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425020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技术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总体施工方案24. 工期安排25. 施工资源配置25.1施工人员25.2施工机具35.3材料供应36. 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36.1施工程序36.21艺流程37. 主要施工方法47.1施工准备47. 2基础施工57. 3立柱施工57. 4梯梁、梯板施工87.5附属设施施工108.质量要求与检验标准118. 1质量要求118. 2检验标准119.质量保证措施129. 1组织保证129. 2制度保证139. 3保证措施1310.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310. 1组织保证1410. 2制度保证1410. 3保证措施1411. 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11.1管理目

2、标1511. 2环水保措施1511.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612.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612.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1612. 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161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6桥面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 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8302);(2)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8);(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207-2017);(6) 新建连云港至徐州铁路LXZQ

3、-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8) 本单位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2.工程概况桥上救援疏散设施是铁路防灾救援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桥上列车出现救援情况时用来快速疏散旅客。并兼顾部分养护维修功能(日常的铁路养护维修中,工作人员能够借助该设施上下桥梁)O我部管段内应急通道形式为顺坡式一和顺坡式二,基础形式釆用明挖基础,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要求不小于120Kpao高约167mm,基础、立柱、梁、板疏散通道总宽1.5m,净宽1.26m,踏步宽300mm,混凝土等级为C3

4、5,垫层C15。扶手、栏杆釆用钢管制成,高度1.2m。安全防护罩的所有边框钢管均采用660mm,壁厚3mni圆钢管。顶部休息平台安全门为不锈钢材质,表面亚光,拉丝处理,不锈钢牌号不低于304,门高1.2m,宽1.5m。连云港特大桥我部管段内设有6处救援疏散设施,具体位置及结构形式见下表:序号桥段名称墩号疏散通道类型疏散通道分类备注1连云港特大桥424顺坡式一42连云港特大桥492顺坡式二53连云港特大桥573顺坡式一114连云港特大桥678顺坡式二65连云港特大桥735顺坡式一76连云港特大桥825顺坡式二63.总体施工方案3.1基础设计基础宜采用明挖基础,其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标准不小于12

5、0KPa.(1)地势平坦,地址条件良好,土层分布均匀的场地,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时,釆用明挖天然地基基础,基础釆用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2)基础持力层基地承载力小于120KPa时,需根据具体地层情况采用换填法等处理措施以满足地基承载能力要求。3.2模板设计基础、长方体立柱、圆柱形立柱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梯板、梯梁采用1.5cm厚高强竹胶板。3. 3钢筋加工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汽车吊配合安装。3.4混凝土浇筑梯板、梯梁:釆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基础可采用罐车直接浇筑,其余采用泵送入模,插入式

6、振动棒振捣密实,顶面挂线人工收面,覆盖土工布养护。4. 工期安排桥上救援疏散通道设施计划于2019年7月16日开工至2019年9月30日完成。基础、立柱、墙基础:2019年7月16日开工,2019年8月20日结束。梯梁、梯板、附属设施施工:2019年8月21日开工,2019年9月30日结束。5. 施工资源配置5.1施工人员救援疏散通道主要管理及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工种数量(人)备注1队长1组织协调2技术员1现场施工指导3材料员1材料釆购4试验员1材料检验及各种试验5安全员1安全监管6质检员1质检资料及现场质量监管7测量员3施工测量8领工员1现场施工9钢筋工6钢筋的制作与安装10支架、模板工7支架

7、、模板的安装与调整11混凝土工5混凝土的浇筑、养生合计28(人)注:未包括拌和站人员。5.2施工机具主要设备配置序号物设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自卸汽车台22装载机ZL-18B台13压路机3Y15/18台14挖掘机ZX200台15. 3材料供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安排,本着“合理组织、满足施工、经济合理、减少库存”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时环境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各种材料均计划周转使用,保证救援疏散通道的施工进度。6. 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6.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一测量放线一基础施工一立柱和通道底部墙施工一支架搭设一梯梁、梯板施工一附属设施施工。6.2工艺流程图6.2救援疏散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8、7. 主要施工方法7.1施工准备7.1.1内业技术准备(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设计要求,疏散通道施工将用到C35、C15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均己审批。(2) 施工前,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领会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学习相关施工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3)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验算模板受力,模板安装按规范要求安装,确保模板工程的安全性。(4) 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 根据设计资料及己放设的救援疏散通道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高程等进行认真核实,详细确认施工便道等不与施工发生干扰。7.1.2外业技术准备(1) 完善施工道路的通行条

