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2258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抽油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一)抽油井故障的判断1. 利用示功图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深井泵工作状态的有效方法。根据对 示功图的分析可判断砂、蜡、气等对深井泵的影响,能判断 泵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的断脱、活塞与工作筒的配合状 况,以及活塞被卡等故障。应用示功图时还必须结合平时油 井管理中积累的资料(如油井产量、动液面、砂面、含砂情况, 抽油机运转中电流的变化及井下设备的工作期限等资料 )进 行综合分析。2. 试泵法这种方法是往油管中打入液体,根据泵压变化来判断抽 油泵故障。试泵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活塞放在工作筒内 试泵,若泵压下降或没有压力,则说明泵的吸入部分和排出 部分均漏失。另一种方法是把

2、活塞拔出工作筒,打液试泵, 如果没有压力或压力升不起来,则说明泵的吸入部分漏失严 重。3. 井口呼吸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把井口回压闸门、连通闸门都关上,打开放 空闸门,用手堵住放空闸门出口,也可以在放空处蒙张薄纸 片,这样凭手的感觉或纸片的活动情况,也就是观察抽油泵 上、下呼吸情况来判断泵的故障。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 况:(1)油井不出油且上行时出气,下行时吸气,说明固定阀 严重漏失或进油部分堵塞。(2) 油井不出油,且上行时稍出气,随后又出现吸气现象, 说明主要是游动阀漏失。(3) 上行程时出气大,下行程时出气小,这种现象说明抽 油泵工作正常,只是油管内液面低,油液还未抽到井口。4. 井口憋压法

3、 憋压法是通过抽憋和停憋两种情况来分析和判断抽油 泵的工作状况、油管漏失等。该方法是目前油田现场普遍采 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抽油机运行中关闭回压闸门和连通闸 门,然后在井口观察油管压力变化情况(最高憋到 2.5MPa) , 从压力上升情况可以分析判断井下故障,称为抽憋(应注意压 力超过2.5MPa时必须立即打开回压闸门);当抽憋压力达到 2.5MPa时停抽,再憋1015min,观察压力的下降情况称 为停憋,若压力不变或略有下降,说明没有漏失;若压力下 降明显,说明有漏失,压力下降越快,说明漏失越严重。(1) 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时压力不变或略有上 升,说明泵的工作状况良好。

4、(2) 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时压力下降,经抽油 数分钟后,压力变化范围不变。这种情况说明游动阀始终关 闭打不开,说明泵内不进油。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固定阀严重漏失或完全失效; 泵的进油部分堵塞; 气体影响大,造成气锁; 液面很低,泵不进油。具体为哪一种原因,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如动液面资料、套管气大小、产量、出砂和砂面及结 蜡资料等。(3) 上冲程时压力上升缓慢或不上升,下冲程时压力不变, 说明排出部分漏失(可能是游动阀漏、油管漏、活塞与衬套的 间隙漏)。(4) 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时压力下降较慢,说 明固定阀漏失,但不严重。如果下行程压力下降得越快,说 明固

5、定阀漏失越严重。(5) 上冲程时压力上升较快,下冲程开始压力下降,后压 力又基本稳定,说明供液不足。(6) 上冲程时压力不上升,下冲程时压力下降,说明双阀 均漏失严重。(二) 抽油井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1. 套管加压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解除游动阀或固定阀卡死在阀座上而 打不开的故障。 具体操作方法:检查井口管线连接的严密情 况,连接憋压管线。然后用 泵车向油套管环行空间内打入 油液或气体加压,同时,开动抽油机,当压力达到35MPa 时,即可憋开泵的固定阀。2. 拔出活塞解除砂卡 上提光杆,将活塞拔出工作筒,上下活动 0.5h 或 1h, 然后将活塞重新放回工作筒,这样可解除活塞砂卡。3. 碰泵法碰

6、泵法是将泵的防冲距调整到零及负值,当活塞到达下 死点时,与固定阀罩相撞,产生冲击力,将沉积在固定阀、 游动阀上的砂子震掉,使阀球和阀座实现密封。该方法是浅 井(1000m以内)较常用的解除抽油泵轻微砂卡故障的方法。4. 洗井 洗井是解除油井故障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抽油泵阀砂、 蜡卡,泵下进油设备堵塞等。(1)洗井注意事项: 洗井液要根据井内液体情况而定,不含水或含水在20% 以下的油井应使用原油作洗井液,含水大于20%的井用水作 为洗井液。 洗井液的温度要求为70弋80弋,出口温度不低于 60C。 冲洗时采用反循环洗井,洗井液用量不少于井筒容积 的2倍,排量由小到大逐步提高,一般为1530m3/

