汉朝选选举人才才的选官官制规定以以考试成成绩决定定是否录录用 一种由由下而上上的选官官制度 一种监监察检举举不法官官员的制制度A. B. CC. D.6元朝朝实行行行省制度度产生的的最深远远的影响响是 ()A.奠奠定了后后代行政政区域划划分的基基础 B.扩大了了元朝的的政治版版图C.加强了了中央对对地方的的管辖 D.促进了了各地区区经济文文化的交交流和民民族融合合7元朝朝创设的的行省制制度,对对后世产产生了深深

11、远影响响。这主主要是指指这一制制度 ( )推广了了秦汉的的郡县制制度加强了了中央对对边疆的的管辖 巩固了了多民族族国家的的统一成为今今天中国国省制的的开端 A. BB. C. DD.8不属属于古代代中国政政治制度度特点的的是A.皇权权至上 B.高度中中央集权权C. 发发展稳定定,一成成不变 DD.深受受宗法、等级观观念影响响9秦汉汉以来,我国中中央和地地方关系系演变的的趋势是是 ( )削弱地地方,加加强中央央分散地地方官吏吏权力,防止割割据强化对对地方官官吏的控控制对边疆疆地区的的治理渐渐趋严密密A. BB. C. D.10.阅阅读中国国某时期期的一幅幅历史地地图。与与此图所所反映的的历史现现实相符符的是 ( )A.西汉汉时期监监察区的的划分 B.汉初采采取了郡郡县制与与封国制制C.西周周初年分分封诸侯侯的情况况 DD.唐朝朝时在边边境设置置军镇的的情况11. 西汉初初年实行行封国制制,与先先前的西西周分封封制相比比较 ( )A.都都是为了了巩固统统治的需需要 B.都是帝帝王分封封子弟镇镇守一方方C.都都是封建建君主专专制的产产物 D.都随社社会经济济的发展展而瓦解解12. 著名历历史学家家钱穆在在其史学学名著国史新新论中中写道:“汉代的的宰相是是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