9、件,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等,满足疏散通道施工需要。(2) 根据设计资料及已放设的救援疏散通道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高程等进行认真核实,详细确认施工便道等不与施工发生干扰。(3) 制定混凝土运输路线。我部管段施工用混凝土来源于本分部3#混凝土拌合站,站内HZS120型自动计量集中拌合机2套,产量为120k/h,能够满足疏散通道施工需要。7.2基础施工7.2.1基础换填施工当基础开挖完成后,基础持力层基地承载力小于120KPa时,分部釆用级配碎石换填直至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级配碎石换填时应分层填筑并釆用人工配合小型

10、振夯机夯实;当开挖完成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时,无需换填直接施工基础。7.2.2基础换填施工疏散通道基础釆用C35钢筋混凝土,其施工与桥墩承台施工方法相同,基础底部设置0.I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作为基础钢筋绑扎作业面,四周比基础均宽出0.lm07.3立柱施工当立柱高度小于4m时釆用整体立模一次浇注施工,当立柱高度大于4m时釆用分节翻模施工。7.3.1测量放样立柱放样釆用全站仪进行放样,釆用换站测量方法进行复核,点位用红油漆作标识。7.3.2基础顶面处理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凿除立柱范围内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松动的石子和松弱混凝土层,露出新鲜的、坚硬的混凝土;凿毛范围为

11、立柱截面尺寸范围,包括钢筋外侧保护层也凿毛到位;凿毛完成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积水。7.3.3钢筋加工与安装7.3.3.1钢筋加工釆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1) 钢筋加工前应清除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当钢筋需要调直时,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2) 工班下料时,应根据立柱钢筋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釆用连续配料法下料以减少钢筋的损耗。(3) 钢筋下料前,首先按照1:1的比例在钢筋场内按照标准断面放大样,制作标准钢筋。每制作一个钢筋要和标准钢

12、筋进行对比,防止出现不合适的情况,造成保护层偏大或偏小。(4) 钢筋连接釆用搭接焊。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条件进行,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HRB400钢筋双面搭接焊长度不得小于5d,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得小于10d,焊缝厚度不应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8do(5) 检验焊接接头的质量按规定每300个接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计。(6)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

13、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b. 机械连接接头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0c.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0d.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e.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f.“同一连接区段”长度: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顾。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g.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规定。7

14、.3.3.2钢筋安装(1) 施工基础时注意预埋立柱钢筋,钢筋接头位置高于基础顶面liUo(2) 6m以下的立柱钢筋能够直接利用支架搭设施工平台分节进行绑扎,高度在6m以上的利用小吨位吊车安装,利用支架进行固定。(3) 在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丝。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査,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准确性。7.3.3.3钢筋保护层控制(1) 保护层垫块采用同标号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垫块,互相错开,梅花状布置,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不得少于4个/m2o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均须进入钢筋区域内,不得外伸至保护层内。(2) 垫块应按照钢筋直径制成十字形凹槽,绑扎在钢筋十字交叉处以保证垫块绑扎后不会转动。底板垫块釆用底部带齿状的方形垫块,侧面釆用柱状垫块以减少与模板的接触面。保护层厚度误差控制在010mm内。7.3.4模板安装(1) 模板安装前对立柱边线测量抄平,按测量数据做好立柱模板底调平砂浆,保证模板底部水平不漏浆和立柱垂直度。(2) 长方体立柱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竹胶板,模板后竖向背肋为间距1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