7、h。 在洗井过程中,若发现驴头在上、下行程过程中运行 变缓慢,说明有蜡卡现象,应加大排量,严禁停机。 洗井前后要测电流,洗井后电流应恢复到正常水平。(2)选井原则 按油井的结蜡周期进行洗井。 由于结蜡造成的产量下降或载荷上升的井必须及时 洗井。 经憋压判断为泵漏失的井要洗井。 由于出砂卡泵的井要洗井。 经判断进油部分堵塞的井要及时洗井。(三) 不正常井的分析步骤1. 地面故障分析(1) 抽油机工作状况分析。 听抽油机各运转部件有无异常响声,若有应及时处理。 检查各固定螺钉有无松动,若松动应及时拧紧。 摸光杆、减速箱、电动机是否发热。光杆发热说明密 封过紧;减速箱发热说明机油过多;电动机发热说明

8、载荷过 大或电动机内部有故障。 检查电源电压及配电箱是否正常。(2) 井口流程分析。 井口各闸门的开启是否正常,井口是否漏油、漏气。(3) 从井口到井组流程分析。 井口到井组管线是否有堵、漏现象。堵:井口回压升高; 漏:井口回压下降。 计量间流程是否正确,计量是否准确无误。 油管线及伴热管线温度是否正常。2. 井筒分析(1) 根据憋压和示功图,分析判断固定阀和游动阀是否漏 失。(2) 通过载荷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及示功图分析,判断油 井是否结蜡。(3) 根据产气量及示功图,分析是否受气体影响。(4) 根据示功图、电流、载荷及产量的变化,判断是否泵 脱、杆断。(5) 根据示功图、憋压及动液面分析油

9、管是否脱扣和漏失(6) 根据动液面、憋压和示功图,分析是否是进油部分堵 塞或供液不足。3. 油层分析 分析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及注采关系问题。 三、抽油机设备常见故障处理(一) 烧坏电动机的故障及预防1. 故障的原因(1) 接错线,三相电源缺相。(2) 抽油机载荷过大,电控箱内的保护原件失灵。(3) 电控箱内电流调整值调得太大,长时间超载运转导致 电动机烧坏。(4) 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5) 定子绕组短路或绕组接地。2. 预防故障的方法 为防止电动机烧坏,对长期不用、停用的电动机,在使 用前必须检查相间绝缘和对地绝缘,用欧姆表测定其电阻值 不得低于 1M ,检查转子是否自由运转,接线是否正确,

10、空M运转声音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螺钉是否紧固。(二) 电动机在运行时发生强烈振动的故障及处理1. 故障的原因(1) 电动机基础不平,安装不当。(2) 电动机固定螺栓松动。(3) 电动机皮带轮松动。(4) 转子与定子产生摩擦。(5) 轴承损坏。2. 处理故障的方法(1) 将基础垫平,上紧电动机固定螺栓。(2) 调整皮带轮至同心位置并固定紧皮带轮。(3) 检查转子铁芯,校正转子轴。(4) 转子与定子产生摩擦应送修理厂修理。(5) 更换轴承。(三) 启动电动机时,电动机只发出嗡嗡响声而不转的故 障及处理1. 故障的原因(1) 一相元电或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2) 抽油机载荷过重。(3) 抽

11、油机刹车未松开或抽油泵被卡。(4) 磁力启动器触点接触不良或被烧坏。(5) 电动机接线盒接线螺钉松动。2. 处理故障的方法(1) 接通缺相电源,待电压平衡后启动抽油机。(2) 查明过载原因解除超载载荷。(3) 松开刹车,进行井下解卡。(4) 调整好触点弹簧或更换磁力启动器。(5) 上紧电动机接线盒内接线螺钉。(四) 抽油机整机振动的故障及处理1. 故障的现象 检查抽油机时,发现支架摆动,底座和支架振动,电动 机发出不均匀噪声。2. 故障的原因(1) 底座原因:主要有地基建筑不牢固、底座与基础接触 不实有空隙、支架底板与底座接触不实。(2) 载荷与对中原因:主要有驴头井口对中误差大、 悬点载荷过

