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2046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共36道试题,共72分。)1.用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这是什么原理A. 普雷马克原理B. 强化原理C. 修正原理D. 重复律满分:2分2.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A. 适应B. 对比C. 适合D. 对应满分:2分3.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A. 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 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 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 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满分:2分4.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关系是( )。A. 两者完全对应B. 两者常有所出入C. 心

2、理年龄发展比实际年龄发展快D. 心理年龄发展落后于实际年龄满分:2分5.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A. 想像有预定目的B. 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 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满分:2分6.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A. 直观的概括B. 动作的概括C. 语词的概括D. 抽象概括满分:2分7.识记:“杯子、椅子、球拍、衣服、电视”等实物,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端着杯子喝水然后穿上衣服,拿起球拍打球去了”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说明( )。A. 词语记忆可渗透到形象记忆中B

3、. 形象记忆可渗透到词语记忆中C. 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D. 词语记忆、形象记忆相对独立,不具有渗透性满分:2分8.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A.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B. 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 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D. 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满分:2分9.有的儿童3岁就能很好地辨别左右方位,而有的儿童直到6岁才能正确辨别出左右方位,这说明不同儿童之间( )。A. 是有智力超常和弱智之分的B. 有的儿童的某些心理能够发展,有的儿童则不能C. 心理水平存在本质的不同D. 在发展速度上存在个别差异满分:2分10.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4、 )。A. 游戏B. 模仿C. 逻辑推理D. 阅读识字满分:2分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口头言语满分:2分12.()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A. 乔纳森B. 班杜拉C. 华生D. 奥苏贝尔满分:2分13.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A. 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B. 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C. 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D. 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满分:2分14.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A. 逻辑B. 动作C.

5、行动D. 表象满分:2分15.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这是新生儿的()。A. 吮吸反射B. 眨眼反射C. 怀抱反射D. 抓握反射满分:2分16.()区分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A. 乔纳森B. 奥苏贝尔C. 维果茨基D. 洛仑兹满分:2分17.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A. 吮吸反射B. 眨眼反射C. 怀抱反射D. 抓握反射满分:2分18.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满分:2分19.()以后,婴儿听觉

6、主要与语言发展联系起来。A. 4个月B. 5个月C. 6个月D. 7个月满分:2分20.局外观察是指( )。A. 利用专门的实验仪器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B. 使儿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C. 有重点地观察儿童在某时期内的活动D. 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的心理变化满分:2分2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满分:2分22.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A. 活泼好动B. 独立性强C. 好奇好问D. 模仿性强满分:2分23.“一个没有学过学习

7、理论的教师,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教师,也可以成为一个差教师,但好却好得好的有限,而差却可能每况愈下。”这是()说的。A. 布鲁纳B. 艾宾浩斯C. 华生D. 布卢姆满分:2分24.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A. 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B. 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 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D. 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满分:2分2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B. 行动性C. 具体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满分:2分26.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C

8、. 自我调节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满分:2分27.()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A. 发展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学前教育学D. 儿童解剖生理学满分:2分28.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A.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B.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C.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D.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满分:2分29.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 物质前提B. 决定C. 主导D. 一般满分:2分30.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 掌握了代名词“我”B.

9、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 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 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满分:2分31.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危机”是由于( )。A. 儿童无法理解成人的要求B. 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C. 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D. 儿童心理发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满分:2分32.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 )出现。A. 01月B. 45月C. 612月D. 13岁满分:2分33.1岁左右的孩子常常用“嘀嘀”一词代表汽车,还用“嘀嘀”代表去坐车,说明他对“嘀嘀”一词的理解是( )。A. 非常具体的B. 笼统的C. 错误的D. 表面的满分:2分34.幼儿的想象是( )。A. 幻想形式的想象B.

10、 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C. 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D. 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满分:2分35.()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A. 发展心理学B. 普通心理学C. 学前教育学D. 儿童解剖生理学满分:2分36.“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 独立性的B. 个别方面的C. 多方面的D. 依从性的满分:2分二、多选题(共4道试题,共8分。)1.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认识()阶段。A. 个别对象B. 空间联系C. 因果联系D. 对象总体满分:2分2.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A. 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

11、性B. 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C. 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D. 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满分:2分3.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A.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B. 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C.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D.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满分:2分4.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A. 反复背诵B. 自我复述C. 记忆材料系统化D. 间接的意义识记满分:2分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

12、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2.依恋的性质决定于母婴交往的时间。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3.视觉和触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4.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5.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很少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6.成就动机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7.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8.所谓定向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 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9.早期行为主义学习观主要包括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10.感知过程是从对所感知事物的分析开始的。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