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42180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小聪: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报市教育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理解抽象的物理问题的一点看法申小聪 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内容摘要: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其中的一些规律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但我们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学习规律,认真思考,举例对比等方法,就能最终理解较为抽象的问题了。关键词:理解 抽象 物理问题物理学是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的一些问题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所以有人将物理戏称为“无理”,虽然如此,“难懂”的物理实际上通过人们结合生活中实例的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举例对比等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现试以惯性和分子力等相关问题来说明。一、关于惯性的问题1、对惯性概念的理解通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2、,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来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为物体有总要保持自己原来一贯的状态的特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就称为惯性。实际上,人们说话做事也有惯性,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人开会或讲话中总会带有“嗯”、“啊”、“是吧”、“对不对”等口头禅,这也是一种惯性,即使有人提醒了他,他还是总会把这些一贯会说的词语说出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说明了人们做事也有惯性,天天都睡懒觉的人,每天也会有睡懒觉的惯性,每天都早起的人,也会有早起的惯性,习惯了的东西,即使有毛病,也是不太好改掉的,就像抽烟、喝酒,一旦习惯,改起来还真有点儿不容易

3、。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月球绕着地球转;太阳的质量比地球的更大,地球又绕着太阳转;而银河系的质量比太阳系的质量更是大多了,连太阳系都只能绕着银河系的中心旋转。惯性越大,运动的状态越不容易改变。篮球场上,基本上是身材高大、魁梧的球员的天下,质量越大,运动的状态越不容易改变,带球冲向篮筐的时候,也不容易被阻拦。有时候个子大的球员和小个子的球员相撞了,大个子的状态没有多大的改变,甚至仍然能按原来的路线带球上篮,而小个子的球员则有可能被弹开好几米远,甚至摔倒在地。这也说明了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姚明身高2.26米,体重134千克,有较大的惯性,也为他在

4、篮球领域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二、加速度与速度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加速度增加了,速度才能增加;加速度不变,则速度不变;加速减小,速度就会减小。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用存钱的过程来形象的理解这个问题,加速度可以类比为每个月存钱的量,末速度的增加量可以类比为一段时间内银行里存款的增加量,如果第一个月存100元,第二个月又存100元,每月都一样,到了十二月还是存100元,虽然每个月存的都一样,但钱的增量就达到了十二个100元也就是1200元,这好比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和末速度的问题,相当于加速度的大小是100m/s2,加速度虽然没变,但经过了12s的加速,速度大小均匀的增加了12

5、00 m/s。如果第一个月存了100元,后来每个月都存其他的量,那就相当于变加速运动了,即使后来每个月存钱的量都少于100元,但钱的总量还是在增加,只是相当于加速度减小,增加得慢一点而已。如果第一个月存了100元,以后每月都增加一些,类比于加速度增加的情况就相当于加速度是越来越大,那银行里的钱也是增加,而且增加的越来越快,相当于物体的速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快的加速运动。 三、分子力的问题掌握了分子力我们知道,一切物体内部存在分子力,通常状态下的物体不对外表现出分子力,是因为分子中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物体的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的大小和斥力的大小相等,所以对外既不表现为引力,也不表现为斥力。当

6、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且排斥力增加得更快,所以这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对外表现为排斥力。当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且排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这时对外表现为吸引力,但当分子距离增大得太多,大于10倍平衡距离时,分子的作用力已经减小到几乎为零了。人们在生活中,也有相似的情况。平常的人之间,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相当于引力和斥力相等,对外既不表现为引力,也不表现为斥力,相当于分子处于平衡距离,分子间作用力相当于为零。假若某两个人由于拥挤而挤在一起,或者踩到了对方的脚,发生了摩擦,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甚至口舌,严重的可能

7、会引发打架。这好比两个分子靠的太近,而表现为排斥力了。非常亲密的人,甚至于食同席,寝同榻的两个人,由于靠的太近,知道对方太多事情甚至秘密,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矛盾,结下的怨恨可能比一些关系普通的人还更深,这就相当于分子间的距离太近,小于平衡距离了。而当两个熟人要分隔较远时,则会表现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就像两个分子要离开平衡位置而表现出吸引力一样。但是,若果两个人要相隔很远很远,也就没有多想念对方了,相当于分子间的距离太远,分子的作用力减小到为零了。即使是相互厌恶的两人,假设一个都出国几年了,相互之间也就没有多少喜欢或厌恶的感情了。四、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动量定理的内容是: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也就是

8、力F与时间t的乘积Ft),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MVtMV0)。其公式为Ft=MVtMV0 ,对于同样的动量改变来说,比如相同的物体从同样的高度落下直到停止,F与t的乘积是一样的,但若果能延长作用的时间,则能使作用力F减少,比如一个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因为两者都很坚硬,碰撞的作用时间短,作用的力就大,玻璃杯就容易碎,而把同样的玻璃杯从同样的高度掉在草地上停下来,改变了同样的动量,但根据Ft=MVtMV0 ,由于泥土的松软以及草地的缓冲,作用的时间就长,作用的力就大大的减弱了,这也是缓冲的原理。经常能看到的胸口碎大石也是这样的道理,铁锤击打石块的力很大,但作用时间短,所以Ft的乘积较小,也就是说MVtMV0 变化小,大石块的质量M大,速度V的变化就更小,对人就不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如果把胸口换成一个小的石块,这时M变小了,受到同样的冲量Ft的作用时,石块的速度就会更大,给人造成的冲击力就更大,所以不能将一个小的物体放在胸口来表演,比如是一张纸,试想一下,把一张纸放在胸口打碎,人就相当于直接受到了铁锤的打击,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人肯定是受不了的。综上所述,虽然有的物理问题比较抽象,但是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物理问题的认真思考与分析,总是能够逐步的理解物理当中的抽象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