12、重超载、平衡率不够、井下抽油泵刮卡现象或出 砂严重、减速器齿轮打齿。3. 处理故障的方法(1) 如基墩与底板预埋件开焊,可挖出基墩至底板预埋件 重新焊接。(2) 基墩与底座的连接部位不牢时,可重新加满斜铁,重 新找水平后,紧固各部螺栓,并备齐止退螺帽。将斜铁块点 焊成一体,以免斜铁脱落。(3) 支架与底座有缝隙时,可用金属垫片找平,重新紧固。(4) 驴头井口不对中时,应及时调整对中。(5) 严重超载时,应及时调小冲程、冲数,或换小泵径, 或更换大机型等。(6) 平衡率不够时,应及时调整平衡,平衡率应不小于 85%。(7) 发现碰泵现象时,应及时调整防冲距;发现刮卡现象 时,应将抽油杆调整一个位

13、置,直至不刮卡为止。(8) 如减速器齿轮打齿,应立即更换。左右旋齿松动应及 时更换,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坏。(五) 曲柄销在曲柄圆锥孔内松动或轴向外移拔出的故障 及处理1. 故障的现象 检查抽油机时,能听到周期性的轧轧声。严重时,地面 上有闪亮的铁屑,发生掉游梁的事故(也叫翻机事故)。2. 故障的原因(1) 曲柄销上的止退螺帽松动或开口销末插,使冕型螺帽 退扣。(2) 销轴与销套的结合面积不够,或上曲柄销时锥套内有 脏物。(3) 销轴与销套加工质量不合格。(4) 曲柄销套的圆锥面已被磨损。3. 处理故障的方法 重新安装曲柄销,将旧销打出冲程孔,检查锥套是否磨 损。检测曲柄销轴与锥套的配合情况。在

14、锥套里抹上黄油, 将曲柄销轴插入锥套内压紧,再拉出来看销轴上有多少面积 黏有黄油,即可看到销与锥套的结合面积有多少,加工合格 的锥套其结合面积应能达到 65%以上。如果结合面积很小, 可视为加工不合格应更换。重新安装曲柄销时,应按操作规 程和技术要求装配。(六) 连杆刮碰曲柄旋转平衡块的故障及处理1. 故障的现象有规律的声响。当抽油机运转到某一位置时发出声响, 连杆和平衡块发生摩擦的部位有明显的痕迹。2. 故障的原因(1) 游梁安装不正,游梁中心线与底座中心线不重合。(2) 平衡块铸造不符合标准,凸出部分过高。3. 处理故障的方法(1) 调整游梁位置,使其与曲柄完全一致。游梁中心线应 与底座中

15、心线重合在一条线上,可用中央轴承座的前后 4 条 顶丝调节。(2) 削去平衡块上突出过高的部分,可采用手提砂轮机磨 掉多余部分。(七) 减速器漏油的故障及处理1. 故障的现象(1) 减速器发热,油箱温度高。(2) 油从减速器上盖和底座的合口处或从输入轴、中间轴 输出轴的油封处一滴一股地流出。2. 故障的原因(1) 减速器内润滑油加得过多。(2) 合箱口不严,螺栓松或没抹合箱口胶。(3) 减速器回油槽堵。(4) 油封失效或唇口磨损严重。(5) 减速器的呼吸器堵塞,使减速器内压力增大,从油封 处漏油。3. 处理故障的方法(1) 打开减速器放油孔,放掉减速器内多余的润滑油,箱内的油面在油面检视孔的1/32/3部位即可。(2) 箱口不严可重新进行组装。组装时应抹合箱口胶,如 无合箱口胶时,可用密封脂替代。如是箱口螺栓松动,可紧 固箱口螺栓。(3) 检查回油槽是否有脏物堵塞,清理干净。因现场采用 的减速器润滑方式是飞溅式润滑和重力式润滑的混合式润 滑,油道堵后油不能退回到箱内造成合箱口渗油、漏油。(4) 油封在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应在二级保养时更换,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